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提高乌鳢鱼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2023-02-20

鱼苗培育是乌鳢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乌鳢鱼苗娇嫩幼弱、抗逆能力较差,对管理操作有着较严格的要求,生产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鱼苗损失。因此,在管理时必须十分注意,谨慎操作,以提高乌鳢鱼苗的培育成活率。

1.强化幼苗孵化期间的管理

孵化情况的好坏与鱼苗的成活率直接相关,加强孵化期间的管理,能有效提高鱼苗的育成率。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及时剔除未受精的死卵,捞出已死亡的幼苗,去除水面上的浮油膜以及孵化后的卵膜等,防止这些有机物分解造成水质污染而影响鱼苗的发育。二是保持孵化用水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色嫩绿。所用水源要先经过沉淀、消毒、曝气,再培养至嫩绿色,使水体活、嫩、爽。三是防止水温突变,换水时水温温差要在2℃以内,不宜大换水,露天孵化时要在孵化器的上方加盖遮阴棚,避免因太阳暴晒或雷雨袭击而引起水温骤变。四是在捞死卵、除油膜时,动作要轻、快,采用碗、盆等光滑器皿,不要采用网具等捞鱼卵、幼苗,以免网具弄破卵粒、黏附幼苗,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加强初孵鱼苗的培育

仔鱼出膜后,发育尚未完全,不能自主活动,此时以消耗卵黄为主。仔鱼出膜5天后,发育基本完全,卵黄消失,此时活动灵活并开始摄食。初孵鱼苗幼小,又有集群习性,易受水流、风浪等的冲击,黏附到水草、池边、网片、树枝等物体上。因此,鱼苗孵出后,不能立即转换水体,一般都留在原孵化设施中进行培育、驯养,并及时捞出水体中的悬浮物、漂浮物,经常拍打、搅动换水用的筛绢网,操作时要轻、快,防止鱼苗粘贴到网片上。驯养到鱼苗身体呈黄棕色、能够自由活动、正常觅食时,再过筛分苗,将鱼苗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

3.及时驱散集群栖息的鱼苗

鱼苗孵出的第一周有着极强的聚集栖息现象,尤其水体中有漂浮物,如水草、树叶、长满水霉的未受精卵块等物体时。鱼苗最喜欢围绕漂浮、悬浮物集群,容易造成局部水域缺氧,使鱼苗窒息,所以要及时驱散集群的鱼苗,捞出水体中的物体。另外,水体中的孵化残余物、排泄物也较多,容易败坏水质,也要及时清除。驱散鱼苗、捞出废物时要采用面盆等光滑工具,动作要轻、快,以免黏附和损伤鱼苗。

4.适时投喂适口饵料

鱼苗孵出的第5天即可摄食,这时要及时投喂饵料。最适合乌鳢鱼苗的开口饵料为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幼体。随鱼苗的长大,可以摄食个体较大的饵料生物,如枝角类、桡足类的成体等浮游动物,以及切碎的蚯蚓、鱼虾等,当饵料不足时,可以补充鱼糜等。饵料的投喂量要根据水温、水质、天气、鱼苗的实际摄食情况作调整,既要使鱼苗吃饱,又要防止饵料过多。具体投喂方法:从开食到第4日,每万尾鱼苗每天投喂0.2~0.3千克饵料,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饵料为经60目筛绢网过滤的鲜活浮游动物;第5~8日,每天每万尾鱼苗投喂0.6~0.8千克饵料,每隔6小时投喂一次,饵料为鲜活的浮游动物;第9日以后可以投喂死的浮游动物,日投喂3次,投喂量为每万尾鱼苗每天1.2~1.5千克;鱼苗摄食两周以后,可以投喂切碎的蚯蚓、鱼糜等。如果采用配合饵料,要在鱼苗2厘米以内就开始驯化,驯化过晚效果不好。投喂方式:在水面下20厘米处设置食台,投喂时将饵料放置于食台上,引诱鱼苗来食。

5.采用科学的防病措施

乌鳢鱼苗阶段,由于体表没有鳞片保护,鱼体很容易感染水霉及原生动物病害,做好防病工作特别重要。鱼苗出膜后,及时捞出卵膜、油膜、死卵等污物,并用1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进行消毒预防。所用水域先用20毫克/升的生石灰消毒净化,一周后培育至嫩绿色时再使用。培育水体,每半个月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控制水体微生态。使用的各种工具都要及时消毒。

6.适时分养,提高鱼苗育成率

鱼苗经过一周的培育,体色转为棕黄色,活动能力更强,体长可达1.2~1.5厘米,这时可进行第一次分养。分养时要带水过筛,分规格放苗,不能大小混养。夏花阶段,即鱼苗2~4厘米时,最好有2~3次的过筛分养。过筛分养一般7~10天进行一次,以免鱼苗大小分化,相互残食而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当鱼苗达4厘米以上时,鱼苗培育阶段结束,转入鱼种培育池进行鱼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