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黄鳍马面鲀

最近更新:2023-01-29

黄鳍马面鲀 Navodon xanthopterus;T.hypargyreus (Cope) (T.xanthopterus为其异名);Yellowfin filefish

俗称马面鲀、皮匠鱼、扒皮鱼。硬骨鱼纲、鲀形目、革鲀科。系暖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体长椭圆形,侧扁,背腹缘微突。头中大,侧视呈三角形,吻端钝尖。口小,前位,平裂,唇发达。两颌等长或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齿楔形。眼大,侧上位,靠近头后部;眼间隔微凸。鳃孔小,斜裂,位于眼下方。尾柄较细,长约为高的1.5倍左右。背鳍2个,分离。第1背鳍由2鳍棘组成,始于眼中部稍偏后背上,第1棘粗大,第2棘短小,藏于背沟内,有鳍膜与第1棘相连;第2背鳍基底长,鳍条前部长,后部短。胸鳍小,侧位,稍偏下,似圆形。两腹鳍退化,仅合成1个不能活动的短棘。臀鳍起点稍后于第2背鳍起点,两鳍同形,末基相对。尾鳍截形,后缘微凸。体被小鳞,有细短绒状小刺。无侧线。体色雌雄有别,雄性体淡灰色,头和体上密布小形黄色圆点,背侧黄点外缘常有1暗色环,每2—3个暗色环聚合成1较大的暗斑,约4—5行,头侧在吻部及眼下约有5—7条波状黄纹,尾鳍中部有1暗色横纹。雌性头及体上黄点不及雄性明显,但有暗色小斑及斑块多行,尾鳍中央横纹色较浅。雌雄各鳍均为黄色。体长一般为9—11厘米,不超过20厘米。栖息于水深100米以上水域。其他生活习性与绿鳍马面鲀相似,但不进入黄海。分布于东海、南海。常用底拖网渔具捕捞。肉质较好,无刺,可鲜食,多加工烤鱼片和罐头食品。头、皮、内脏等可制鱼粉。

背鳍Ⅱ,34;臀鳍32—33;胸鳍14;尾鳍12。体长为体高2.2—2.7倍,为头长3.2—3.5倍;头长为吻长1.2—1.3倍,为眼径3.3—3.8倍。体长椭圆形,侧扁。头侧视三角形。吻尖长。口小,前位;颌齿楔状。鳞细小,鳞面有小棘。背鳍2个,第一背鳍在眼中央上方,尾鳍圆形。体淡灰色;雄鱼体上密具小形黄色圆点,黄点外缘常具暗色环,背侧有4—5行暗斑,各鳍淡黄色,尾鳍边缘黑色;雌鱼头体上黄点不甚明显。体长可达174mm左右。为外海底层鱼类。生活在100—225m深的海域。分布于中国、日本;我国产于南海、东海。有一定产量,为经济鱼类。

黄鳍马面鲀黄鳍马面鲀

参考资料

水产百科:https://www.59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