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鲍鱼的养殖方法及其优缺点

2023-03-04

鲍的养殖方法大体有筏式养殖、岩礁潮下带沉箱养殖、潮间 带围池养殖、潮下带垒石蒙网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底播放流 增殖等。

1.筏式养殖

特点是利用类似于海带、扇贝等的浅海养殖筏架和鲍养殖 网笼,装入鲍苗进行人工投饵养殖。其优点是养殖设施器材投 资小,生产成本低,管理较为简便,扩大养殖规模受限较少等。 其缺点在于养殖海区水环境难以控制,受温度盐度变化、海水污 染及病害感染侵袭等的影响较大。遇上大的风浪,筏架和笼子 易受损失。筏式养鲍可采取鲍藻间养的方法,即隔行或隔区实 行贝藻间隔养殖的方法。本方法既可以达到贝藻养殖的生态互 补的目的,又便于就近取饵投饵,日本多采用此方法。

2.岩礁潮下带沉箱养殖

特点是在潮下带的岩礁和稳定的砾石或硬砂底质的海区, 放置具有一定形状的网箱,装入鲍苗进行投饵养殖。沉箱有(2 ~4)米×(2~4)米×(1~1.5)米的钢架铺石块网箱、1米×1米 ×(1~1.5)米的钢架水泥底板网箱(山东)、混凝土沉箱(广东) 和沉浮式网箱(日本)等类型,各有特点。前一种类型是用直径 16~20毫米的钢筋焊接成箱架,箱内设置石块或混凝土制块 等,构成人工礁供鲍鱼栖息。箱架外用一定规格的尼龙或聚乙 烯网衣缝合,起到防逃作用。网箱顶部留有2~4个长网袖口, 以供放苗和投饵用,平时将袖口扎紧。沉箱养鲍的优点是投资 小,生产成本低,鲍的生活环境自然稳定性好,成活率高。缺点 是管理检查及收获麻烦。若采用沉浮式网箱,又有投资大的弱 点。

3.潮间带围池养殖

青岛地区大规模开发了这种养鲍方式。其特点是在潮间带 的低潮区围筑半封闭式池塘,在池内投放石块等构筑人工礁,或 设置类似于沉箱式的网箱,进行人工投饵养殖。所谓半封闭式, 就是涨潮时水能漫过或自由进入池塘,落潮时池塘又能保存设 定的水深,利用潮差进行水体交换。这种养鲍方式的优点是投 资小,生产管理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性大,生产效益高。缺 点是受潮差、气温等影响较大,适宜海区不广阔。

4.潮下带垒石蒙网养殖

本方式的特点,是在地质稳定的潮下带堆垒石块构筑小型 人工礁,礁外蒙上防逃网,网的顶部设有供放苗和投饵用的长网 袖口,进行人工投饵养殖。此方式的优点是投资小且养殖效果 好。缺点是养殖周期长(超过两年),石堆内沉积物及敌害不易 清理,管理、检查和收获比较麻烦。

5.陆上工厂化养殖

国内外实施陆上工厂化养鲍方法的很多。所谓工厂化养 殖,就是室内封闭(非露天)式精养,有单层水池养殖、多层水池 养殖、深水池立体养殖等多种方式。

(1)单层水池养殖。采用类似如鲍育苗池规格的单层水池, 内置养殖板或养殖板架,进行投饵、流水、充气(或不充气)和控 温等的养殖方式。此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管理方便,养殖可控性 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缺点是厂房面积利用率低,养殖密 度较低,建筑投资较大。此方式在大连等地应用较多。

(2)多层水池养殖。在厂房内建筑一般为3~5层的支架式 水泥池(也有用塑料或玻璃钢水槽的),池长3米左右,宽1米左 右,深40~60厘米。除按单层水池养殖法进行生产管理外,还 采用自上而下逐层流通水的养殖方式。此方式的优点是厂房面 积利用率较高。缺点是建筑投资太大,操作管理不太方便,疾病 蔓延时不易控制。这种方式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等国率先兴 起,80年代我国北方开始仿照,兴盛几年后出现萎缩现象。

(3)深水池立体养殖。在深1.5米左右的水池中,放置多层 特制养鲍箱(笼),进行条件控制、投饵养殖的高度精养方式。此 方式在台湾等地首先兴起,20世纪90年代引入大陆,在福建、 广东一带盛兴,继而传入北方部分地区。其优点是养殖密度大 (是单层水池的10倍左右),设施投资较小,可控性强,生产效益 高。因养殖密度大,对管理的要求比较严格,关键环节不得疏 忽。

6.底播放流增殖

由于鲍的周年移动范围不大,与游泳性动物放流的概念有 别,这是一种粗放增养殖的方法。选择潮下带3~20米深且大 型海藻较丰富的岩礁或大块石海底,清除敌害生物,播放幼鲍, 进行看护管理,也可在底质稳定的海区构筑人工礁,进行播苗增 养殖。待鲍长到商品规格时收获。鲍在自然海区中生活,移动 距离很小。壳长10厘米的皱纹盘鲍一昼夜活动的水平距离离 起始点最远80米左右,1年后移动最远不足200米。由于这种 移动范围小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放流回捕率。此方式的优点是 生产成本极低,只要播放的鲍苗规格和密度适宜,生产效率会很 高。缺点是受海域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清除敌害生物较为困 难。

另外,还有坑道养鲍、陆上露天水池养鲍等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