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百科

多细胞动物的“祖先”

最近更新:2023-02-29

在动物学研究史上,多细胞动物祖先是什么样的,曾有过赫克尔(E.Haeckel)的原肠虫说和梅契尼柯 夫(Metschnikoff)的吞噬虫 说之争。

赫克尔认为,多细胞动 物的祖先,应该是由类似团 藻的球形群体,即单层中空 的多细胞囊胚样的囊胚祖体 (blastaea)经一端内陷,形成 有原口和两胚层的多细胞动 物。因该祖先与原肠胚很相 似,故名原肠祖体(gastraea) (图Ⅱ-2 A)。

图Ⅱ-2 多细胞动物的“祖先”

A.原肠虫;B.吞噬虫;C.两侧原肠虫

(仿Barnes从Grell修改)

梅契尼柯夫则主张,囊 胚祖体不内陷而由外胚层细 胞摄食后移入腔内形成内胚 层,结果发育成两胚层实心 的原始多细胞动物——吞噬 虫(phagocytella)样的浮浪祖体(planuloid ancestor)(图Ⅱ-2 B)。

在争议中,原肠虫说和吞噬虫说虽也得到许多低等多细胞动物发育事实的 支持,但前者却常受到批判。原因是从结构和功能统一的立场上看,不可能动 物先形成口(原肠口)以后再吃东西,而应该是口在动物摄食过程中形成。再 说,许多腔肠动物多是以细胞移入形成两个胚层的。

但是,近年来扁盘动物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似在探寻多细胞动物祖先的研 究中获得重新认识。

1981年,Grell提出了扁盘-两侧原肠虫说(plakula-bilaterogastraea)。学说 的要点是,无腔多细胞的扁盘动物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似扁盘动物具外 胚层功能的背细胞层和具内胚层吞噬功能的腹细胞层和其间的腔隙,而后靠内 陷形成原口和肠腔(图Ⅱ-2 C)。可见,新学说对上述两种学说的优点起了兼容 并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