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梭子蟹的疾病防治

最近更新:2023-02-01

(一)细菌病

三疣梭子蟹被细菌感染后,常表现两种症状:甲壳和附肢等部位呈凹陷溃烂,如甲壳病;引起局部组织器官感染或转为全身性败血症。在整个生活史中都可能受细菌感染而发病,主要有弧菌病及细菌性甲壳病。

1.弧菌病

(1)症状。病蟹外部症状表现为昏睡、体弱、甲壳变色。鳃水肿,不透明,鳃上皮加厚。步足颤抖和麻痹。解剖症状为血不凝固或凝固很慢,血细胞减少,细菌在血中可以观察到。从病蟹中分离的细菌有弧菌、假单胞菌、噬纤维菌、产黄杆菌等。铃木康二(1980)报道,溶藻性弧菌和假单胞菌是引起梭子蟹溞状幼体大量死亡的细菌,成蟹在细菌感染7~10天后出现较高的死亡率。细菌病在夏季高温季节常出现,死亡率可达50%左右。

(2)防治方法:养成期要降低养殖密度,提高饵料质量和换水率。成蟹每千克饵料配1g抗菌素投喂7天,同时用1g/m3水体(有效氯25%~30%)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

2.细菌性甲壳病

(1)症状。症状常见于蟹的腹面。早期腹面出现点状褐色斑点和褐红色凹陷区域。晚期这些斑点形成深层不规则区域,出现侧棘和附肢的坏死,导致侧棘末端与基部蜕离,坏死部位常发生在腹面甲壳表面。从病理切片观察溃斑坏死只是在表层,内部深层坏死未见到。表面角质层、外几丁质层和钙化内角质层都逐渐受腐蚀而消失,但受感染的甲壳内层得到保护。据报道,从病蟹中分离的溶藻性弧菌、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在受到损伤的蟹的甲壳上,两个星期出现溃烂,而在未损伤的蟹体上感染却没有效果。细菌性甲壳病在晚秋、冬季比夏季盛行,死亡率为10%~85%,成蟹发病率较幼蟹高,养殖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2)防治方法:加强养殖管理,避免机械性损伤,发现病蟹及时清除,以防疾病蔓延。投喂高质量饵料,缩短养殖周期,控制养殖水环境。以每立方米水体20mL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一天后换水,连续数次。同时连续投喂抗菌素药饵3~5天。对病蟹可用每立方米水体10mL喹啉酸浸洗处理。

(二)附着生物敌害

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和成体都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常会受到附着性生物敌害的附着或寄生,进而影响到蟹的生长和发育,甚至造成死亡。对三疣梭子蟹来说,附着性生物敌害主要有固着类纤毛虫。

固着类纤毛虫,在种类上主要有聚缩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成蟹在水质环境适合于纤毛虫类滋生繁殖条件下,肉眼可见蟹体上纤毛虫附着满身(尤其是步足和泳肢、尾扇部、背部)呈白色棉絮状。被附着的蟹体因无法摄食,影响呼吸而衰弱及蜕壳困难而死亡。

防治方法:要让育苗池水保持活化,养殖密度不宜过大。饵料生物往往是纤毛虫类的携带者,应做好丰年虫的消毒及卵壳分离工作。避免附着性寄生虫病害的影响,在水温23℃~25℃,用新洁尔灭药浴可杀大部分蟹体上的聚缩虫,或用20mL/m3水体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一天后换水。

(三)环境变化引起的疾病

三疣梭子蟹养殖的水环境,因发生突然变化或水中缺乏蜕壳必需的物质,也会引起疾病。

1.蜕壳不遂症

蜕壳不遂症的原因可能与缺氧及水中缺乏蜕壳必需的物质有关。

2.水肿病

水肿病是由于大雨使池水盐度突降,致使蟹渗透压等生理机理不能适应等因素引起。

另外,自Vago(1996)报道蟹病毒病以来,已陆续发现10余种病毒与蟹疾病有关,主要有呼肠弧病毒样病毒(RLV)、疱疹病毒(HLV)、S病毒、造血组织病毒(CHV)、切萨皮克湾病毒(RNA)、细小样病毒(PC84)、虹彩样病毒(ILV)等。一般表现为厌食、活力减弱、迟钝、虚弱等症状,最终导致蟹死亡。其病理特征为受病毒感染的血细胞异常凝固,血细胞数量减少和坏死以及神经系统广泛损伤等。有些病毒尽管发现对细胞有病变效应,但不能确定其病理作用。因此目前防治蟹类病毒尚无效方法。如发现蟹病毒时,应将池中病蟹及时处理掉,并用1%来苏儿消毒24小时后,彻底洗刷干净,才能继续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