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百科

二、不动孢子纲Aplanosporeae

2023-02-28

本纲物种的无性繁殖是产生不动孢子,一般为四分孢子。四分孢子原为红 藻的特征,因此以前有些藻类学家将这类藻列入红藻门,但从所含色素成分、光 合作用的产物、具有游动精子及其他特征看,本纲在进化系统上和红藻关系较 远,和典型褐藻甚接近,因此列入褐藻门。

有性繁殖为卵配生殖,精子为梨形,确知前端具有鞭毛1条,但有些藻类学 家认为侧生鞭毛实有长短两条,因短者不显著常被忽略。这一争执点迄今尚未 能解决,本纲只有1目。

网地藻目Dictyotales

本目藻体外形扁平,双分枝,具有或没有中肋。顶端生长或为边缘生长。 分枝的每一顶端具有1个顶端细胞。成熟藻体分化成髓部与皮层:髓部由1至 数层大的细胞组成;皮层由1层小的细胞组成。

孢子体仅产生单室孢子囊,孢子囊群分布在扁平藻体的两面,产生4个或8 个不动孢子。

有性繁殖为雌雄异体卵配生殖。卵囊单生或集生成小的卵囊群。每一卵 囊产生1个卵,精子囊集生成小的精子囊群,每个多室的精子囊产生多数单鞭 毛的精子。

生活史为等世代式。

本目仅1科。

网地藻科Dictyotaceae

本科分有网地藻属Dictyota、网翼藻属Dictyopteris和团扇藻属Padina。

通常生活在暖海海域,故在青岛的生长季节为夏、秋两季。

网地藻属Dictyota Lamour.1809

网地藻属藻体褐色,膜质,扁平重复地二歧分枝,其基部由分枝假根或固着 器固着于基质。顶端生长,由透镜形的分生细胞进行分裂。顶端细胞横分裂成 初生节部细胞,节部细胞再行纵分裂,增加藻体的宽度。藻体分枝是由顶端细 胞纵分成两个相等的原始顶端细胞,由它们再继续分裂形成。不定枝的产生是 由单一的边缘细胞分裂而来。

成熟藻体分为三层。中层由大的截面呈长方形的无色或含几个色素体的 细胞组成,其中含有反光强的小球体(是由几种储存物质组成);外层由小的含 有色素体的细胞组成,无色毛生于藻体表面,在进行生殖时则脱落。

无性繁殖时,产生不动孢子(四分孢子)。孢子囊球形,单生或集生,由表层 细胞形成,生横壁与母细胞分隔。当孢子囊膨大时,细胞核的体积也增大。核 的第一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再分裂成4个核,形成4个孢子(十字形分裂)。成 熟孢子由孢子囊顶散出,分泌纤维素壁直接萌发成配子体。有时孢子在孢子囊 内即萌发。

有性繁殖为雌雄异体。精子囊与卵囊分布于整个藻体,表面观为椭圆形, 切面观为扇形。它们表面为角质膜所遮盖。卵囊深褐色,有20~25个卵囊集 生成群,每个卵囊产生1个卵,成熟后由卵囊顶端裂开放出;精子囊无色,集生 成群,周围由3行或更多行的长而含有色素体的不育细胞(似精子囊)所包围, 精子囊初纵分(垂直表面),然后横分,成熟的精子囊群横切面观可见由薄壁分 隔为32~64室,纵切面观可见20~24行,每个精子囊群包含100~200个精子 囊,每个精子囊发育成1 500个精子。精子梨形,前端有1眼点,后部含1大核, 近眼点处生长1根细长鞭毛。

网地藻1年生,多生于热带及温带海低潮带附近岩石上及石沼内。常见的 有2种,印度网地藻Dictyota indica Sonder和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 (Hudson)Lam.。

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 (Hudson) Lam. (图10-25):藻体直立,黄褐 色,膜质。高6~10cm,通常为二叉分枝,分枝的顶部钝圆。叶片厚120~ 140μm,由两层小的表皮细胞和一层横切面观呈近方形的中层细胞组成。

生活史等世代型。图10-25为网地藻的生活史图解,从中也图示了藻体形 态、结构、四分孢子囊、精子囊群和卵囊群。

网地藻生长在低潮带的岩石上。青岛的生长季节为夏、秋两季。

团扇藻属Padina Adans.1763

团扇藻属藻体扁平扇状,无中肋,单条呈羽状裂片。藻体内部结构由髓部 与皮层组成,髓部为数层无色横切面呈方形的细胞;皮层由1层横切面呈方形 的细胞组成。藻体生长多为边缘细胞分裂。

雌、雄生殖细胞均为群生。无性繁殖产生四分孢子。

图10-25 网地藻生活史(引自R.E.Lee,1980)

团扇藻Padina crassa Yamada(图10-26):藻体扇形,棕褐色,高10 cm,稍 厚,膜质,下有短柄及固着器。扇形的部分常分裂成几个同样的扇形裂片,边缘 全缘而向下卷曲。上表面及下表面都生毛,排成若干行同心纹层。靠近基部由 6~8层细胞组成,边缘为4~2层细胞组成,表层细胞含有色素体,内部细胞无 色。多数藻体的下表面含有石灰质。幼体发育时,顶端细胞的节部进行多次的 纵分裂,因此顶部的后部很快加增宽度,渐渐形成钝圆,近180。角。

四分孢子囊在两圈毛间形成,呈梨形,不规则的分散,有的在毛间成两行。

多生于热带及温带海区,低潮线附近岩石上,1年生。青岛夏季生长。

图10-26 团扇藻藻体外形和内部构造

A.团扇藻藻体外形(×0.5)

B.藻体边缘垂直切面示单个顶端细胞(×99)

C.P.parania (L)Gaill.,示孢子囊及毛的纵切面

D.P.parania (L)Gaill.藻体顶端发育成扇形的表面观

a.孢子串;b.毛;c.角质膜;d.表皮细胞

(A,B引自H.C.Bold,1978;C,D引自郑柏林等,1961)

网翼藻属Dictyopteris Lamour.1809

网翼藻属藻体外形扁平带状,具中肋,叉状分枝。内部结构由髓部及皮层 二部组成:髓部细胞横切面观为多边形;皮层细胞横切面观稍正方形,含多数色 素体。

生长为顶端生长,顶端原始细胞形状与团扇藻相同,中央有4或5个长细 胞,含有浓厚的原生质,由它形成中肋。顶端原始细胞的两边向边缘进行分裂。 双分枝时,原始分生细胞分裂成两群,再继续分裂形成。不定分枝是由单一的 表面细胞生出。

产于暖海区。

网翼藻Dictyopteris divaricata (Okam.)Tseng(图10-27):藻体橄榄色, 稍硬,高约15 cm,扁平双分枝,边缘全缘,具中肋。固着器盘形,基部为假根所 盖。藻体表面生有成束的毛。

图10-27 网翼藻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

A.网翼藻藻体外形

B.膜状网翼藻中肋的纵切面

C.膜状网翼藻分枝的顶端细胞

(仿郑柏林、王筱庆,1961)

中肋部由长形髓细胞与等边的皮层细胞组成,有4~6层细胞,中肋两侧为 2层细胞。皮层细胞横切面观稍呈正方形,含多数色素体。

孢子囊小,为长卵形,生于藻体上部中肋的两侧,排成数列。

丛生于低潮间带的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