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三疣梭子蟹

最近更新:2023-02-25

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俗称梭子蟹、飞蟹、枪蟹。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体大,甲壳厚。头胸甲呈梭状,背面稍隆起,具有3个显著的疣状凸起。前缘两侧各具9个锯齿,第9齿特别长大,向左右突出,尖锐。额缘有4个小齿。额部两侧各有1可转动和伸缩的带柄复眼。胸足5对,第1对称螯足,长大而粗壮,前端钳状,长节呈梭柱形,内缘有4齿。最后1对为游泳足,宽薄如桨,中间3对较细长而呈指状,称步足。腹部(蟹脐)平扁,雄性呈三角形,其内具有附肢2对;雌性呈圆形,其内具有附肢4对。雄性背面蓝绿色,雌性背面深紫色。腹面均灰白色。头胸甲长一般为8厘米,宽15厘米,雌大于雄。栖息于水深10—50米的泥沙底质水域海底。白天常隐藏于障碍物旁或潜伏于泥沙中,夜间集群活动觅食。性活泼,常依靠末对游泳足的划动,向左右或前方游动。喜利用3对步足,在海底左右爬行。夜间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性凶猛,十分好斗,常互相钳食。越冬场在黄海中部近岸水深30米及渤海中部水深25米左右处水域。中春季雌性结群游向沿岸各海湾或江河口附近水域产卵,而雄性常停留在较深海区,即便到浅水也较晚。秋末冬初开始逐渐移向深水区,埋入泥沙中越冬,越冬期间有自然死亡现象。主要食物为双壳类、甲壳类、小型鱼类、海藻及动物尸体。体内受精,抱卵发育孵化。1龄可达性成熟。生殖期4—10月,盛期为5—6月。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渤海数量较多。常用底拖网、定刺网渔具捕捞。肉肥嫩,味鲜美,营养丰富,可鲜食,亦可盐渍食用。加工的蟹酱、蟹子,均为海味佳品。可供药用,有清热散血、滋阴等功效。经济蟹类。《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规定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可捕标准以达到性成熟为原则。《农业部关于批转修改渤海区梭子蟹越冬场范围报告的通知》规定,整个渤海区为梭子蟹越冬场,12月10日—翌年3月31日禁止在渤海区捕捞越冬梭子蟹。《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规定,最低可捕标准为头胸甲长8厘米。《辽宁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实施细则》规定,最低可捕标准为头胸甲长7厘米。

三疣梭子蟹。个体硕大,最大个体体重可达 1 000 g,一般体重400 g,体宽200 mm。广泛分布在太平 洋西海岸,北起日本的北海道,南至东南亚的越南、泰国 等地。1987年韩国年产量为3万余吨,泰国为24万吨, 我国约12万吨。主要产于潮间带海滩广阔的内湾水域, 如我国的莱州湾、渤海湾、吕泗、长江口和浙闽沿海。

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