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乌鳢苗种阶段的病害防治

2023-02-20

乌鳢属名优水产品,是养殖规模较大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乌鳢苗种的生产也逐渐规模化。在乌鳢苗种培育阶段,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量过多、水质过肥等因素的影响,极易诱发各种病害,给乌鳢苗种生产带来损失。根据生产实践,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易发病害及防治方法,供乌鳢苗种生产者参考。

1.车轮虫病

(1)病原:小车轮虫为其病原体。

(2)流行情况:水温在20~28℃时较为流行,主要发生在4~7月,在池塘小、水体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条件下易发此病。

(3)症状:病鱼黏液增多,游动缓慢,有的在池中翻滚、打转,鱼体消瘦、呼吸困难。镜检病鱼鳃丝、体表刮取物,可见大量车轮虫。

(4)防治方法:①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连用2天,疗效好。②每亩用20~30千克楝树枝叶煎汁后泼洒,疗效较好。③每亩用12~20千克楝树枝叶,将其浸泡于池塘四周的水域内,预防效果较好。

(5)防治实例:①网箱区局部泼洒药物。在网箱及其周边,采用局部高浓度用药的方式,间断持续泼洒“车轮速灭”,维持1小时的高浓度状态,一天用药4次。每次用药后开增氧机搅水,加快箱体内外水体的交换。泼洒时密切关注网箱内鱼种的状态,有不适现象时缓慢泼药,加快池水流动,避免产生药害。

②使用药饵内服配合治疗。在鱼糜及小杂鱼中混拌“车轮速灭”制成药饵,按用药说明添加,注意混拌均匀。在投喂时,把清洗消毒后的食台设置好,用长柄勺装运药饵,放到食台上,待鱼食完后再放下一勺,确保药饵能被鱼种摄食到,并延长投饵时间,尽可能使能摄食的鱼种都吃到足量的药饵。

③严格消毒,防继发性感染。用药后第3天,鱼种死亡量明显减少,这时对网箱水域泼洒一次二氧化氯,用法同前。对网箱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水域中的病原菌,使鱼种损伤部位不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继发性病害。

④网箱边吊瓶,持续杀灭车轮虫。每个网箱用4个塑料瓶,每瓶装适量“车轮速灭”,瓶身针刺小孔,使药物溶解后随水扩散,使瓶周围维持高浓度药液,持续杀灭车轮虫。药瓶分别吊在网箱四边的中点上,入水30厘米左右。

⑤分箱稀疏鱼种密度。待杀灭车轮虫,鱼种稳定下来后,结合抄箱对网箱内的鱼种进行分箱养殖,密度以不超过400尾/平方米为宜。

2.小瓜虫病

(1)病原: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

(2)流行情况:该病一般流行于春秋季节。水温15~25℃时易发病,15~20℃时刚孵出的幼虫侵袭力强,对鱼苗的危害也最大。

(3)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丝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孢囊,肉眼可见。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漂浮于水面,不时与固体物摩擦,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4)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合理密养,加强投喂管理,提高鱼苗的体质。②用0.3毫克/升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连用2天,有一定疗效。③每亩用干辣椒250克、鲜生姜500克,研碎后煎汁泼洒,疗效明显。④内服克虫王药饵,每天1次,连喂5天,同时外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3次,疗效明显。

3.水霉病

病原为真菌中的水霉菌。

水温15~20℃时易发生该病,鱼体受伤或寄生虫侵袭后,水霉菌丝侵袭而感病。

病鱼身体被棉毛状菌丝包裹,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焦躁不安,鱼体体表黏液增多。

防治方法:鱼苗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可预防此病。小水体用30~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效果较好。用亚甲基蓝0.3~0.5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2天。用增效碘,每亩每米水深150~250毫升,兑水稀释泼洒效果较好。

4.腹水病

病原体为费氏枸橼酸杆菌。

主要发生于夏秋季,水温20~32℃时流行,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

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游动缓慢,皮下积水,竖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鱼苗消毒后下塘,水体、食场、工具定期消毒。用二氧化氯0.4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天。内服环丙沙星或氟苯尼考药饵,连喂3~5天。

5.烂头病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水霉菌。

水温20~30℃时为发病高峰期,5~7月鱼种发病较多。

病鱼离群独游,或上蹿下跳,或间断狂游,体色变黑,头部呈絮状或红烂状,有的头部、嘴部、体表皆溃烂。

防治方法:定期杀菌杀虫,用0.2毫克/升的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杀菌,用溴氰菊酯或阿维菌素0.2克/立方米杀虫。间隔20天再用一次。发病后用二硫氰基甲烷原液2克/亩和戊二醛原液25克/亩,两者同时使用,连续3~4天,同时饲喂拌有出血康的小杂鱼,疗效显著。

乌鳢苗种培育期间,虽然病害较多,但只要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饲喂饵料,定期消毒水体,及时改良水质,就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使苗种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