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池塘主养黄颡鱼80∶20养殖模式及技术

2023-02-23

黄颡鱼俗称盎公、盎丝、昂刺、嘎鱼、黄腊丁, 营底栖生活, 为无鳞鱼。主要分布于各水系干支流、湖泊和水库, 喜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中, 是一种典型的广食、偏肉食性鱼类, 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 成鱼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 黄颡鱼人工养殖逐渐扩大, 池塘养殖黄颡鱼80∶20模式是广大新老养殖户值得借鉴的养殖模式技术。

1 养殖条件要求

1.1 环境条件

养殖环境条件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 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 以便在池塘养殖密度较高、水质发生变化时, 能经常换注含氧量高的新鲜水, 调节池塘水质, 促进鱼类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类生长。

1.2 池塘条件及放养前准备

主养池塘面积以5×667 m2~10×667 m2为宜, 水深以1.5~2.5 m较为理想。池塘底质以沙壤土为优, 黏土及少泥硬池塘亦可, 底部淤泥控制10 cm左右, 池塘保水及保肥力强。进出口水要设防逃网, 一般每10×667 m2按装3 kW动力增氧设备。

池塘在放鱼前10~15 d采用干法清塘, 生石灰用量75~90 kg/667 m2, 或漂白粉13~15 kg/667 m2, 经曝晒消毒, 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一般在池塘消毒后第2天注水0.8~1.0 m, 等毒性完全消失后, 放入鱼种, 加满池水。

2 鱼种的放养

2.1 鱼种消毒

一般用1%~3%食盐水浸泡鱼种5~20 min, 以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鱼种下塘前, 鱼篓内水温与放养池水水温的温差不超过3℃。

2.2 品种搭配

主养黄颡鱼, 配养鱼应选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的养殖鱼类, 主要有鲢鱼、鳙鱼, 也可适量搭配团头鲂、细鳞斜颌鲴等其他品种。不宜配养鲤鱼、鲫鱼等杂食性的底层鱼类。这些底层鱼类的生活习性与黄颡鱼大致相当。黄颡鱼在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阶段可以大量摄食池塘中的浮游动物, 所以花鲢的放养规格要较小, 放养密度要稀。放养大规格花鲢易造成抢食饲料, 影响黄颡鱼的生长。搭配鱼种要在黄颡鱼入池半个月以后再投放, 以利于黄颡鱼的生长。

2.3 放养规格

投放的苗种要求无病无伤, 体质健壮, 规格整齐。放养的大规格苗种, 雌雄比例要注意适当, 以1∶1为好, 避免由于只注意规格一致而忽略雌雄比例, 导致雌鱼过多, 影响生长速度和产量。黄颡鱼放养规格根据苗种来源, 可分为大、中、小3种。以放养大规格的冬片鱼种为好, 也可放养当年夏花鱼种。

2.4 放养数量与时间

鱼种的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大规格鱼种在每年11月到翌年2月底放养, 当年鱼种一般在6月底前投放结束。

3 饲料投喂

3.1 饲料选择

黄颡鱼养殖主要选用黄颡鱼专用配合颗粒饲料, 以免造成黄颡鱼体色发生变化。应根据鱼种规格大小选择适宜的颗粒直径, 既可选用沉性, 也可选用浮性颗粒饲料。投喂浮性配合饲料, 容易把握投料量, 减少浪费, 便于观察鱼类活动情况, 发现问题可及时处理。一般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6%~40%。由于黄颡鱼为广食性偏肉食性鱼类, 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同时, 如果有条件还应辅助投喂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 以补充黄颡鱼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

3.2 食台设置

每个鱼塘设置3~5个食台, 食台距塘边2 m, 饲料投放到食台中间让鱼采食。食台用四根3 m长的竹杆垂直插在鱼塘水中, 成3 m×3 m正方形, 然后将20目网片 (或彩条布) 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竹竿上, 网片距塘底30 cm, 四边拉直, 成向上开口容器。浮性饲料也应在水面做成框形饲料投喂台, 以免饲料随风飘走。

3.3 投喂方法

鱼种入池2~3 d后, 开始投饲, 投喂方法可采用人工与机械投饵两种形式。投喂黄颡鱼专用饲料之前, 应先喂饱其它吃食鱼类, 以免抢食黄颡鱼专用料, 提高养殖成本和饵料系数。投喂采用“四定”和“四看”, 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饲料。

黄颡鱼在自然状态下摄食行为受光线强度、温度高低等影响较大, 摄食行为多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变化。黄颡鱼的摄食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生理活动, 通过人为驯化可以一定程度地得以改变。因此,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确定投饵时间既应考虑其原有的摄食节律, 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时间和手段的驯化, 使其改变夜间摄食的习性, 便于生产管理, 提高饲料利用率。投饵时间一旦选定或经驯化后已经形成定时摄食行为, 则不宜经常变动投饵时间, 以免扰乱其摄食节律。一般当水温10~15℃时, 则投饵时间应安排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 水温逐渐升高, 日投饵次数增加, 在7:00—9:00, 19:00—20:00进行。

定点投喂对群栖性的黄颡鱼来说, 更是必要的, 这样既便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 及时掌握投喂量, 也易于清理残饵和防治疾病。必须在池塘中搭设用竹筛、20目以上的网布制成的食台, 使黄颡鱼养成在饵料台上摄食的习惯。如果有些地方池塘底部淤泥极少, 可在池塘四周固定几个投喂饲料点。

定质, 就是要确保饲料的质量, 在饲养中不投喂霉烂的饲料, 投喂的饲料要基本上稳定, 如时常变换饲料配制往往影响黄颡鱼正常摄食。自行配制生产的配合饲料必须加工到一定的细度, 如细度不够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消化吸收。

定量, 投喂量日投饲率在夏季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3%~5%, 日投饲2次, 喂九成饱即可。春冬季0.1%~2%, 采用饱食法, 日投饲1~2次。由于黄颡鱼惧光, 在太阳光强的时候, 吃食很少, 因此早晚应多投些饲料, 夏天7:00—9:00, 19:00—20:00投喂。考虑黄颡鱼晚间摄食的生活习性, 上午投喂全天量的1/3。

所谓“四看”, 就是掌握了日投饲量后, 还得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 以确定实际投饲量, 适时适量进行调整。

看季节, 根据不同季节调整投饲量, 通常是6-10月份为投饲的高峰月;3月至5月及11月份, 投喂少量饲料;冬季水温过低, 可不投喂饲料。

看天气, 根据当天的气候变化决定当天的投饲量, 如阴晴骤变、酷暑闷热、雷阵雨天气或连绵阴雨天, 要减少或停喂饲料。

看水质, 根据池水的肥瘦、老化与否确定投饲量。水色好、水质清淡, 可正常投饲;水色过浓、水蚤成团或有泛池的征兆, 就停止投饲, 等换注水后再喂。

看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 决定投饲量的直接依据。如池鱼活动正常, 在1 h内能将所投喂的饲料全部吃完时, 可适当增加投饲量, 否则就应减少投饲量。

4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 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晴天中午开增氧机, 阴天次日凌晨开增氧机, 阴雨连绵或水质较肥时, 需预防浮头在当天午夜前开增氧机。有条件的可每半个月换水1次, 每次换水20~30 cm, 以保持水质清新, 溶氧充足。生长季节 (4-9月) 每隔15~20 d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 用量10~15 kg/667 m2, 调节池水pH值为6.8~8.5。如果水源条件不好, 可用底质净、调水解毒王、光合细菌等调节水质, 每隔15~20 d使用1次。

5 疾病预防

坚持“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 切实做好疾病的预防, 主要措施: (1) 彻底清塘, 严格消毒。 (2) 苗种放养时, 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3) 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4) 投喂新鲜、优质饲料, 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方法, 不施用未经过发酵的粪肥。 (5) 加强水质管理, 定期注、换水。 (6) 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 坚持对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 (7) 发现鱼病, 及时诊治。应注意, 黄颡鱼为无鳞鱼, 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