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蠖鱼蛭病
图5-38 尺蠖鱼蛭病
(一)病症
由尺蠖鱼蛭寄生而引起的鱼病。虫体呈长筒形,后端扩大,背部稍扁,体长2~ 3cm,体色一般为褐绿色。主要寄生在鲤、鲫等底层鲤科鱼类的皮肤、鳃或口腔内。 少量寄生对鱼影响不大,大量寄生时,虫体在鱼体爬行并吸血,引起病鱼焦躁不 安,伤口溃烂,同时鱼蛭还是锥体虫和细菌性鱼病的传播者,对鱼危害较大。
(二)防治方法
(1)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0.5~1小时,使虫体脱落鱼体,再收集杀死。 (2)用生石灰清塘,杀死病原。
二、黑点病
图5-39 黑点病
(一)病症
由一种未定名的吸虫引起的鱼病。此病又名黑斑病,病鱼身体消瘦,体表及 鳍条、鳃盖、下颚等部位布满黑点,手摸有粗糙感,严重时,可引起鱼体弯曲,甚 至脊椎骨弯曲。只要挑下黑点,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鉴定吸虫囊蚴便可诊断。主 要危害草鱼、鲢、鳙和泥鳅等鱼苗鱼种。
(二)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杀灭吸虫中间寄主椎实螺。(2)发病鱼池,可用硫酸铜溶 液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g,可杀死椎实螺。
三、鲫嗜子宫线虫病
图5-40 鲫嗜子宫线虫病
(一)病症
由鲫嗜子宫线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此病又称鲫红线虫病。虫体寄生在鲫 鱼尾鳍鳍条的间膜内,偶尔也有寄生在背鳍和臀鳍上。虫体血红色,肉眼可见。
(二)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以杀灭幼虫和阳性中间寄主剑水蚤。(2)用1%高锰酸 钾溶液或碘酒涂擦病灶部位。(3)用2%~2.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5~20分钟。
四、锚头鳋病
图5-41 锚头鳋病
(一)病症
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常见的有寄生在鲢、鳙鱼体表的多态锚 头鳋,寄生在草鱼鳞片下的鲩锚头鳋,寄生在鲤、鲫、金鱼、乌鳢等鱼体的鲤锚头 鳋。锚头鳋体大、细长,呈圆筒形,肉眼可见。锚头鳋把头钻入鱼体吸取营养,使 鱼消瘦。被钻入部位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往往有水霉菌侵入丛 生。1条6~9厘米长的鱼种,如有3~5条锚头鳋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二)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锚头鳋幼虫。(2)用90%晶体敌百虫 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5g,隔7天1次,连续3次。
五、鲇棍形线病
图5-42 鲇棍形线病
(一)病症
由棍形线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虫体粗短,形如棍棒,皿红色。虫体常寄生 鲇鱼鳃盖附近的体表,肉眼可见盘曲的虫体,寄生部位有时有发炎症状。主要危 害鲇鱼。
(二)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90%晶体敌百虫0.2~0.5g全池遍洒,杀死中间寄主剑水 蚤。(2)用生石灰带水清塘,以杀灭幼虫和阳性中间寄主。
六、鲺病
图5-43 鲺病
(一)病症
由多种鱼鲺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常见的有日本鲺、大鲺和中华鲺等。虫体椭 圆形,透明,肉眼可见。鱼鲺寄生到鱼体后,用口刺刺破鱼的表皮,并用大颚撕破 表皮,吸食鱼的血液,造成许多伤口,使组织溃烂,病鱼呈现极度不安。能造成病 鱼死亡。
(二)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杀灭水中的鱼鲺成虫、幼虫和虫卵。(2)用90%晶体 敌百虫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5g。(3)用4~5根号筒杆扎成一束,每 667m3水面插7~9束,浸入汁液防治鱼鲺。
七、尾孢虫病
图5-44 尾孢虫病
(一)病症
由中华尾孢虫寄生而引起。孢子梨形,缝脊细而直,壳片后端延长为两根等 长的针状尾巴,叉尾分开。患病的乌鳢鳍条间有中华尾孢虫的淡黄色条状胞囊; 患病的胡子鲇体表有许多中华尾孢虫的白色点状胞囊。患尾孢虫病的病鱼,体 瘦发黑,常浮于水面。
(二)防治方法
(1)每50kg鱼用硫黄粉75g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4天。(2)每立方米水体 用高锰酸钾500g,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