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洪水过后巧用漂白粉防治鱼病

2023-02-20

洪水过后,养殖水体的水质往往浑浊,各种病原体大量滋生,很容易诱发病害,使养殖损失加大,这时漂白粉可以派上大用场。漂白粉俗称含氯石灰,为白色颗粒状粉末,具有较强的氯臭味,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在渔业方面使用的漂白粉含有效氯大多在30%左右,漂白粉施入水体遇水后生成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漂白粉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采用。虽然近年来新开发的杀菌药物越来越多,但漂白粉作为传统鱼药,仍然以质优价廉、方便实用、副作用小等优势而受到养鱼户的欢迎。尤其在水灾过后,漂白粉成为消毒药物的首选。

1.洪水过后如何使用漂白粉

大水过后,池塘堤坝、埂壁等往往被冲毁,造成池破鱼逃,需要及时清塘,重新放养,这时用漂白粉清塘就能快速发挥作用,尽快投入生产。漂白粉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清塘消毒和预防、治疗细菌性鱼病。

(1)清塘消毒:在修缮池塘后,可以进行干池清塘消毒或带水清塘消毒。干池清塘消毒一般每亩使用漂白粉5~10千克,带水清塘消毒一般每亩每米水深15千克左右,水灾过后大多采用带水消毒。先将漂白粉加水溶解,然后进行全池泼洒,泼洒完后再用小船或竹竿在池内荡动,使药物在水体中均匀分布,增强消毒效果。采用漂白粉清塘能杀死水体中的水生昆虫、蛙卵、螺蛳以及寄生虫和细菌等各种鱼病病原体。与采用生石灰清塘相比,漂白粉用量少、节省人力、毒性消失快,消毒后池塘可以较早投入使用。

(2)防治病害:水灾过后,鱼病往往频发,可以及时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预防,漂白粉在预防和治疗鱼病方面都有显著作用。

①食场消毒。池塘食场往往是病原体滋生的最佳场所,尤其大水过后,食场更是首先必须消毒的场所。要求每周进行一次食场消毒,每次将1千克漂白粉溶于50千克水中,在投喂前泼洒于食场及周围水域。

②鱼种消毒。灾后有的池塘需要补放鱼种,采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在水温20~30℃的条件下,浸浴5~15分钟,可以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③饵料消毒。由于水草等饵料在大水过后也可能沾染病原体,需要经过消毒之后再投喂。可以采用6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防病效果良好。

④工具消毒。各种网具及投喂工具等(非铁、铝等制品)常常在池塘中混用,在使用前用10~2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20分钟,经过消毒后再使用,以免病原体传播。

⑤水体消毒。在水灾过后,各个池塘、网箱等水体均需采用漂白粉消毒一遍。使用浓度为1毫克/升,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防病、消毒效果良好。

⑥鱼病治疗。采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遍洒,隔天1次,连续2次,能治疗鱼类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肠炎病等。

2.漂白粉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采用漂白粉不论是用于清塘,还是用于治疗鱼病,均需符合水产品生态养殖和无公害养殖的要求。

(1)漂白粉使用前必须测定有效氯的含量:可以采取抽样测定的方法,称取漂白粉2克,溶于40毫升的纯净水中,搅拌均匀,静止5分钟后取上层清夜38滴置于洁净的三角烧瓶中。用蓝墨水滴定,边滴边摇烧瓶,观察瓶内水色变化,并数滴定蓝墨水的滴数,待瓶内水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时,蓝墨水的滴数即为有效氯的含量。在防治鱼病方面,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要求达到30%,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克。

(2)溶解后的漂白粉溶液必须过滤以后再泼洒:利用漂白粉防治鱼病,不管池塘大小、用药量多少,在施用时必须先用水溶解,滤去残渣,然后全池泼洒,防止鱼类因误吞漂白粉而造成死鱼现象发生。

(3)采用漂白粉治疗鱼病要按疗程施用:使用漂白粉防治鱼病,一般1个疗程为3~5天,即在第1天施用漂白粉后,间隔1天再施用第2次,连续施用2~3次。每次漂白粉的使用浓度都要达到1毫克/升。

(4)根据水体水质状况使用漂白粉:灾后的水体一般比较浑浊,使用漂白粉可以澄清水质。当池塘水体呈中性或微碱性时施用漂白粉效果较好。对于一些pH偏低的水体,在使用漂白粉防治鱼病前,每亩水面每米水深可用生石灰10~15千克调节水质,然后使用漂白粉。

(5)在泼洒漂白粉溶液时,操作人员要做好自我保护:漂白粉的毒性较强,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橡皮手套,泼洒时要在上风处泼洒药剂,以防中毒,也要防止衣服沾染而被腐蚀。

(6)一次没用完的漂白粉要密封存好:漂白粉在空气中极易挥发和潮解,必须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放在干燥处,以免失效。开袋的漂白粉应尽快使用,不可放置过长时间。在漂白粉的有效期内宜尽早使用,储存半年以上的漂白粉必须严格测定有效氯的含量后再决定是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