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百科

青蛤的养成

最近更新:2023-03-07

(一)养成方式

主要有蓄水(池塘)式或埕田(不蓄水)式两种方式。

1. 埕田养殖

埕田选择在中潮区及低潮区上部。在选好的埕地周围筑 小堤,并插上标志,埕内可分为宽约3米的畦子,畦间以排水 沟相隔。

2. 蓄水养殖

多设于高潮区,面积为数亩至数十亩。取就近的泥砂围 堤,堤岸堆迭呈梯形,堤面宽0.5米,堤高约1.5米。在堤岸内 侧离堤0.5米处,设有宽0.3米的绕堤平台(踏步)。此外,还 有深0.5米的环堤边缘沟,沟底与池外有涵管相通。池内的海 水平时是由堤和岸交角的缺口(用石块砌成的,与平台同高) 进出。池内的埕面由岸边向排水管一侧略作倾斜,并与普通埕 田类似地划分成若干畦。蓄水的深度保持与平台同高或略低。

以上两种形式的养成,在播苗前,均需进行翻土、耙平等 整埕工序。

(二)放养

在3、4月份采收的青蛤,随机进行放养。退潮时在埕内排 水沟上随走随播,用手把蛤苗均匀地撒播在埕内,每亩的放养 量约500千克(600粒/千克)。在青蛤苗种不足的情况下,也 可把泥蚶与青蛤混养在一起。

(三)养成管理

除害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之一,对侵食青蛤的敌害生物,平 时要加强捕捉。章鱼昼伏夜出,可用灯光诱捕。对凸壳肌蛤和 浒苔可在它们繁殖前,经常用耙子耙动埕面,以减少其附着蔓 生。要经常巡埕,修补堤岸,平整埕面,疏通水沟,做好养成管 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