海洋百科

九、帚形动物门(Phoronida)

最近更新:2023-03-02

帚形动物单体且多成丛生活。体长几毫米至300 mm不等。身体呈蠕虫状长圆柱形,前端为马蹄状或螺旋形触手冠,后端为稍膨大的末球。因似倒置的笤帚而得名。虫体由退缩的前体部(prosome)、支撑触手冠的中体部(mesosome)和大而长的后体部(metasome)组成。体壁由角质膜、表皮、基膜、环肌、纵肌和壁体腔膜组成。具真体腔,被隔膜分为前、中、后3个腔室,分别位于前、中、后3个体区内。消化道U形,口和肛门靠近,肛门开口于触手冠外。闭管式循环系,主要由纵走体躯的2条血管和走向触手冠内的环状血管构成。排泄系统为1对后肾,位于后体腔中,肾管兼生殖管的功能。多雌雄异体,间接发育者常经辐轮幼虫期(actinotroch larva)。 帚形动物全部海生,生活在其自身分泌的几丁质管中,常埋于浅海泥沙中管栖生活,也有在岩石、贝壳或其他物体中营钻孔生活。有些聚集成群,虫管相互附着缠绕在一起。 帚形动物幼虫有20余种形态,但成虫只发现10余种,分为帚虫(Phoronis)和领帚虫(Phoronopsis)两属。我国发现如饭岛帚虫(Phoronis ijimai,图6.21A)等。

A. 饭岛帚虫(Phoronis ijimai);B. 海豆芽(Lingula);C. 酸酱贝(Terebratalia);D. 纽虫(无针类)的模式构造;E. 亨氏无沟纽虫(Baseodiscus hemprichii);F. 黑额近四眼纽虫(Quasitetrastemma nigrifrons);G. 黑额近四眼纽虫的吻针及针座 图6.21 帚形动物门(A)、腕足动物门(B, C)和纽形动物门(D~G) (A自杨德渐等,1999;B,C曾晓起摄;D仿Gibson,1982;E~G孙世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