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加强水质调控预防鱼病

2023-02-20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自然水体有合理的动态生态系统,具备自净能力。 养殖水体由于经济生物的投放,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亟须干预调整,以使水体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人工环境的动态生态系统更易遭到破坏。因此,养鱼要先养水。

1.影响水质的因素

影响水质的五项指标为: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影响水质的生物因素有:藻类、原生动物、细菌、虫卵。影响水质的环境因素有:天气、药物、水源、底质。

(1)溶氧:造成溶氧缺乏的因素有:高温、养殖密度过大、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无机物(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氧化作用、浮游生物不平衡。

引起鱼类浮头的原因包括:上、下水层温差产生急剧对流;水质过肥或败坏;光合作用不强;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氨氮、亚硝酸盐过高抑制鱼类呼吸;鱼类呼吸器官病变。

增氧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晴天中午、后半夜、阴雨天气经常开增氧机;经常定期泼洒葡萄糖、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使用粒粒氧或底质改良剂等来改良底质;有效控制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

(2)pH值:淡水养殖pH值应保持在6.5~8.5,最佳生长值是7.5~8.2。pH值决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如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由于pH值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毒性。pH值决定着一些藻类的繁殖,影响藻类的很多生物过程。酸性水中(pH值低于6.5)可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性缺氧,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出现鱼浮头。pH值过高则直接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

pH值对水质的影响表现在: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使有机物不易分解。pH值高于8时,大量的离子铵转化为有毒的分子氨;pH值低于 6时,水中90%的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 pH值均会增加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调节水体pH值:水体偏酸时可用生石灰20克/米3或小苏打3~5克/米3全池遍洒;水体偏碱时可通过用降碱灵、碱消 (降碱酶)、醋精、乳酸菌或进行杀藻处理。

(3)氨氮:当水环境的氨氮增加时,大多数鱼类氨的排出量减少,因而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这样对动物的细胞、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在碱性条件下,离子氨大量转化成分子氨时,鱼类会发生急性中毒。

氨氮过高对鱼的影响表现在:水环境中氨浓度增加造成鱼类排氨困难,鱼类可能首先减少或者停止摄食以减少代谢氨的产生;水环境中高浓度的氨增加了鱼类对水的渗透性,从而降低体内的离子浓度,淡水生物是高渗透压的,排尿量增加会超过肾脏的吸着能力,而引起氯化钠、葡萄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耗;氨能严重损害鱼的鳃组织,降低鳃血液吸收和输送氧的能力,由于血液的pH值较低,增加了氧的消耗,破坏了红细胞和造血器官;氨的致死、半致死浓度可引起各种鱼类的肾、肝、脾、甲状腺和血液组织变化,鱼类长期生活在含氨的环境中,可引起死亡。

(4)亚硝酸盐: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亚硝酸盐的毒性机制: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是影响氧的运输和重要化合物的氧化以及损坏组织器官。血液中亚硝酸盐的增加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三价铁血红蛋白(氧化型血红蛋白)没有运输氧的能力。亚硝酸盐还可引起小血管平滑肌松弛而导致血液淤积。此外,亚硝酸盐可以氧化其他重要化合物。

(5)硫化氢:水产养殖中硫化氢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一般在酸性条件下,硫化物大部分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夏季在精养鱼池底部容易出现缺氧状态,池底有机物经厌氧分解会产生较多的有机酸,使pH值降低,具备了产生硫化氢的条件,此时硫化物大多变成硫化氢。当水中溶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

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是与血红素中二价铁化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另外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它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对其他水生生物也是如此,因此鱼池中是不允许有硫化氢存在的。

(6)解决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毒害的办法:保持充足的溶氧,避免亚还原性物质的形成;培养优良的藻相,转化吸收多余的养分;补充有益细菌,分解利用亚还原性物质;改良底质,转化有机底泥;泼洒吸附、絮凝、沉淀、解毒等产品。

2.水质快速检测

水质快速测定可采用简便式水质快速分析盒。这种水质快速分析盒有5种,可以分别进行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硫化氢等5种常见水质指标的测定,具有携带方便、精确度高、测定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经常使用水质分析盒测定鱼池水质,能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情况,为施肥、投饵、用药提供参考,减少日常管理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pH值分析盒:pH值就是酸碱度的具体表示。pH值分析盒的测定范围为 6.4~9.6,因变色剂原因,pH值测定分为6.4~8.0及8.0~9.6两部分。

pH值在6.4~8.0时的测定:先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再取水至管的刻度线,向试管中加pH测定液〈1〉5滴摇匀。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置张开的手掌处背光。与标准色卡自上而下目视比色,与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是水样的pH值。

pH值在8.0~9.6时的测定:先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再取水至管的刻度线,向试管中加pH测定液〈2〉5滴,摇匀。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背光。与标准色卡自上而下目视比色,与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水样的pH值。

注意事项:①若水样混浊可以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再按上述方法测定。②养殖水体的pH值适宜范围为6.5~8.5,最适范围为7.5~8.2。③水样取法:用干净的塑料、玻璃瓶(非药瓶、酒瓶)或直接用试管,反复用池水冲洗后,在离岸1米的水下50厘米左右处取水样,并在水面下盖好瓶塞。

(2)氨氮分析盒:氨氮测定: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然后取水样至试管刻度线(若水样需过滤,先加几点稀酸)。往管中加试剂氨氮〈1〉5滴,盖上管塞摇匀;打开管塞再加试剂氨氮〈2〉5滴,盖上管塞摇匀放置10分钟。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置张开的手掌处背光。与标准色卡自上而下目视比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水样氨氮的含量(以氮计,毫克/升)。

取水方法:①若取底层水样,取样后静置数分钟,待水样澄清后,取上层清液测定。②若加入试剂后立即出现混浊应弃掉,将水样过滤后再测定。③养殖水体氨的含量应小于0.02毫克/升。④一般水样可用干净的塑料或玻璃瓶(非药瓶、酒瓶),也可直接用试管,反复用池水冲洗后,在离岸1米的水下50厘米左右处采取,并在水面下盖好瓶塞。

(3)亚硝酸盐分析盒:亚硝酸盐的测定:用待测定的水样冲洗测定管2~3次,然后取水样至试管刻度线。向管中加入一塑料勺亚硝酸盐试剂,摇动使其溶解。10分钟后,测定管竖直,放置色卡空白处,置张开的手掌处背光。自上而下与标准色卡目视比色,颜色相同的色标,即水样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氮计,毫克/升)。

注意事项:①若水样混浊应过滤后再进行取样。②若亚硝酸盐含量超过色卡所指色标,可用不含亚硝酸盐的水(蒸馏水)稀释一定倍数,再按上述方法测定。③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应小于0.2毫克/升。④水样可用干净的塑料或玻璃瓶(非药瓶、酒瓶)或直接用试管,反复用池水冲洗后,在离岸1米的水下50厘米左右处采取,并在水面下盖好瓶塞。

3.一般的水质观察与调控方法

水质“四看”:看水色,看是否有水华,看下风处油膜,看水色变化。

(1)优良水色:优良水色一般为以下几种。

1)棕色、红棕色、茶色水:这种水色的水质“肥、活、浓”。水中的藻类以硅藻为 主,如三角褐指藻、等边金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圆筛藻等,这些藻类都是养殖对象苗期的优质饵料。该水色是养殖各种经济水产动物的最佳水色。但此类水色持久性较差,一般保持10~15天就会逐渐转成黄绿色。生活在这种水色的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洁,摄食和消化吸收好,生长速度快。使用含符合生物生长规律的氮磷比和其他活性营养因子的制剂产品可以培育出此种水色。

2)黄绿色水:此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黄绿色水兼备了硅藻和绿藻水的优势, 水色稳定,营养丰富。使用有益藻冻干粉搭配适宜其生长的专性营养因子或者含适宜藻细胞吸收的氨基酸类制剂产品可培育出此种水色。

3)淡绿色、翠绿色水:该色水质嫩绿、清爽,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肥度适中, 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如扁藻、小球藻、巴夫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是养殖各种经济动物较好的水色。一般绿藻水相对稳定。使用含有利于单胞藻吸收的氨基酸类和适宜植物生长的氮、磷等其他活性营养元素的制剂,同时辅以控制水体氨氮含量的制剂,可培育出此种水色。

4)浓绿色水:这种水色看上去很浓,透明度较低。一般老池塘较易出现这种水色。 水中的藻类以扁藻为主,而且水中的浮游动物丰富。水质较肥,保持时间较长,一般不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不良或危险水色:不良或危险水色一般为以下几种。

1)蓝绿色、灰绿色水:蓝绿色、灰绿色水体以微囊藻等有害蓝藻为主。水中蓝绿藻 或者微囊藻大量繁殖,水质浓浊,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能清楚地看见水体中有颗粒状结团的藻类,晚上和早上沉于水底,太阳出来就上升至水体中上层。这种情况在土塘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养殖对象在这种水体中还可以持续存活一段时间,一旦天气骤变,水质就会急剧恶化,造成蓝绿藻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很可能造成养殖对象的大规模死亡。

解决措施:使用杀藻剂杀灭部分蓝藻,每日泼洒的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4,并且要注意增氧;使用水质调节剂和解毒剂,解除毒素对鱼类的危害和降低水体的氨氮;全池泼洒特定促生长因子,配合有益藻种,促进有益单胞藻的生长,抑制蓝藻的生长;待池中蓝藻数量减少,水体透明度变大后,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产品,同时施用肥水产品。

2)绛红色、黑褐色水:一般在高位池碱度较高的区域出现,由水中大量原生动物的 大量繁殖造成。主要含鞭毛藻、裸甲藻等。这种水色主要是前期水色太浓,长期投料过量或投喂劣质饲料,造成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为原生动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随着大量有益藻类的死亡失去优势种群,有害藻类成为藻相中的主体,决定水色的显相。而有害藻类能分泌出某些毒素造成养殖对象的长期慢性中毒直至死亡。这种水质“浓、浊、死”,增氧机打起来的水花呈黑红色,水黏滑,并有腥臭味,水面因增氧机打起的泡沫基本不散去。

解决措施:如中间排污系统加大排污能力,每天至少排出总水体20%以上的量,并补充新鲜的水源,使整个水体逐渐恢复活性;使用底改类药物,要求其具有抑制藻类繁殖和解毒的功能,且净水能力强,一般使用后第二天水体的透明度会提高20~30厘米;晚上可泼洒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类的营养制剂缓解养殖对象的中毒症状,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因换水造成应激的能力;大剂量泼洒光合细菌。

3)白浊色或乳白色:若是由于病毒病引发的“转水”,水色整日无变化。另外也 有可能是因为纤毛虫、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过量繁殖,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全部吃光,呈现出雾状的乳白色水色。原生动物会在一定的时间上下浮动,使水色发生变化。

解决措施:一是多次使用能够持久增氧的产品,另外要全天开动增氧机;二是泼洒药物抑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繁殖,同时注意调节水质;三是全池泼洒含有适合有益藻生长的氮磷以及其他微量营养因子的制剂,并辅以有益藻藻种,促进有益单胞藻的快速生长,保证一次肥水成功。

4)泥浊水:该类水一般发生在土塘,因放养密度过高,中后期出现整个水体的混 浊,增氧机周围出现大量的泥浆,特别是使用涡轮增氧机增氧的最明显。此水体中一般含有丰富的藻类品种,主要以硅藻、绿藻为主。由于养殖对象的密度过高,水体中泥浆的沉降作用,使水体中的藻类很难大量繁殖起来,进而出现优良的藻相水色。在养殖中后期,亚硝酸盐普遍偏高,pH值偏低,调水难度较大,养殖风险相当大。

解决措施:全池泼洒絮凝沉降类产品(如解毒养水宝、醒水素、绿水灵、高铁爽水快、排毒养水宝、解毒诱食灵),第二天泼洒肥水产品和有益菌;也可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强氯精连续两天,3日后肥水。

5)澄清水:一般在早春气温低、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现。部分地区使用地下水来提 升水位,但是地下水重金属含量高、氨氮高,造成前期肥水难度很大。一旦澄清水持续 5~8天,很可能造成底栖硅藻大量繁殖,吸收水体中的肥料,进一步提高肥水的难度。 高位池由于池底没有任何肥性,早春很难肥水。

解决措施: 全池泼洒富含调节生物体免疫系统活力的免疫调节因子、易吸收、不造成肝胆负担的制剂,降低毒素,保护幼体,同时降低肥水难度;针对长出底藻的澄清水,先灭藻,再快速肥水;针对因浮游动物造成的水体变清,勿盲目进行肥水,如果水体中的氨氮偏高,再向水体施肥会造成水体中的氨氮进一步升高而造成养殖对象中毒,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随着藻类的减少,浮游动物因缺少食物逐渐淘汰。随着养殖对象的长大,会捕食大量的浮游动物,水体的水色会慢慢恢复,此时适量的施肥水色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这种澄清水一般不会影响养殖对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