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百科

26.1 苔藓动物的概述

最近更新:2023-03-01

苔藓动物(bryozoon)简称苔虫,似匍匐生活的苔藓植物,是动物界中惟一 以植物命名的动物门。苔虫靠无性出芽构成直立或被覆型的群体,又名群虫 (polyzoa)。组成群体的个体(个虫),具马蹄形的触手冠,U形消化管,角质、胶 质或钙质的外骨骼(虫室)。因肛门位于触手冠外,故又名外肛动物Ectoprocta。

苔藓动物门的特征:

1.水生,多见于海洋、少数河口或淡水;

2.底栖固着生活,被覆或直立的群体由不足1 mm的个体(个虫)组成;

3.个体(个虫)具触手环绕的触手冠(总担),能缩入自身分泌的角质、胶质 或钙质的外骨骼(外壳、虫壁、虫室)中;

4.消化道U形,肛门紧靠口,但开口于触手冠外;

5.具真体腔,多数种无前体腔和中体腔,后体腔大且为囊状;

6.无循环和排泄系统;

7.辐射卵裂,具幼虫期。

苔藓动物现生约计5 000种,属于3纲5目(表26-1),主要检索性状为:

1.生境:a.海洋,b.淡水;

2.群体组成:a.单态,b.多态;

3.口上突(口上板):a.具,b.无;

4.室口口盖(厣):a.具,b.无;

5.外骨骼(虫室)成分:a.几丁质或胶质,b.钙质;

6.个员形状:a.直立管状,b.匍匐箱形。

表26-1 苔藓动物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