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二)黏孢子虫病

2023-02-20

黏孢子虫病,是近几年发病率极高的鱼病,尤其是经过多年混养虾蟹的塘,为避免危害甲壳类的虾蟹,禁用杀虫类药物,而导致鱼类黏孢子虫病大发生,对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鲢碘泡虫病

【流行情况】鲢碘泡虫病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全国各地均有发现。流行于华东、华中、东北等地的江河、湖泊、水库,特别是较大型水体更易流行。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以冬春两季为普遍。鱼苗至成鱼均可患病,死亡率高。主要危害草鱼夏花,感染率高达100%,死亡率达80%。

【病原】病原是鲢碘泡虫。主要侵入鱼的脑颅腔内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寄生着大量鲢碘泡虫孢子和营养体的鲢鱼头部脑颅腔中的拟淋巴液出现萎缩、变黄和干枯现象。病鱼死后腐烂,孢子落入水中被鱼吞食而感染。

【症状】病鱼极度消瘦,体色暗淡丧失光泽,尾巴上翘,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或钻入水中又反复跳出水面似疯狂状态,失去正常活动和摄食能力,终至死亡。有的侧向一边游动打转,失去平衡感和摄食能力而死亡。慢性病鱼呈波浪形旋转运动,形似极度疲乏,无力游动,食欲减退,消瘦。鱼种阶段一般不发病,发病症状主要出现在体重0.25~0.5千克的2龄鲢鱼。病鱼的嗅球和脑颅的拟淋巴液在显微镜下压片观察,可见大量成熟孢子或单核的营养体。剖开鱼腹见肝、脾萎缩,腹腔积水,肠内无物,肉味腥臭,丧失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

(1)采用干法清塘为好,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或石灰氮100千克,彻底清塘杀灭淤泥中的孢子,减少病原的流行。

(2)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放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30分钟,能杀灭60%~70%的孢子。

(3)冬片鱼种在放养前用每立方米水体加500克石灰氮的悬浊液浸洗30分钟,能杀灭60%~70%的鲢碘泡虫孢子。6~9月,每立方米水体用5~10克粉剂敌百虫,每15~30天喷洒1次,以杀死营养体阶段的孢子。

2.饼形碘泡虫病

【流行情况】全国各养鱼区均有发现,但以两广地区最严重。流行于4~8月,尤以5~6月为甚,主要危害草鱼夏花。

【病原】病原是饼形碘泡虫。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不摄食。虫体主要寄生在前肠绒毛固有膜内,严重的前肠粗大,形成大量的包囊,肠壁糜烂成白色,状如观音土。镜检可见大量的饼形碘泡虫成熟孢子,组织切片,则可见肠壁黏膜下层和固有膜间寄生大量成熟孢子,使黏膜下层受到严重损害,消化和吸收机能被破坏。此病往往在夏花阶段短期暴发,死亡率可高达80%。

【防治方法】

(1)预防:

1)彻底清塘。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杀死池底病原体孢子。

2)依据饼形碘泡虫只寄生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种肠道内的特点,采用稀养速长的措施,抵抗病原的侵袭。

(2)治疗:

1)每万尾鱼种,视鱼体大小,用盐酸左旋咪唑10~20克均匀拌入饲料内,制成适口颗粒饲料投喂,每天给药1~2次,连用3~5天。

2)每万尾鱼种(5厘米以下),视鱼体大小,用槟榔100~200克。先将槟榔加水煎成浓汁,然后将药汁拌入精饲料内,制成适口颗粒饲料投喂,每天给药1~2次,连用3~5天。

3.中华黏体虫病

【流行情况】黏体虫病又称肠道白点病,是由中华黏体虫寄生引起的鱼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现,长江流域、南方各省感染率较高。主要寄生在2龄以上的鲤鱼肠道上。

【病原】病原是中华黏体虫。

【症状】外表症状不明显,解剖可见肠外壁上有芝麻状乳白色包囊。剪开肠子,内壁包囊数量往往更多。取下包囊少许内含物,加水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便可见中华黏体虫的成熟孢子。

【防治方法】

(1)预防:彻底清塘。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杀灭病原,以防此病。

(2)治疗:每万尾鱼种,视鱼体大小,用10~20克盐酸左旋咪唑均匀拌入饲料内,制成适口颗粒饲料投喂,每天给药1~2次,连用3~5天。

4.昏眩病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主要寄生在鲢鱼脑和神经组织中。

【病原】病原是脑黏体虫。

【症状】病鱼自肛门后变为黑色,与身体其他部位分界明显,俗称黑尾病。病鱼出现类似于疯狂病的症状,脊椎弯曲,旋转,头颅变形。当脊椎骨受到剧烈破坏时,身体的后半部弯向前方。软骨受损,骨骼变软。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减少病原。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5.水臌病

【流行情况】广东、东北地区有分布。感染率一般在30%以下,虫体吸取寄主营养,寄生在鳙的鳃、心、肾、鳔、鳔管、鳞、肝、脾,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对器官产生机械压迫,造成内脏器官萎缩以及功能性障碍,鱼体生长受阻。

【病原】病原是变异黏体虫。

【症状】轻度感染,外表不显症状,腹腔内脏出现个别病原包囊;中度感染,腹部略膨大,体腔内有8~12个扁带状或多重分枝的扁带状包囊;严重感染,肠、肝等器官粘连成团,病鱼失去平衡,腹部朝天。体表发黑,黏液缺少,摸之有粗糙感,鳞片分界明显,尾部上翘。解剖病鱼,可见体内各内脏充满包囊。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减少病原。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6.鲤单极虫病

【流行情况】长江流域颇为流行。主要在2龄以上鲤、鲫鱼中出现。流行于5~8月。病原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鳞片下的鳞囊中生长、发育、繁殖。

【病原】病原为单极虫。

【症状】虫体寄生于鲤鱼、鲫鱼鳞囊内以及鼻腔、肠、膀胱等处。鳞片下有单极虫包囊,呈白色或浅黄色,使鳞片竖起,最大的包囊有乒乓球大小。病鱼体弱,体色发黑,游动缓慢,不摄食,终至死亡。病鱼无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可预防此病。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2)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20~30分钟。

(3)每亩(水深1米)用亚甲基蓝1 000克全池泼洒,或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克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天。

7.尾孢虫病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现。寄生于海水、淡水多种鱼类的鳃、胆、肠、心脏、鳔、输尿管、膀胱、鳍、肠系膜、肝、肾等器官,主要危害乌鳢、鳜鱼、蟾胡子鲶的鱼苗、鱼种,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华南和长江流域四季可见,流行季节在5~7月。

【病原】病原常见的种类有中华尾孢虫等。

【症状】中华尾孢虫寄生于乌鳢体表及全身各器官,鳍条间出现连片淡黄色包囊,形状不规则,鱼体瘦弱发黑,大批死亡。微山尾孢虫主要寄生于鳜鱼鳃上,为瘤状或椭圆形白色包囊,引起鳃充血、溃烂,严重时引起死亡。徐家汇尾孢虫主要寄生于鲫鱼鳃、肠道、心脏等处,包囊白色,形状大小不一,造成鳃组织损伤。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可预防此病。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2)鱼种放养前,用500克/米3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30分钟。

(3)每亩(水深1米)用200克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隔2天再泼洒1次。可防治体表、鳃和鳍条上寄生的尾孢虫。

8.球孢虫病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东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均有病例发现。

【病原】寄生于我国淡水鱼类的球孢虫已知有10余种。常见的种类有黑龙江球孢虫、湖北球孢虫、鳃丝球孢虫等。

【症状】球孢虫寄生于鳃,在鳃组织内不形成包囊,呈弥散状分布,充塞于鳃丝组织间,严重时影响宿主呼吸,使鱼窒息而死。黑龙江球孢虫主要寄生于草鱼、青鱼鳃丝,大量感染可在肝、肾中发现;鳃丝球孢虫主要寄生于鲤、鳙、金鱼鳃丝或体表,在金鱼体表形成白色点状包囊,但在鳙鱼和鲤鱼的鳃丝上不形成包囊。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可预防此病。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2)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加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20~30分钟。

(3)每千克饲料用4%碘1~2克拌饵投喂,1天2次。

9.四极虫病

【流行情况】椭圆四极虫寄生于草鱼、青鱼。全国各养殖区均有发现,尤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3~4厘米草鱼种常见。目前尚未有死亡报道。鲢四极虫在黑龙江流行于越冬后的鲢鱼种,并可造成大批死亡。在苏联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鲑养殖场,曾暴发四极虫病,在短期内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病原是椭圆四极虫、鲢四极虫。

【症状】四极虫寄生于鱼类胆囊内、外壁或胆汁中,胆囊肿大,胆汁由绿色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在胆囊和胆管之间有大量的四极虫营养体密集成团。严重感染的病鱼鱼体消瘦,体色变黑,眼圈点状充血,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变成黄色,称为“黄胆症”。肠内无食物,充满黄色黏稠物,肝呈浅黄色或苍白色,个别鱼体腔积水。有的鱼并发水霉病和斜管虫病,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1)预防: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能杀灭池塘底部孢子。

(2)治疗:每千克饲料用0.5~1克亚甲蓝混合剂拌料投喂,能降低死亡率。

10.两极虫病

【流行情况】全国各养殖区均有发现,但危害不大,海水鱼亦有蓝子鱼两极虫病的记录,寄生于蓝子鱼胆囊。两极虫还广泛寄生于海水养殖品种的鲽、海马、海龙等20余种鱼类胆囊中,当数量多时,成团的孢子可以阻塞胆管。国外报道两极虫能引起鲑鱼的严重感染和死亡。

【病原】病原是多态两极虫、鲤两极虫。

【症状】两极虫宿主种类多,常寄生于鲮、鲤、鲫、草、青、鲢、鳙、鳗鲡、鲂以及其他鱼类的肾、膀胱、胆囊、输尿管、肠、肝及鳃等器官,且常与四极虫同时寄生于一个宿主,症状不明显。鲤两极虫主要寄生于鲤鱼的肾、膀胱等器官。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减少病原,以防此病。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