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sea water density
简介
单位体积海水所包含的质量。在厘米·克·秒制中指1立方厘米海水的质量,用克/厘米3表示。海水的密度是温度(t)、盐度(s)和压力(p)的函数。一般以σs,t,p表示在盐度为s,温度为t和压力为p时的密度。海水的密度一般都大于1,譬如1.02415,1.01296等,由于前二位数对海洋各处海水都相同,因此常把密度减1,将小数点向后移三位来求得密度值。 这样的密度值用σs,t,p表示,即σs,t,p=(ρs,t,p—1)×103。在海洋学中常把大气压当作零即ρ=0此时的海水密度则以σ0=σs,t,0=(ρs,t,0—1)×103表示,它只是盐度和温度的函数。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海水因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并随温度升高而密度减小,一般情况下,热膨胀系数为正值,所以海水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当温度低于某一数值时,热膨胀系数为负值,这时,海水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温度便是海水最大密度时的温度,这时的密度,叫条件密度,它不是常数、而是盐度的函数。海水密度与盐度的关系是近似线性关系,当盐度增加时,海水密度增大。海水密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对于表面海水的密度,一般可以直接而准确地测定,但对表层以下的海水由于条件的变化密度也随之变化,故不能直接准确地测定,否则,就会产生很大误差。因此,需要采用计算当场密度。当场密度是指现场温度、盐度和压力的海水密度。海水密度在大洋中分布的情况:在赤道地区,由于水的温度很高,盐度很低,因而表面海水的密度很小;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海水密度的分布情况,受海流的影响也很大。海水的密度值一般在1.02—1.03克·厘米-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