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百科

地热田

2023-08-29

英文

subterranean heat field

简介

利用高温流体(热水、热蒸气)把深部的热带到地表而加以利用(如供发电、医疗、取暖或其他用途等)的地区。中国开发利用地热田的有台湾、西藏、云南、广东、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其中西藏羊八井地热田所释放的能量高达10000千卡/秒,温度140—172℃,最大蒸气田的热显示区达21万平方公里,发电10000千瓦,已成为拉萨的稳定电源。1988年元月,中国地矿部门又在西藏拉萨附近的羊应乡打出了201.8℃、工作压力为9.1个大气压的高温地热流体井,单井发电潜力高达5000—6000千瓦,是中国迄今打出的第一眼超过200℃的高温地热井。羊应乡地热田距羊八井西南45公里,海拔4500米。西藏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和水热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喜玛拉雅地热带。羊应乡大于200℃地热流的勘探成功,不仅为西藏能源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后备基地,而且也是整个“地中海——喜玛拉雅地热带”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它将促使科学家们重新认识喜玛拉雅地热带中地热系统的机制,揭开地热田内部活动的奥秘。河北怀来县后郝夭地热田也已用来作为小型发电。京、津、唐平原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据统计,在50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圈定了四个热异常区,面积约6800平方公里;其中3000米以浅的地热资源总量为1.2兆千卡,相当171亿吨标准煤的能量,而2000米以浅为0.72兆千卡,相当102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牛驼凸起、雄县、新城、固安、永清一带(均位于京、津、唐平原的中部)530—2000米的深度内,单井出水量达400—1000立方米/日以上,水温70—85℃。地下热水一般可分为五级,即:极高温(>100℃)、高温(80—100℃)、中高温(60—80℃)、中温(40—60℃)、低温(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