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十四、爱德华病

2023-02-20

爱德华病又名肠道败血病、肝肾病。

【流行情况】本病流行于夏季高温期(水温30 ℃左右),晚春至秋季均有发生。加温饲养,水温20 ℃以上,终年流行。本病流行较广,是鳗鲡、罗非鱼、加州鲈等鱼类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严重。有急性暴发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但是多数是慢性死亡病例,持续时间较长。

【病原】病原为迟钝爱德华菌,革兰染色阴性。最适温度30 ℃左右,最适pH为5.5~9.0。该菌存在致病株和非致病株。

【症状】该病症状因病鱼的种类不同产生的症状有所差异。真鲷、于肾脏、脾脏产生白色小点。牙鲆稚鱼主要症状为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肠道发炎,眼球白浊。牙鲆幼鱼肾脏肿大,产生许多白点,腹水呈胶质状。鲻鱼体侧肌肉溃疡,溃疡周围肌肉组织出血,腹部充满气体而膨大。罗非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离群独游,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混浊,白肝,肾、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且发出腐臭味。

【诊断要点】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在诊断时必须与赤皮病等区别,因体表症状很相似,所以必须剖开鱼腹,检查肾脏、肝脏是否形成脓疡病灶,因至今只发现患该病鱼的肾脏、肝脏形成很多脓疡病灶。

【防治方法】

1.预防

(1)每立方米水体用8%溴氯海因1克或二氧化氯0.5克,消毒饵料水蚯蚓30分钟。

(2)每100千克体重鱼用喹酸3~5克拌料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

(3)每亩(水深1米)用含氯石灰(漂白粉)800~1 000克,或20%二氯异氰脲酸钠200~400克,或30%三氯异氰脲酸粉150~300克,或8%二氧化氯100~300克,全池泼洒,10~15天1次。

2.治疗 外用药加内服药同时使用,下列外用药和内服药任选其一。

(1)外用药:

1)每亩(水深1米)用优氯净200~250克全池泼洒,2~3天重复1次。

2)每亩(水深1米)用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200克全池泼洒,2~3天重复1次。

3)每亩(水深1米)用复合碘溶液80毫升,或10%聚维酮碘溶液300~500毫升,或10%聚维酮碘粉100克,全池泼洒1次,2~3天重复1次。

4)每亩(水深1米)用8%溴氯海因150~200克全池泼洒,10~15天1次。

(2)内服药:

1)每千克饲料加四环素1~1.5克拌料投喂,1天1次,连用7~10天。

2)每千克饲料中加氟苯尼考或氟哌酸或甲砜霉素2克拌料投喂,1天1次,连用5天。

3)每千克饲料中加诺氟沙星1~2克,或氧氟沙星1克,或氟甲喹2克,拌料投喂,1天1次,连喂5~7天。

4)每千克饲料中加磺胺-6-甲氧嘧啶2~3克,或磺胺-5-甲氧嘧啶3~5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饵投喂,1天1次,连喂4~6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