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斑节对虾养殖

最近更新:2023-01-31

场地选择 适合斑节对虾生活习性的沿海、河口滩地,都可用来建池养虾,水源要纯净,无工业污染,温度、比重、pH值的变动范围要适合于斑节对虾的生物时限范围之内。附近有淡水注入或有地下水,便于引导或打井与海水混合来调节比重。以砂为主,砂泥混合,砂的成分占60%以上。虾苗饵料供应方便。以减少运苗的死亡率及有廉价饵料而降低生产成本。有电力供应、交通方便。便于排灌、增氧以及生产资料、产品(尤其活虾)运输。

虾池建造 建虾池是人为地模拟适合斑节对虾的生长环境,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精养和半精养池标准:虾池内外堤是一定要牢固,外围大坝的堤顶建3~5米,坝高要比当地最高潮位和洪水水位多1米以上,面海堤坡以1∶2~1∶3倾斜,并用石砌护坡,保持堤岸不被潮水冲刷;池塘面积以20~40亩为宜,虾塘内堤堤顶为50~70厘米(沙质地则需加宽)一般坡度为1∶1.5,(沙质底为1∶2~3),堤高以池水深度加大雨时水量所增加高度及因波浪所涌升的高度为准,池形以长条形为宜,池深能保持1.5米以上;有独立进、排水系统,进出水闸门对立而建,其大小视池的面积而定。一般40亩池进水闸门的宽度1.2~1.5米,排水闸门为进水闸门的1/3~1/2。沙质土闸门的基础应加牢,闸门上要留有三道闸板槽,做为挂铁丝网、水门板及纲尾用。若使用抽水机抽水则于堤岸上使用塑胶管或砖切小水沟,其注水口应伸入水池,避免冲激到堤岸;池塘内要挖环沟或中央沟,以增加水流和水深,也利于高温时避暑,池子外围要建引、排淡水渠,既排洪,又可引淡调节比重。总之,要按照以上标准,统一规划,修建或改造虾池,以利斑节对虾生长。

放养前准备 做好苗种、清塘、肥水准备。判断虾苗优劣的标准是,个体大小要整齐,规格1~1.5厘米以上;体表干净,切忌附着细菌、脏物;额角的第一触须前端分叉呈V字形,其中两条小须是并拢的,偶而分开稍做功能试探,即又合并,若见两条触须经常分开,甚至无法并拢的即非健康苗;腹节(斑节对虾有6个腹节)较长,呈甘蔗长节,虾体成长快,较为短节的为较差之虾苗;尾扇在游泳时,经常张开呈扇形,张开的程度愈大,表示虾苗的生长度够;肌肉饱满程度好,游泳速度快为好苗。幼虾有“沾壁”行为,若用水瓢舀起时,虾苗会很快向瓢边游去,紧靠瓢边静止不动或游动不快则为不健康的苗。不具备育苗条件的养虾场需进行运苗,运输方法视路程远近及交通条件而定,陆运、水运、空运均可。装苗容器可用方形或圆形的敞口帆布桶、聚乙烯薄膜袋等。一个容量为10升的袋内盛水1/3,放苗1~1.5万尾左右,挤出空气,充氧2/3,扎紧袋口,置于桶内或纸盒内便可运输,如果距离较远,途中尚需补充氧气。清塘包括清底和除害两个方面,具体是清除和杀灭病原体,与虾争饵、争氧、争水体的竞争生物和直接危害草虾生命的捕食性动物;铲除池底的有机沉积物等。首先进行清淤。在对虾起捕后敞开水闸,让海水反复冲洗沟底,尽可能带走一部分有机沉淀物。排空池水、封闭闸门,使塘底经过霜冻日晒。养过虾的池塘,一般1~2年应将滩面翻动1次(即翻耕),翌年开春再反复注排水浸洗数次。池底污染程度较重的池塘,还应组织人力或使用机械将淤泥搬到塘外。清淤工作可结合冬季修理塘坝、沟渠进行。进排水沟的清淤也应同样重视。其次要进行除害。其防除措施是在收虾后将塘水排空,霜冻和照晒一冬,让各类生物基本死去,翌年注水时,在闸门需设置严密泸水网,防止有害生物进入虾塘。在虾苗放养前施放药物毒杀也即清塘。清塘药物选择速效性的,即药性在几天内能消失,不留余毒,并根据用药浓度和剩余水体精确计算用药量。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人体和皮肤。常用的药物和用量为漂白粉30~50ppm,生石灰375~500ppm,茶籽饼15~20ppm。根据需要,这几种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交叉使用,一般是在施用药1星期后,待药性消失后才能放苗入塘。

肥水 养虾塘内繁殖基础饵料是解决斑节对虾早期饵料、加速生长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其生产程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从清塘进水后,放苗前5~7天内进行。首次进水不要太深,20~30厘米即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施肥量。以后每隔3~5天施肥1次,使水保持黄绿色。如水色适宜就可以不施。目前多用有机肥料,氮肥有尿素、硫酸胺等,磷肥有过磷酸钙。氮磷比例为10∶1。尿素用量为1~3ppm。

放苗 放苗密度取决于苗种规格、虾塘面积、池水深浅、塘底状况、换水条件、饵料种类、饲养方式、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应参考生产者提出的亩产要求和规格指标来确定。放苗密度的掌握十分关键,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般精养和半精养池每亩放苗量应掌握在1.2~1.5万尾左右,粗养池则应减少。由于出室虾苗规格小,放入大池养成不能适应大水体的环境,容易造成死亡,必须利用养成池的暂养池(可按10∶1的比例在大池围建一暂养池),如无建暂养池,可用尼龙筛绢布或彩条塑料布按上述比例,在进水口处临时围一角落暂养虾苗。暂养时间为10至20天,待虾苗长至3厘米以上再放入大池养成。放苗时,应选择虾塘避风的一边,切忌迎风放苗,也要避免在浅水处或闸门附近放苗。1个虾塘应1次放足,避免多次放苗。放苗时要重新计数,同时,可取少量虾苗置于虾塘网箱内饲养观察,并再次计数,以估计虾塘放苗成活数量。在放苗季节,常遇雨季,若池水比重过低,在放苗前应用卤水或食盐调节(每立方米水加进1千克食盐,可提高1‰盐度)。放苗时,应注意使大池的水温、盐度与育苗室条件接近。

投饵 草虾的食性杂,除鱼贝虾等可摄食外,花生粕及米糠等亦可摄食。但由于生饵易污染水质土质,应提倡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生饵为辅。在虾苗暂养阶段,由于虾苗摄食能力差,除了肥水提供生物的饵料外,可搭配投喂蛋黄、磨浆的贝肉、鱼肉等。投饵量主要根据对虾摄食量来确定。摄食量因对虾发育阶段而异,随体重变化而变化,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步增加。而日摄食率(即对虾日摄食量与自身体重之百分比)则随对虾体重增加而下降。投饵量要通过日常观察:即定点投喂来观察投饵多寡,观察斑节对虾胃饱满度、洄游寻食等情况而调节。斑节对虾有白天潜砂,夜间游动摄食的习性,游泳时喜欢沾边倚壁,因此,投饵时应掌握夜间多投,白天少投,旁边多投、中间少投。按其发育阶段,日投饵次数从3~4次,逐渐增加,在适温育肥时应增加到6次。投饵时,要顺风而投,并做到定时定点。为便于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可在虾塘的不同角落安装一些伞形吊篮,在篮子里投上饵料,一般地说,配合饵料在1.5~2小时、乌埝、6~8小时,小杂鱼2小时吃完,说明投饵量基本合理,否则就要适当增减。投饵时,还应注意:腐败变质的饵料不投,水质严重恶化时、对虾浮头时不投;水质恶化时、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蜕皮后大量进食时多投;大潮汛时,虾塘内竞争动物多时应适当多投,发现对虾个体大小悬殊时也应适当多投,另外,在1天中,有时适停食一二餐,还会促进草虾摄食,对其生长有促进。

水质控制 斑节对虾最适宜的盐度为12‰,而虾苗早期的培育盐度在30‰左右,所以刚放养的池水盐度应与虾苗池相近,放养过后可渐渐添水使盐度降到适宜范围。因此有良好的水源及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养虾的地方有淡水水源(包括地下水)又无大河流出口最佳。斑节对虾可忍受水温在10~35℃左右最适温度为25~30℃。养成期若水温度变化过大,短期内可抽取地下水灌注,如长期性水温在20℃左右时又无太大风浪,可将水位降低,利用日光能以提高温度;水温过高可以提高水位或注入地下水。池水颜色受浮游生物密度而变化,绿藻类呈绿色,硅藻类、褐鞭毛类呈褐色。浮游生物的呼吸活动是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但夜间即消耗大量的氧气,繁殖太多不一定好,如达一定量即死亡腐败大量消耗氧气。池水盐度较低,较易使绿藻产生优势,绿藻较为安定。但硅藻繁生快,消失也快,不容易控制,一般池水以保持绿色为好,浅褐色也可。如果水色浓度太高,就要换水。除了用仪器进行浮游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外,了解浮游生物量,还可用肉眼看、口舐等加以辨别,一般的是用透明板测定水的透明度,以30~40厘米为宜。斑节对虾适宜在酸碱度7.5~8.5的范围生活,过高或过低都会受到影响。池塘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氧,都会降低或升高水中的酸碱度,加上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产生的气体,都会直接影响酸碱度。为此,从池塘开始就得注意,养虾过程要通过观察水色来判断浮游生物量,并可用石蕊试纸等测试手段掌握酸碱度。池水中铵盐、硫化氢主要由残饵生物尸体之腐败分解而来,并随养殖日数而增加。铵盐在1.6ppm、硫化氢在1.3ppm以下不致造成死亡。如超过,对其成长摄食有影响,甚至死亡。必须注意清理污烂底质,科学掌握投饵量和投饵方法,保持水质新鲜。氧气是斑节对虾生命体重要因素之一,池中溶氧量在3.8ppm以上就适合需要。但由于有机质增加之残饵粪便分解;天气的变化,如云雨天、高温、多雾、早晚气压低等原因常导致斑节对虾缺氧浮头,此时就需大量换水或使用机械(抽水、喷水、水车)增氧。养虾最怕天气闷热下小阵雨时,池面无风浪加以混合,雨水比重低而盖在水面上,形层分层现象,这样上凉下热,氧气不易溶到底层,造成缺氧引起死亡。遇到此情况就急需开水车(增氧机)增加搅拌机会,打破分层。在整个养虾的过程中,水量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暂养期间水位应保持在50~70厘米,不必交换水,以少量凉水为主。养成期在虾体5~8厘米时,换水量10~20%,8厘米后可增加到30%,水位保持1.2~1.5米,养殖的中后期,尤其在高温阶段要根据情况多换水,水位保持1.5米以上。

病敌害防治 敌害主要有五须虾、鰕虎、鲈鱼等争食、争氧和直接伤害斑节对虾的鱼虾类;在纳水时其卵或稚幼体随水进入虾池,大量繁殖时会造成危害。防治的办法是,避开其繁殖季节进水;进水时在闸门的闸槽上安装滤网(网目要小于这些敌害生物),严防其进入虾池。对五须虾等可用分段养殖法,缩短其养殖期间,以避免其大量繁殖;在池内设吊网,内置饵料诱集,或利用夜间四游习性使用定置网捕获。对害鱼可使用茶仔饼杀除,在每个月的大潮水期间撒上10ppm以下茶仔饼,既可除鱼害,又可促进虾脱壳和起肥水作用。丝藻的大量发生会阻碍虾的行动并导致水中透明度下降,水清和低盐是其发生的条件,故保持水中肥分让微细藻略为发生减低其透明度,如发生应用人工清除或放入大型草食性鱼类(如虱目鱼)摄食。虾病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建立起虾情、虾病记录、分析、报告等虾病防治档案,及时预报测报虾情、虾病,以利各养殖场进行管理和防治。

成长和收成 斑节对虾的成长依放养时间水温、盐度、投饵的量和质、放养密度、水流好坏、管理等情形而不同。因此,必须每隔1星期或10天测定虾塘中虾的成长情况推测池虾重量以做为每日投饵量的参考。一般在有淡水来源的夏季无特殊情况下,从0.2克养到33克(即每千克30尾虾)需100~120天。

斑节对虾的捕获在台湾省均以捕获活虾为主。主要方法有:定置网,网前另架设1~2个网口,使虾能进不能出;投网,在虾池一定点投饵诱集后利用投网收获,也可用底曳网拖和电器虾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