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中国明对虾的生活习性

最近更新:2023-01-31

在自然海区,中国明对虾寿命多为1年,仅少数个体生命可 达2~3年。中国明对虾一生要经过好几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在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也不同。

1.对环境的适应

(1)对温度的适应。中国明对虾是变温动物,环境水温决定 着体内生理、生化反应的速度,因而决定新陈代谢的速率,从而 影响着对虾的生长、发育、繁殖,也决定着对虾在自然界的分布。 中国明对虾沿海有两个地方种群,分布在黄渤海的种群既能耐 受较高的温度,又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分布于珠江口的种群属 于高温虾类,耐低温能力较差。黄渤海种群生活的水温在8~ 26℃,越冬场的最低水温可达6℃,而仔虾生活的潮间带水温可 达32℃。幼虾超过35℃时出现不适,到38℃活动异常,39℃即 死亡。据报道,越冬亲虾适温是7~11℃,低于7℃活力明显下 降,2℃时绝大多数僵倒死亡。在水温急剧变化时,耐温范围缩 小。如生活在23℃中的仔虾,当水温急剧下降到10℃时便会引 起部分个体死亡。对虾产卵孵化的适宜水温为18~22℃,水温 低于10℃或高于28℃时不能孵化。幼体发育的适温是20~ 27℃,无节幼体阶段适温为20~33℃,溞状幼体适温为20~ 30℃,仔虾适温为20~35℃。

(2)对盐度的适应。中国明对虾是一种广盐性虾类,这意味 着它对渗透压的调节能力较强。在自然条件下,中国明对虾产 卵、胚胎发育和幼体发育都是在近海完成的,盐度一般在23~ 32。仔虾具有溯河的习性,多分布在河口或河道内,分布范围与 河道的径流量有关,径流量大时仔虾多分布于河口附近,径流量 小时仔虾往往可溯河数十千米,发现仔虾处的最低盐度是0.86。 幼虾随着生长逐渐游向外海。对虾虽属广盐性生物,但对盐度 突然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国明对虾可在盐度为40的盐田贮水 池中生存,也可在盐度1.5的池塘中生存,但当盐度逐渐降至 0.25时,对虾身体变白,不久便死亡。中国明对虾不能在纯淡 水中生存。

(3)对pH值的适应。中国明对虾在pH值为7.6~9.3的 海水中能正常生活。

(4)栖息与运动。中国明对虾喜栖息在泥沙质海底,白昼多 匍匐爬行或潜伏于海底表层泥沙中,夜间活动频繁,常缓游于水 底部,有时也急速游向水的中上层。养殖的中国明对虾平时极 少观察到潜底行为,但在温度降低至14~15℃时则大都潜底, 水温越低潜底时间越长,但在临近致死低温时多跳离底质而死 在水中。严重污染的底质,对虾不愿潜底;水中溶解氧含量接近 窒息点时,对虾亦不潜底而浮于水面。静伏时,步足支撑着身 体,游泳肢缓缓摆动。游泳时,第2触角触须分列于身体两侧, 步足自然弯曲,游泳肢频频划动,升降自如。

对虾是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饵,既无攻击敌害的本领,又无 贝类那样的坚硬贝壳,防御敌害的本领是一逃、二藏。活动中的 对虾遇到敌害时会以连续的弹跳,避开敌害。

幼体阶段营浮游生活,受海水流动支配,水平分布较广。具 有一定活动能力的仔虾,常聚集在河口附近或在内湾中觅食。 随着幼虾迅速生长,又逐渐离开河口到近岸浅海区域栖息活动。 当幼虾长至8~9厘米后,便开始移向较深的水域中生活。

2.洄游

中国明对虾在黄渤海有明显的洄游习性。

(1)越冬洄游。起源于暖海的中国明对虾,向北分布到渤海 湾,虽然在水温较高的夏、秋两季能在渤海湾繁殖生长,但在严 寒即将来临、水温降至10℃以下时,便迁移南下到黄海南部水 温较高的水域中越冬。

(2)生殖洄游。翌年2~3月份水温回升,在黄海南部越冬 的虾群,又成群结队地向北方进发。3月上旬到达山东半岛南 端的石岛外海,3月中、下旬便密集于山东半岛的东端附近,然 后向西进入莱州湾、渤海湾、海州湾浅海处产卵。少量的虾群到 达山东半岛南岸、江苏沿岸、辽东半岛南岸和朝鲜西海岸、朝鲜 半岛南海产卵。进入产卵场的虾群摄食强度增加,性腺迅速发 育,4月末至5月初开始产卵,5月中旬至6月初为产卵盛期。 在此期间,北上产卵的主要虾群,大约在2个月内完成近千千米 的旅行,最终到达产卵场,寻找适宜的环境繁殖后代。由黄海南 部越冬场向近岸产卵场的洄游称为产卵洄游。中国明对虾的洄 游在对虾类中最具特点,洄游距离亦最远。

从夏初到秋末,各河口近海区的自然条件适合对虾繁殖,新 生的幼虾可以得到丰富的食饵,顺利而迅速地生长。秋末冬初 时,幼虾就长得和母体一般大小,此时雄虾性腺已发育成熟,即 与雌性进行交尾。寒冬又至,新生的虾群又南移越冬,如此往 复,一直不变。

3.食性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食物种类及组成不尽相同。幼体 阶段从溞状幼体开始摄食,溞状幼体以摄取植物性饵料为主。 在糠虾幼体阶段除摄取植物性饵料外,同时也捕食动物性饵料 生物。在仔虾阶段以食浮游动物为主,随着生长发育和运动能 力的增强,就以底栖饵料生物为主要摄食对象。人工育苗的幼 体多以轮虫、卤虫幼体、微粒配合饲料以及豆浆、蛋黄等为饵料。

在自然海区,幼虾多以小型甲壳类(如介形类、桡足类、糠虾 等)及软体动物和多毛类的幼体为食,成虾则以海区的底栖甲壳 类、瓣鳃类、多毛类及小型蛇尾类为食。在人工饲养中幼虾、成 虾常投喂人工合成饵料,也可投喂一些小型贝类、杂鱼虾、蟹等。

4.繁殖习性

(1)雌雄鉴别。中国明对虾雌雄性征比较明显,易从外形上 识别雌雄(表1)。雄虾生长约5个月成熟,秋末初冬与雌虾交 配,将含有精子的精荚囊输入雌虾纳精囊内。雌虾翌年4~5月 性成熟,将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入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海水中发 育孵化,经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期进入幼虾期, 完成幼体发育。

 

表1 中国明对虾雌雄对虾在形态上的区别

形态 雄性 雌性
个体大小 小于雌虾,自然海区成熟的 

雄虾体长一般为15~18厘

米,体重40~60克

长成的雌虾体长为18~23 

厘米,体重80~120克

体色 

第2触角触须

第3颚足

第1腹肢

第2腹肢

成熟后的雄虾体为黄色 

在近基部有明显折曲

较长,末节呈匙状

内肢变成雄性交接器

内肢内缘有一鳞片状雄性

附肢

微显蓝绿色而较透明 

呈平滑的抛物线状

较短,末节呈爪状

内肢退化

内肢正常

交接器 位置 由第1腹肢左右内肢联合 

而成

位于第4与第5步足基部之 

间腹甲上

形状 呈“古钟”状 呈圆盘状
生殖孔位置 雄孔位于第5步足基部 雌孔在第3步足基部

 

 

(2)交配(交尾)。当年生的雄虾在9月下旬精巢内可见到 成熟的精子,此后雄虾产生婚姻色,体色变黄,群众称为“黄虾”。 此时雌、雄虾聚群,10月中旬前后当雌虾进行生殖蜕壳时,雄虾 与之交配,将精荚囊输入雌虾纳精囊内,精荚的瓣状体留于纳精 囊之外。2~3天当雌虾甲壳变硬后,瓣状体脱落。交配后的纳 精囊由凹平变为微凸,并可见其中白色的精荚。在渤海中,至 10月15日可见到10%~30%的交配率(雌虾),10月末交配率 可达80%~90%,至11月上旬交配活动基本结束。交配期水 温为由20℃降至16℃,18~19℃为交配盛期。在寒潮期或大潮 期间交配活跃。

交尾是在雌虾刚蜕皮不久时进行,这一习性对于对虾繁殖 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因雄虾个体小于雌虾,游泳能力也不如 雌虾,而刚蜕皮的雌虾暂时失去游泳能力,常侧卧水底,这就给 雄虾追逐交尾造成有利条件。此外,雌虾蜕皮后,纳精囊入口处 的甲壳变得柔软,便于雄虾输入精荚。待软壳变硬后,此口牢牢 关闭,精荚不致掉落。

交尾时,刚蜕皮的雌虾在水底静卧一段时间后,便向中、上 水层缓缓游动。雄虾尾随其后,并快速接近雌虾,从雌虾下方用 额角顶住雌虾口器部位,与雌虾同游,两虾呈锐角状。数 秒钟后,雄虾突然翻身,使腹面向上,形成雌雄腹部相贴的姿态。 然后雄虾又将身体横转90°,与雌虾呈“十”字形交叉,并将身体 弯曲,扣住雌虾。接着雄虾作短促的抽搐,相继将两侧精荚的豆 状体释出,由雄性交接器推送进入雌虾的纳精囊内,而精荚的瓣 状体还留在雄虾体内。雌、雄虾分离时,留在雄虾体内的瓣状体 由雌虾带出,这时就可看到雌虾纳精囊外有两片乳白色的瓣状 体随体飘动,依此可作为雌虾刚交尾不久的标志。二三天后,飘 动的瓣状体脱落,而豆状体则长久地被封留在雌虾纳精囊内,使 得原先平扁而透明的纳精囊变得饱满微凸而呈乳白色。对虾是 否已经交配是对虾育苗生产上挑选亲虾时的重要依据之一。因 为没有交尾的亲虾,有时也能产卵,但不能受精孵化。

5.生长

对虾全长(毫米):额剑尖端至尾节末段的长度。

对虾体长(毫米):眼窝后缘至尾节末段的长度。

头胸甲长(毫米):眼窝后缘至头胸甲背面中央后缘的长度。

尾重(克):体重减去头胸部重以后的重量。

(1)生长迅速。中国明对虾的生长速度在对虾类中属上中 等,次于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较长毛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快。 当年繁殖的虾苗,雄性至9月末体长可达140~150毫米、体重 30~38克,雌虾10月上、中旬生殖蜕壳后体长可达175~185 毫米、体重60~70克。此后进入低温期,生长缓慢,翌年春汛, 雄虾体长140~155毫米、体重30~43克,雌虾体长180~190 毫米、体重65~80克。如果冬季水温适宜,仍可继续较快生长。 两年生的雄虾体长可达170~175毫米、体重55~65克,雌虾 210~240毫米、体重110~165克。渤海中,中国明对虾各月龄 的增长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知,中国明对虾在6~10 月生长迅速,平均每日体长增长1毫米,最快的8月每日平均增 长1.9毫米。体重的增长值也是高水温的8月最快,月增长24 克,平均日增长0.8克。

 

人工养殖的中国明对虾,由于环境和饵料的限制,生长速度 大多数要低于上述生长速度。人工养殖的方式、条件等不同,中 国明对虾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早期可以每天1.5毫米的生长 速度增加体长,精养4个半月能达到130~150毫米,如表3所 示。

 

表2 中国明对虾在渤海中不同月龄的增长

月龄(月/日)

(6/25)

(7/25)

(8/25)

(9/25)

(10/25)

(11/25)

(12/25)

平均体长(毫米) 

平均体重(克)

体长月增长(毫米)

体重月增长(克)

体长月增长率(%)

体重月增长率(%)

27 

0.21

27

0.21

81 

5.91

54

5.70

80

2 714

139 

29.92

58

24.01

71.6

406.2

155 

41.49

16

11.57

11.5

38.6

169 

53.79

14

12.30

9.0

29.6

176 

60.76

7

6.97

4.1

12.9

180 

65.0

6

4.21

2.2

6.9

 

 

 

表3 人工养殖的中国明对虾不同时期体长增长参数

月 旬 平均体长(厘米) 平均体长日增长(厘米)
6 上旬(虾苗入池) 

中旬

下旬

1.5 

3.0

4.5

0.15 

0.15

0.15

7 上旬 

中旬

下旬

6.0 

7.5

8.5

0.15 

0.15

0.10

8 上旬 

中旬

下旬

9.5 

10.3

11.1

0.10 

0.08

0.08

9 上旬 

中旬

下旬

11.9 

12.7

13.5

0.08 

0.08

0.08

10 上旬 

中旬

14.3 

14.9

0.08 

0.06

 

 

由于人工养殖的条件不同,对虾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并非固 定不变。我们还可以用肥满度来表示对虾的生长情况,即:

 

中国明对虾的肥满度,仔虾期一般为1,体长5~10厘米为 1.1,10厘米以上为1.2~1.3。小于以上值,则表明饲喂的条件 欠佳。

中国明对虾生长在性别上差异显著,仔虾期60天后(渤海 野生虾体长达70毫米后),雌雄个体在生长上开始表现出差别, 以后差别逐渐加大。雄虾4个月龄性成熟,基本不再蜕皮生长, 此时对虾体长达140~150毫米、体重30~38克;雌虾5个月龄 交配后,不再蜕皮生长,此时体长达175~185毫米、体重60~ 70克。

根据诸多专家对渤海中国明对虾生长研究,在渤海野生中 国明对虾的性成熟(自仔虾1期开始)为5月龄,自然繁殖为12 月龄。繁殖产卵群体,雌虾体长180~190毫米、体重65~80 克,雄虾体长140~150毫米、体重30~43克。

中国明对虾绝大多数个体的寿命为1年,然而少数个体的 寿命可达2年,极少数达3年。2周龄的雌虾体长210~240毫 米、体重100~150克,雄虾体长170~175毫米、体重55~65 克。

(2)生长与蜕壳。甲壳虽然具有保护作用,但也会限制中国 明对虾体积的增长,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必须要进行蜕壳,每蜕一 次壳,体积迅速增长。但是也必须认清生长与蜕壳的因果关系, 蜕壳是生长的结果,绝不是因蜕壳而引起生长。中国明对虾生 长是营养物质积累与同化的结果。在蜕壳间期,对虾大量摄食, 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与同化,体内营养物质增加,体液减少。蜕 壳之后,对虾迅速吸收水分,迅速增大。当营养条件不佳时,中 国明对虾即便是蜕了壳也不增长,甚至出现负生长。因此,主张 用物理或化学(各类蜕壳素)方法促进对虾蜕壳,达到促进对虾 生长的目的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蜕壳不仅增加虾体的消 耗,不成熟的蜕壳也往往是造成对虾死亡的一个因素。

但是,中国明对虾在蜕皮间期也是会生长的,这主要是靠各 甲壳之间的关节膜伸长来实现。中国明对虾处于溞状幼体1~ 3期,在不蜕皮的情况下,体长可分别增长12%、11%和7%。

(3)对虾生长与环境。对虾的生长固然有自身的内在规律, 但是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水温、盐度、水质、营养 条件。

①水温:水温对变温动物的新陈代谢速率影响很大。在适 温范围中,水温升高,新陈代谢增快,生长也就加快。试验表明, 在20~30℃时生长速度随水温上升而显著增加,在30℃中生长 最快,34℃时生长速度下降(表4)。

 

表4 中国明对虾仔虾在不同温度中10天增长

项目 第一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
20.92 25.05 28.01 29.72 25.26 29.77 32.69 34.38
开始体长(毫米) 

结束时体长(毫米)

体长增长值(毫米)

体长增长率(%)

开始体重(毫克)

结束时体重(毫克)

体重增长值(毫克)

体重日增长率(%)

开始时尾数

结束时尾数

成活率(%)

6.17 

9.13

2.96

4

1.06

6.64

5.58

20.1

50

41

82

6.17 

12.40

6.23

7.2

1.06

22.91

21.85

36.0

50

36

72

6.17 

15.53

9.36

9.7

1.06

47.34

46.28

46.2

50

39

78

6.17 

17.10

10.93

10.7

1.06

62.62

61.56

50.4

50

35

70

4.90 

9.59

4.69

6.9

0.56

8.34

7.78

31.0

50

13

26

4.90 

14.76

9.86

11.7

0.56

39.25

38.69

53.0

50

9

18

4.90 

14.69

9.79

11.6

0.56

37.69

37.13

52.3

50

7

14

4.90 

11.97

6.97

9.6

0.56

17.84

17.28

41.4

50

9

18

 

 

由以上试验结果得知,中国明对虾耐高温能力较强,这个特 征有利于人工养殖。北方池塘中,夏季水温经常在30~32℃, 处于对虾生长的适温期,应加强管理、投足饵料,促使其快速增 长。如有短时的34~35℃的高温天气,应注意防暑降温措施。

②盐度:中国明对虾虽是广盐性动物,但在不同的盐度中的 生长速度不完全相同。养虾经验证明,中国明对虾在半咸水中 生长较快。仔虾在盐度20.97~43.26的不同梯度试验中,生长 率和成活率都随盐度升高而下降(表5)。

试验中还观察到仔虾在半咸水中蜕壳勤、体色鲜艳。关于 低盐度海水促进对虾生长的机理尚欠研究。对体长10毫米仔 虾进行了加入不同比例淡水的饲养试验,结果是加入10%、 20%、30%淡水的在24小时内蜕壳率较高,而加入70%以上各 组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因此,认为加入适量淡水有刺激蜕壳的 作用。

此外,影响对虾生长的因子还有水质、底质、饲料、疾病等。

 

表5 对虾在不同盐度中生长和成活情况

试验盐度 

成活率(%)

体长生长率(%)

20.76 

96.7

77

23.86 

95.5

71

25.48 

98.7

71

34.70 

97.3

64

37.30 

97.0

59

41.20 

89.2

47

43.20 

84.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