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一)中华鳋病

2023-02-20

中华鳋病又名鱼鳃蛆病。

【流行情况】本病在我国流行甚广,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均有发生。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的4~11月是中华鳋的繁殖时期,5~9月流行最盛。大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草鱼,鲢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鲢、鳙鱼。通常对15厘米以上的大鱼种和1龄以上的成鱼危害较严重。

【病原】病原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和鲤中华鳋。寄生在草、青、鲶、赤眼鳟、鳡鱼、鲹条和淡水鲑等鱼的鳃丝上的为大中华鳋;寄生在鲢、鳙鱼的鳃丝和鲢鱼鳃耙上的为鲢中华鳋;寄生在鲤、鲫鱼鳃丝上的为鲤中华鳋。对鱼类危害较大的是大中华鳋。

【症状】轻度感染的病鱼一般无明显的病症。严重感染时,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故又称翘尾巴病),最后消瘦窒息而死。中华鳋在摄食时,口中分泌酶溶解组织,进行肠外消化,因而寄生部位鳃丝肿大,黏液增多,或因受细菌感染而局部发炎。鲢中华鳋也可在鳃耙上寄生。

【诊断要点】用镊子掀开病鱼的鳃盖,沿鳃边缘剪去,肉眼可见鳃丝末端内侧有乳白色的虫体,或用剪刀将左右两边的鳃完整地取出放在培养皿里,将鳃片逐片分开,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将鳃丝拨开,可鉴定、统计出中华鳋的数量。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虫卵、幼虫和带虫者。

(2)根据鳋对寄主的选择性,可采用轮养的方法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