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网箱养殖鲢鳙鱼易发病害的防治

2023-02-20

1.网箱养殖鲢鳙鱼的发病原因

(1)鱼体携带病菌害虫:有的网箱养殖户在投放鱼种前不进行消毒或消毒不彻底,鱼体携带的病原菌、寄生虫随着鱼种进入网箱水域,在条件合适时病原菌、寄生虫大面积繁衍,对抵抗力低、免疫力差的鱼种产生极大威胁。这类鱼种极易感染病害,并且一旦感染就会很快暴发,使鱼种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造成很大损失。因此,网箱放养鱼种的消毒工作特别重要。另外,由于网箱养殖水域属开放式的大水域,采取消毒的方式进行防病治病也不现实,这就要求把防病工作做在源头,从鱼种放养前的消毒开始,严格把关,把病原菌、寄生虫彻底消灭。

(2)鱼体受伤感染所致:水体等自然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而有的鱼容易得病,有的鱼就不容易得病,这是因为鱼体对病原的抵抗能力不同。健康的鱼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对一般的病害都能抵抗,而受伤的鱼因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易遭到病原的侵袭而感染病害。鱼体受伤、黏液层被破坏,病原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寄生在伤口处,使得鱼体病害频繁发生。

(3)网箱设置密度过大:由于网箱养殖鲢鳙鱼一般只靠天然的浮游生物饵料,投入成本低,在养殖时往往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在养殖水域设置网箱没有规划,鱼种放养没有计划,有的地方网箱设置的距离特别近,而水域中的天然饵料有限,造成鱼生长缓慢,抵抗力差,只要有病害发生就会大面积传播,从而造成鱼类感染病害而死亡。

(4)病鱼处置不当相互传染:网箱养鱼发生病害后,养殖户缺乏防病知识,病鱼、死鱼不是集中销毁,而是随便乱扔,有的甚至仅仅从箱内捞出箱外,任凭死鱼、病鱼在网箱水域漂浮乃至腐烂,使病原菌等在水域环境中大面积扩散,造成鱼类病害大流行。

(5)水质变化引发病害:有的水域常年不间断地进行网箱养殖,使养殖水域底质积累较多的有机腐殖质。当天气变化或水位变化时,底质中的有机质变化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使水质变黑发臭,从而导致鱼类病害发生。

2.预防网箱养殖鲢鳙鱼病害的方法

(1)选用健康无毒的优质鱼种:鱼种是养殖生产的基础,选用健康无毒的鱼种是养殖成功的保证。网箱养殖鲢鳙鱼,应当从有资质的鱼种生产场引进,鱼种的繁殖及培育应当在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不能选用淘汰亲鱼繁育的鱼种,不能从病区、疫区引进鱼种,从源头杜绝病害的发生。

(2)对鱼种进行科学消毒:由于鱼种放入网箱以后,消毒等生产操作不方便,在鱼种放养前要对鱼种进行科学消毒。可以采用2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分钟,或20毫克/千克的二氧化氯溶液消毒10分钟,或3%的食盐溶液消毒5分钟左右,或10毫克/千克的硫酸铜溶液消毒20分钟左右。鱼种消毒要在网箱附近进行,在用药液对鱼种浸泡消毒时,应根据水温情况、药液浓度、鱼种的耐受力等因素灵活掌握浸泡时间。如果鱼种反应急剧,应及时把鱼种及药液放入网箱。

(3)有计划地设置网箱和放养鱼种:水域的负载量有限,进行网箱养鱼,尤其是放养鲢鳙鱼的水域,应当根据水域条件有计划地放养鱼种,避免因无序放养而造成鱼种大量死亡。放养密度不可过大,否则鱼种生长极慢,养殖一年鱼种的体重增加不了多少,养殖三四年仍然达不到上市规格。养殖时间过长,鱼病的发生几率更大,养殖的风险也就更高。设置网箱前要对养殖水域进行全面调查,预估水域的生产力,设计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充分发挥水域的生产能力。

(4)科学处置病鱼、死鱼:对发生病害的鱼类,一定要集中销毁,切断鱼病的传播。当网箱发现病鱼、死鱼时,要及时使用专用工具打捞病鱼、死鱼,并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运到岸上集中焚烧后深埋,把病原体彻底消灭。对打捞工具、运输工具、处置工具等接触病鱼、死鱼的工具要及时严格消毒,以防病原体传播。

(5)细心操作防鱼体受伤:在鱼种运输、消毒、投放等生产操作中,应细心操作,减少对鱼种的创伤。在养殖生产期间,无论是清洗网衣,还是检查箱体,都要注意鱼种在网箱内的反应,以免鱼种受惊产生应激反应。

(6)加强对水体环境的监控:网箱养殖期要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检测,包括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等因子,汇成数据,分析水质的变化趋势。一般每10天左右对水域巡查一遍,并多点采集水样进行化验,重点水域采样的密度要相应大一些,便于掌握水质变化情况。要经常观察水质状况,根据水体透明度、浮游生物种类等因素预估水体的生产力,为网箱水域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3.网箱养殖鲢鳙鱼常见病害的防治

(1)暴发性出血病:

①常见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或静止不动,或乱游乱窜,鳃盖、眼睛、鳍基、口腔等部位充血,严重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鱼体,腹腔有黄色腹水,胆囊肿大,鱼鳔充血,病鱼死亡率高,是对鲢鳙鱼危害较重的病害。

②防治方法。采用高效杀菌剂杀灭病菌,如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采用网箱泼洒药物与药物挂袋相结合的方法,泼洒时根据网箱面积选取适量药物,一般按每平方米网箱3~10克的用量,在塑料桶等容器中把药物溶解成1000倍液,用塑料水舀进行泼洒,每次间隔20~30秒钟,泼洒药物的时间应在半小时以上,保持网箱局部水域高浓度药液的时间也应在半小时以上。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或下午泼洒药物,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泼洒药物每天进行一次,连续3天,尽可能杀灭病原菌。挂袋采用塑料编织袋或筛绢网袋,根据网箱规格设置挂袋点,30平方米左右的网箱可以用4个网袋,每袋装药100克左右,吊挂在网箱四边的钢绳上,2天后药物溶完再挂一次。

(2)细菌性烂鳃病:

①常见症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挂满污垢,或严重腐烂、软骨外露。病鱼因鳃丝溃烂,不能呼吸而窒息死亡。

②防治方法。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泼洒网箱和挂袋,方法同治疗细菌性出血病。若网箱一直采用糠麸饵料投喂,则要停止投喂,待鱼种病害痊愈后才能继续投喂饵料。

(3)中华蚤病:

①常见症状。病鱼鳃丝大量寄生中华蚤,肉眼可见,形如白色小蛆,病鱼焦躁不安、打转狂游、尾巴上翘,严重的造成鱼种死亡。

②防治方法。将溴氰菊酯溶解后泼洒,用药量按网箱水体计算,是常规水体用药量的5~10倍。药物兑成2000倍液,用塑料舀子作为泼药工具,在网箱及其周边均匀泼洒,间隔30秒钟,持续半小时后停止。药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9时或下午5时泼洒,连续进行3天即可杀灭中华蚤。

(4)锚头蚤病:

①常见症状。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退、游动迟缓,鱼体锚头蚤寄生明显,鱼种日渐消瘦,衰竭而亡。锚头蚤寄生数量少时不会致鱼死亡,但一些继发性病害,如细菌性出血病会导致鱼种死亡。

②防治方法。杀灭锚头蚤的方法同中华蚤的防治方法,杀虫后再用二氧化氯挂袋。

(5)指环虫病:

①常见症状。指环虫寄生于鱼的鳃上,破坏鳃丝表皮细胞,使鳃丝黏液增多,影响鱼的呼吸。病鱼体色灰暗,鳃部浮肿,鳃盖不能闭合,鳃丝暗淡,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鱼体消瘦,不能吃食,衰竭而亡。

②防治方法。用辛硫磷1000倍液泼洒,泼洒方法同上,连续进行2天指环虫可被消灭。

(6)打印病:

①常见症状:病鱼在背鳍或腹鳍基部出现圆形红斑,表皮腐烂、鳞片脱落,一些病害较重的甚至溃烂到肌肉组织,露出骨骼与内脏。病害轻的影响鱼生长,严重的病鱼死亡。

②防治方法。采用漂白粉、优氯净、强氯精等消毒剂泼洒治疗,方法同上,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