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天然锯缘青蟹苗的利用

2023-03-03

在目前锯缘青蟹生产性全人工育苗尚未全面突破, 而锯缘青蟹养殖业又发展很快的状况下,充分开发和利 用天然锯缘青蟹苗资源,不失时机地组织捕捞锯缘青蟹 大眼幼体,并加以强化培育成幼蟹,仍是缓解锯缘青蟹苗 种短缺的有效办法和重要途径。

(一)天然蟹苗的捕捞

捕捞方法有多种。浙江沿海捕捞幼体进行培育,育 成幼蟹供种苗用。但福建以南沿海难以捕到大量幼体, 多数是捕捞20~50 g的蟹苗,供给养殖。

1.锯缘青蟹种苗的捕捞季节

锯缘青蟹苗种的捕捞季节因地而异,在南海沿岸从4 月起几乎全年都可以捕到,例如广东东部每年有两次旺 季,即5~7月和9~11月。而在我国的台湾沿海几乎全 年都有蟹苗出现,但4~6月为最多。浙江在4~11月都 可捕到天然蟹苗,其旺季是5~6月和8~9月。

2.捕捞方法

捕捞方法也因地而宜,而且捕捞天然蟹苗各地都有 丰富经验。这里介绍几种常见方法:

(1)蟹篓结饵诱捕。这是一种专门的作业,常在内湾 或河口中进行,篓由竹编成,蟹易进难逃,诱捕时把诱饵 如牡蛎肉等夹在篓内,沉没海中,一段时间后提起篓取出 蟹苗,如此反复进行。此法捕的种苗强健,且方法简单方 便,是一种优良方法。

(2)利用捕食习性进行捕获。锯缘青蟹涨潮觅食的 现象非常明显,随着涨潮成群结队地游到贝类生长繁茂 的场地取食。尤其是贝类养殖场周围刚退潮时,极易捕 到蟹苗。有的地区利用退潮蟹有匿藏洞穴的习性,在潮 间带蟹较多的滩涂或贝类场附近有意识地挖一些洞穴或 踏上一行行脚印,第二次干潮时就能捕到大量蟹苗。

(3)网具捕捞法。网具捕捞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定置 网捕捞,把网具固定在海边滩涂上,当涨潮时,蟹苗随潮 水进入网内,即可捕取;二是用推辑网捕捞,在涨、退潮时 都可操作,并以落潮时捕捞量较大;三是当潮水涨到岸边 时,用抄网捞取蟹苗。因蟹苗有傍晚或夜间觅食的习性, 所以在傍晚或夜间的捕获量多于白天,并因白天的温度 高,蟹苗容易死亡。因此,一般捕捞蟹苗多在傍晚或凌晨 3~4点钟进行,效果较好。

(二)天然蟹苗的选择

过去蟹苗来源充足,选择较严格,作为育肥的种苗是 交配后的雌蟹及体质消瘦的雄蟹,个大,均在150 g以上。 但在当前蟹苗量不足的状况下,许多地区都选择20~50 g 的种苗,经2~3个月养殖,也可长成膏蟹或肥蟹。种苗经 严格选择后,成活率高,而且也可以短时间内养成商品蟹。

1.种苗选择的标准

(1)体质健壮,无伤残,甲壳青绿色,活力强且不容易 捕捉到,肢体完整的为质量好的苗种。质量差的种苗,甲 壳深绿色或绿色,有的腹部和步足棕红色或铁锈色,步足 缺损,尤其是游泳足和螯足的缺损会影响活动和觅食,其 他步足不能少3个以上,若步足断了一半或部分伤者,须 把剩余的一部分折断至关节处,以防它流出黏液影响水 质,甚至会引起死亡。折掉的可在短期内再生出来。凡 受到刺、钩、晒伤或带外伤的均不宜放养,否则死亡率高, 即使幸存者,也需长时间养成。

(2)无病。辨别病蟹多从足基部肌肉色泽来看,强壮 的其肉色呈蔚蓝,肢体关节间肌肉不下陷,具有弹性。病 蟹则呈黄红色或白色,肢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此种 苗不宜养殖。

(3)剔除蟹奴。腹节内侧基常有1~2个蟹奴寄生。 蟹奴卵形,体柔软,专吸寄主的营养维持生活。寄生在雌 蟹体上,会影响卵巢的发育,不能养成膏蟹。寄生在雄体 上,会使其格外瘦弱,不能养成肉蟹。故选种苗时应把蟹 奴剔除掉。

2.锯缘青蟹种苗的鉴别

(1)同类之间的鉴别方法。锯缘青蟹种苗本身的鉴 别,通常按其性腺发育程度加以区别(表2-23)。

 

表2-23 雌蟹性腺成熟度的鉴别

 

 

名称 性腺发 

育期

甲壳两侧上 

缘性腺形状

腹脐上方 

愈合处中央

圆点颜色

备注
未受精蟹 性腺不明显 看不到圆点 未交配
瘦蟹 Ⅱ~Ⅲ 有一道弧 

形卵巢线

白色 晚Ⅱ期交配,饲养 

30~40天可成为膏蟹

花蟹 Ⅲ~Ⅳ 卵巢呈 

半月形

橙黄色 系瘦蟹饲养15~ 

20天发育而成

膏蟹 充满无 

透明区

红色 由花蟹饲养 

15~20天而成

 

 

未交配蟹:俗称蟹姑或白蟹,系未受精的雌蟹,一般 个体较小,约150~200 g。主要特征是腹节呈灰黑色,在 较强的光线下观察,可见到甲壳两侧从眼的基部至第九 个侧齿看不出带色的圆点。这种蟹不能育成“膏蟹”,但 可列入肉蟹饲养范围,若放进一定比例的雄蟹与其交配, 经一次蜕壳,供给足够饵料,饲养40~50天则可养成膏 蟹。

瘦蟹:俗称空母,即初交配的雌蟹,一般个体较大,约 200 g以上。将它放在光线下观察,在甲壳两侧从眼的基 部至第九侧齿间有一道半月形的黑色卵巢腺。另打开腹 节的上方,轻压则可见到黄豆大的乳白色圆点,此蟹经饲 养30~40天后,则可成为卵巢丰满的膏蟹。

花蟹:是由瘦蟹经过15~20天人工饲养逐步发育而 成。其卵巢已开始发育和扩大,但未扩展到甲壳边缘上, 在强光线下观察,则可见到一些透明的地方,尤如一条半 月形的曲线。另外在腹节上的圆点已变橙黄色,即卵巢 的形成。此蟹经15~20天的饲养可成为膏蟹。

膏蟹:又称赤蟹,台湾、福建称红蟳。是由花蟹经15 ~20天的饲养而成,卵巢达到完全成熟的雌蟹,甲壳两侧 充满卵巢(俗称红膏),在强光线下观察已无透明的区域。 腹节上方的圆点已成红色,即卵已长到腹节,有的在甲壳 上也鲜艳红色。

目前广东西部和广西沿海养殖用的种苗多数是天然 苗,重30~50 g。购苗时要了解种苗产地的盐度因子,以 便入池前调节盐度减少死亡,雌雄放入同池养殖让其自 行交配,养殖2~3个月可收获出售,但广东汕头沿海养 殖户仍选购交配过、体重在150 g以上的育肥。

(2)不同类(即锯缘青蟹蟹苗与其他杂蟹苗)之间的 鉴别方法。在捕捞的天然蟹苗中,常会混有许多短尾类 的幼体。除少数形状差异较大,易于分辨的杂蟹苗,如隆 线拳蟹(别名和尚蟹)、豆形拳蟹、海蜘蛛、扁蟹和蟛蜞等, 可以随时拣除之外,还有许多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形态 很相似的梭子蟹类的幼体,就比较难以区别了。其中以 底栖短桨蟹、远海梭子蟹为最多。这些蟹的溞状幼体和 大眼幼体与锯缘青蟹的在外形上很接近,但也有差异之 处。现将分别简述如下。

A.溞状幼体的主要区别:①幼体发育期数的差异,锯 缘青蟹溞状幼体期可分为5期,而远海梭子蟹和底栖短 桨蟹只有4期。②颚足游泳刚毛数的差异,在最末期溞 状幼体的第一、二颚足上羽状游泳刚毛的数量锯缘青蟹 较多,有12+1~4根;远海梭子蟹次之,有12+1根;底 栖短桨蟹最少,只有10+3根。③尾节双叉上的小棘形 态和数目的差异,锯缘青蟹和远海梭子蟹显得较小而且 呈弯曲状,底栖短桨蟹则只有一对。④背棘外 观上的差异,远海梭子蟹溞状幼体的背棘长度较长,而且 与头胸部几乎垂直,在末端形成90度的弯折,当溞状幼 体2期时,背刺外侧出现鲜红色素;而锯缘青蟹和底栖短 桨蟹的背棘较短,没有那样的垂直、弯折及鲜红色素。

B.大眼幼体的主要区别:锯缘青蟹、远海梭子蟹和底 栖短桨蟹的大眼幼体,其形态和颜色的差异列于表2-24。 用肉眼、放大镜和低倍显微镜仔细观察,就可将它们区分 开来。

 

表2-24 三种蟹大眼幼体形态的差异(冯兴钱等)

 

 

鉴别特征 锯缘青蟹 远海梭子蟹 底栖短浆蟹
体型大小 最大 较小 最小
头胸甲外形 

(背面观)

尖顶、宽腹、 

圆壶状

与两者均 

有差别

三角形额部 

略呈三角形

体色 淡黄或粉 

红色略透明

黑色 较透明
头胸甲长(mm) 2.75~3.17 2.29 1.69
头胸甲宽(mm) 1.68~1.90 1.25 1.53
螯足 最大,尤其指节 

与掌节特别粗壮

较小 较小
末对步足的指节 扁平 扁平 不扁平与 

其他步足一样

腹甲棘*大小 

(μm)

30×26 10×26

 

 

*腹甲棘为头胸部左右末端延长部分,呈大角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