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池底种植青饲料养鱼

最近更新:2023-02-14

池底种植青饲料养鱼,种青养鱼,鱼青结合,化工少,投资少,养鱼效果好,经济效益高。

鱼池改造

清除池底杂物、残渣和过多的淤泥,然后平整池底,用药物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各种野杂鱼及敌害生物。鱼池改造首要的一环是挖沟排水,将鱼池底部多余的积水通过底沟排出池外。沟要挖成“+”、“≠”或“井”字形,沟深、宽均为30厘米左右,与鱼池围沟相通,围沟的深与宽约为40厘米左右。这样池底的积水可以通过出水口排出池外,而能使池底保持湿润。

种植技术

青料种籽播种得好坏、早迟以及均匀程度,都直接地影响青料的产、质量和鱼的产量,选择出苗早而快、产量高、质量好、生长期长和饵料系数低的青饲料种类,作为播种对象。稗草、小米草、水稻以及黑麦草等均可作为池底种青种类,但为使这些种籽能迅速地萌发、扎根,应将选好的种籽在播种之前,用15℃左右的温水浸泡一昼夜,让种籽吸足水份,加速出苗。吸足水份的种,必须在阴凉通气处稍加吹干,才能迅速而均匀地撒播到池底。应选择阴天或傍晚撒播种籽,由于青料种类的不同,它们的播种季节和每亩用种籽量也略有不同,黑麦草为9~11月撒播,用量为1~1.5千克/亩,而稗草、小米草和水稻(苗长至15厘米左右移插)播种季节大致相同,均在翌年5月下种籽,稗草和小米草用种籽量每亩2.5~3千克,水稻谷籽每亩用量为6~7千克。在撒播时,力求均匀入池底。青料种子撒播前后,池底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但无积水,还要防止排水过量而引起池底干裂,导致种籽不出苗、少出苗或干死。为了使撒播的种籽迅速扎根、出苗成长,要注意驱赶麻雀之类鸟害,以提高种出苗率。

养鱼技术

青料种籽撒播50天左右后,当青料进入叶茂茎壮的生长盛期,即可灌水淹青。若青料因池底肥沃而生长特别茂盛,产量特别高,估计亩产在5000千克以上,则要在淹青前割掉青料总产量的2/3或1/3,移入邻近鱼塘作鱼的饵料,以防淹青后水质急剧转肥,造成鱼类窒息而死。淹青后的鱼池,亩放5~7厘米的鱼种6500尾左右。淹青的第1天即可将经过锻练的、占投放总数40%的草鱼和占投放总数30%的团头鲂全部放入,时隔3~4天后可将第2批占投放总数20%的鲢鳙鱼和10%的鲤鲫鱼放入池内,以便均能摄食到池内已培育出来的适口饵料。首次淹青,池水不能全部灌满,只要淹没青料1/3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会导致水质突然变肥,缺氧泛池死鱼,又能使投放的草食性鱼类摄食淹没的嫩草。当第2批鱼种入池时,可进行第2次加水,以后随着鱼体不断地长大,青料逐日长高,可进行分期加水,由浅而深,逐渐增加,最后加到全部淹没止,使放养的鱼种,均可吃到适口的饵料。

优点

费工少、操作方便。只要在农闲季节,将已捕完鱼的浅水鱼池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挖出纵、横沟和围沟,让池水自行流走,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在青料播种季节,将适量的种籽均匀地播入池底,以后稍加管理,即能生长出大量的鱼用青饲绿料。鱼、青结合,减少疾病。养过鱼的池底,淤泥中残渣、余饵以及各种腐殖质较多,氮、磷、钾营养元素齐全,是池底青料生长的良好肥料和高产的物质基础,将池底有机肥料转化为青绿饲料,供鱼类摄食,既减少鱼类疾病,净化和改善水质,又提供了鱼用鲜嫩的青绿饲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