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鱼苗池青苔的防治

2023-02-20

青苔也被称为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统称。在鱼苗培育池中,当天气变暖、水温升高时,青苔首先在池塘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随着生长逐渐呈团状分布于水体中,底端固定于池底的淤泥中,上端舒展在水中,似云雾状弥漫开来,所以也被称为沉水性丝状植物。鱼苗池在拉网分塘时,往往会出现青苔过多影响拉网的现象,并且鱼苗池因青苔的存在而使池塘水质肥不起来,鱼苗体质也受到较大影响。有时鱼苗池在进行拉网时,网具入水拉到一半时不得不先收网清理青苔,连续清理几次以后才能继续拉网分塘。青苔在鱼苗池中繁衍生长,还与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争夺营养,降低池塘水体中鱼苗天然饵料生物的密度,使鱼苗的成活率显著下降,给鱼苗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

1.青苔产生的原因

(1)清塘不彻底:这是鱼苗池出现青苔的重要原因。鱼苗池带水越冬,在放养鱼苗以前又不干塘消毒,或者使用化学药剂清塘而不是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清塘,这样的鱼苗池最易发生青苔繁衍现象;一些鱼苗池本来就属于过肥的老塘,但多年不清淤泥,使池底淤泥积累过多,清塘后不及时肥塘,给青苔的繁衍生长创造了良机,使得青苔毫无顾忌地生长起来;还有一些池塘,由于面积过大、排水不便,采取分隔消毒法,在这种分块消毒的情况下,青苔得以残存并逐渐繁衍,进而形成生长优势,逐步蔓延开来。总之,由于池塘消毒不彻底,在池塘的一些角落残存着青苔的片丝只缕,往往是大规模发生青苔的起始点,水质条件合适则是青苔能够繁衍生长而形成危害的重要方面。

(2)注水时携带:青苔的丝状体断裂以后,并不会立即死亡,遇到合适的地方,就会一端附着于固定点继续生长起来。如果从有青苔的水域中抽水,不加过滤直接把水注入鱼苗池,水体中携带的丝状绿藻很可能就会随水入池,进而成为青苔的传播源,使青苔在鱼苗池中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

(3)工具混用时传播:一些工具从有青苔的池塘中操作完后,不经消毒再用于鱼苗池,附着在网具上的丝状藻则随之入池,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丝状藻不断分裂生长,逐渐蔓延,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形成片状青苔。如不及时清除,青苔不断生长,其蔓延的面积逐渐扩大,青苔就是靠着群体的力量而形成危害的。

(4)新塘水质不肥:一些新开挖的池塘,尤其是年前开挖的池塘,经过一个冬季,水体中逐渐生长一些丝状藻。在鱼苗放养前,养殖户认为新塘消毒不必过于严格,仅用少量生石灰或其他药物进行消毒,使得丝状藻残存于塘内,再加上土质偏廋、池底没有淤泥,池塘内施肥后,短时间内水体浮游植物生长不起来,使得池塘肥水困难,致使水体过于清澈,阳光直射池底,为青苔的繁衍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形成了青苔面积不断增长的恶性循环。

2.青苔的危害

(1)争夺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鱼苗培育要求水质肥、爽,水生浮游动植物丰富,这样才可以为鱼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而青苔的生长不仅占用水体空间,还不断地消耗水体中的营养成分,使水体变瘦,把浮游植物所需的元素肥料据为己有,严重影响浮游植物的繁殖与生长,进而影响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的繁殖与生长,使鱼苗得不到所需的天然饵料。鱼苗难以摄食到自己所需的营养,体质变弱,抗逆性差,生长缓慢,造成鱼苗的生长速率下降,培育的乌仔、夏花规格不齐,质量变差。

(2)缠绕鱼苗,造成鱼苗成活率下降:通过观察发现,在有青苔的池塘,鱼苗往往被丝状藻缠绕,如同网袋一般将其包裹于其中,难以脱身,时间一长,鱼苗耗尽体力,衰竭而亡。在拉网时,如果不先清除青苔或清除不彻底,青苔和鱼苗混在一起,由于青苔的缠绕,鱼苗被包裹在其中,遭受机械损伤,鱼苗体表的黏液保护层被破坏,即使能够脱离重围,也难逃被细菌感染的厄运,最终死亡。因此在有青苔的池塘,鱼苗的成活率都明显降低。

(3)覆盖水面使水温降低:实践证明,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温度越高,鱼苗生长的速度就越快。但在有青苔的池塘中,由于青苔密布,在水体中形成面积广大的阴影,阻挡阳光照射,使底层水得不到阳光,水温难以上升。另外,青苔还不断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扩大自己的领地,不仅在浅水域,还扩大到深水域,使整个池塘的水温都明显降低。一些衰老死亡的青苔漂浮漫游于池塘水面,仿佛给池塘水面盖了一层被,温暖的阳光被反射回空气中,水体温度保持在低温状态下,不利于鱼苗的正常生长。

(4)青苔死亡腐烂,沉底败坏水质:当青苔衰老时,丝状体断离池底,漂浮于水面,形成一片片的乱丝团,鱼苗不慎游入其间,包裹于其中难以脱身。乱丝团长时间在水体中漂游,会逐渐腐烂而沉入池底,变成腐败的有机质,在池底不断地消耗溶氧,释放出有害物质,污染池底与水质,加重池塘自净的负担,败坏正常的水质环境,给鱼苗的生长带来不利。

3.青苔的防治办法

(1)彻底清塘,消灭传播源:作为鱼苗培育池的鱼塘,在冬季养殖品种起捕结束以后,要及时排干池水,注意不要积水,进行干池曝晒冰冻。在鱼苗下塘前10天挖出已干涸的淤泥,平整池底与池坡,加固池堤。在鱼苗下塘前7天注入20厘米的池水,按每亩150千克的用量施用生石灰,泼洒石灰浆时力求均匀,包括池边、池坡等部位都要泼洒到,以彻底杀灭青苔。采用带水清塘法时,生石灰的用量要加大,每亩每米水深不低于250千克,尤其是池中原有青苔的池塘,更要加大用量,进行彻底清塘,杀灭水体中的青苔。如果另有池塘,干脆不用生长青苔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

(2)注水要严格过滤:池塘消毒以后,注水要采用50~80目的筛绢网过滤,不仅在注水的水源地进行过滤,还要在鱼苗塘的进水口再设一道过滤网,以便于彻底过滤用水,以防青苔的细碎片段随水入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使用有青苔的水源,以避免青苔的传播。

(3)及早肥水,严防青苔率先繁衍:池塘消毒、注水后,应立即进行肥水,每亩施用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粪肥100~200千克,使池塘水体保持一定的肥度,以利于浮游植物繁衍,避免青苔过早生长。当水体透明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有青苔的传播源,也会因水体透明度不足而失去生长繁衍的机会。在鱼苗培育期间,还要根据水色变化情况,适时追施生物肥调节水质,使池内藻类的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这样既可使青苔不繁衍,又能促进鱼苗的快速生长。

(4)及时人工捞除:对一些面积较小的池塘,如果出现了少量青苔,就要及时人工捞除。当发现有成片的青苔时,可以用两根竹竿夹着青苔慢慢卷起,这样能够把生长旺盛的青苔卷得比较干净。遇到较小片的青苔,可以用网兜捞除,不过在用网具捞除时要注意,防止把鱼苗一起捞出池外,宜先通过网具的动作把鱼苗惊吓到其他地方,然后捞除青苔。青苔捞完后,注意检查网具,以免其携带青苔再入另外的池塘,可以通过日晒、药物浸泡等方式对网具进行消毒。人工捞除青苔,一定要彻底捞净,不留隐患,以防止复发。

(5)使用药物杀灭:可以使用螯合铜、二氧化氯等药物杀灭青苔,用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泼洒于青苔着生的水域,使青苔中毒而死。杀灭的青苔还要捞出池外,以免死的青苔沉入池底腐烂变质,对池底造成污染。一般情况下,凡是杀灭过青苔的池塘,都应该及时采取一些换水、调水、改水的方法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改良,如使用光合细菌、EM菌调节水质,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底等,以避免水质败坏,确保鱼苗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