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泥鳅杂交育种

最近更新:2023-01-31

日本真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差,与中国的扁平“平形”泥鳅相比,对栖息环境的温度适应能力相差很大。真泥鳅适宜温度是25℃,而“平形”泥鳅在下至7~8℃和上至30℃的水温条件下也能摄食,具有很宽的适温范围。

用日本产的真泥鳅雌亲鱼同中国产“平形”泥鳅的雄亲鱼进行杂交,可获得强壮的、利用率高的第一代杂交种。

目录

亲鱼培育

以条件适宜的6~7月作人工孵化秤计划,预计从4月前后水温开始上升时,就开始作雌、雄亲鱼分别蓄养的准备。为了使其性腺不退化,必须每天投喂质量好的饵料,水质管理也必须十分注意,水温控制在25℃左右。另外,虽然雌、雄亲鱼此时要进行同样的管理,但要将雌、雄亲鱼分别在不同池子中蓄养。

人工孵化

进行人工苗种生产,必须具备有怀卵的雌亲鱼和确保室内温度的设备条件和作为人工孵化的场所。一般以养殖池水温上升到能够进行养殖的6月中旬前后进行苗种生产的情况比较普遍。当然,也有根据具体条件和生产性质采取其它时期进行泥鳅苗种生产的。

催产剂用动物用排卵促进剂(促性腺激素),以雌亲鱼每克体重50单位的比例溶于0.5%的生理食盐水中,在其臀鳍偏向头部方向的内脏和皮之间每尾注射0.4毫升。雌亲鱼的体重如果是20克的话,那么荷尔蒙激素的单位为每尾1000单位,该体重的亲鱼每尾产卵量可达0.8~1.0万粒。

进行荷尔蒙注射时,先用白色干净布将亲鱼包住,使之不动,但必须避免使用麻醉药物来制止亲鱼活动的方法。另外,荷尔蒙剂用市场出售的动物用排卵促进剂的效果是可靠的,而用蛙的脑下垂体等药物的效果不稳定,最好不采用。

一般进行荷尔蒙注射,以第二天早晨进行受精作业,当天晚上6点前后进行注射较好。但是,这是在能够进行正确的注射的情况下是这样的。通常,将雌亲鱼注射后,装网袋浸入水温为25℃的玻璃钢水槽中。这样一来,网中的雌亲鱼若临近产卵期,雄亲鱼就聚集在装进雌亲鱼的网边,产卵时期也就能够明显地看出来。

如果达到产卵适宜时期,必须马上进行受精。按雌、雄比为1:1.5的比例,从水槽中取出必要的亲鱼,将雄亲鱼放入盛浓食盐水的容器中杀死。在食盐水中,中国产的泥鳅雄亲鱼大约经过5~6分钟停止活动,然后拿到案板上象分离鳝鱼那样从脊背分开,可见沿着中脊骨附着两个白色对称的棒状精巢。把精巢用镊子取出,溶于盐度为5‰的食盐水中。精液准备好后便在特制的孵化器中进行人工受精。一般地是在孵化器中注入30厘米深的水,然后置于水池中使之浮起。在孵化器中,用左手轻轻挤压被布包裹的雌亲鱼的腹部使之产卵,用右手持注射器取20毫升精液,把产在孵化器里的卵用均匀的精液冲洗使之受精。此时使受精卵均匀分布,卵与卵之间相距1毫米左右,进行这种操作要熟练。

随着卵的发育,溶解氧需要增多,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充气措施,水温控制在20℃,做好受精卵管理。另外,在受精后大约30分钟,用抗菌药物进行消毒处理,最好用喷壶沿着孵化器均匀喷洒。

受精卵管理

受精卵受精后大约30分钟,第一次卵裂。这时应用注射器或吸管取出。受精卵呈现出美丽的米黄色光泽。受精后,随着水温的提高溶解氧量降低则影响孵化,特别是囊胚期——受精后大约10个小时左右是最重要的时期。如果经过24小时后的受精卵仍呈现米黄色的光泽,那么其后在稍微差的条件下也能够孵化。而完全受精但不孵化的情况,则大多数是因从囊胚期溶解氧不足和水温低引起的。受精后超过24小时,用显微镜观察,正常情况下能够看到背骨和眼。此时可照原样进行孵化。卵孵化的快慢受水温条件的影响,但在卵膜中的稚鱼开始活动的话,则采取提高水温,一气呵成的孵化效果较好。

稚鱼的喂食和管理

孵化后的稚鱼,因水温条件的不同而使其生长有所差别。投饵的适宜时期,也就是稚鱼开始摄食时期。如果水温是23℃左右,则是在第4天前后;如果是25℃左右,则是在第2天前后。因此,假如孵化后第4天开始喂食,那么从孵化后第2天预备另外一个水槽,在那里注入2%浓度的食盐水,然后放入卤虫,进行孵化,使其与稚鱼摄食量一致。孵化出来的卤虫幼体在投喂稚鱼前,要经过网过滤,再用淡水冲洗,因为是用盐水孵化的饵料,经过淡水冲洗干净再投喂就不会造成稚鱼死亡。

饵料投喂要均匀。投饵后大约30分钟,能够看到稚鱼体内有卤虫幼体的颜色,说明投喂时机是适宜的。这样做每天1次,持续7天时间,而后逐渐用水蚤类或鳗鱼用的鱼食替换。如果以水蚤类为主继续投喂的话,稚鱼的育成速度则很快。喂食后1周,稚鱼长到5毫米左右,应移入大型水槽中并实施充气管理。苗种达到体长2.5~3厘米需20~30天时间,体重可达0.1~0.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