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一、细菌性败血症

2023-02-20

细菌性败血症又名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溶血性腹水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和出血病等。

【流行情况】本病是我国近年来淡水养鱼新出现的、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此病的流行范围很广,发病鱼种类较多,特别是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等特点,故最初称之为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本病在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主要危害鲢、鳙、鲤、鲫、团头鲂、白鲫、黄尾鲴、鲮等鱼。近年来,名优鱼类,如鳜、斑点叉尾等也有病例报告。池塘混养中最早发病的是鲫、白鲫或鲢鱼,随后为团头鲂和鳙鱼。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为30%~50%,高时可达90%以上。

本病流行时间一般是4~10月,流行高峰期是6~8月,高峰期水温是25~35 ℃。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成鱼,一般大规格个体先于小规格个体死亡。淡水养鱼地区广泛流行,池塘、水库、网箱等水域均可发生。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时间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淡水养鱼生产的最大障碍。

水和淤泥是传播媒介;主要经过损伤的皮肤和鳃侵入鱼体。福寿螺、河蚌、牛蛙、甲鱼等水产动物,禽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都可感染发病。

【病原】本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主要为气单胞菌类。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的颌部、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出现局部轻度充血现象,病鱼食欲减退。随后,病情迅速发展,上述症状加剧,体表各部位充血严重,部分鱼因眼眶充血而出现眼球突出,肛门红肿,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而死。剥去鱼皮,全身肌肉因充血而成红色;剖腹见腹腔内积有黄色或血红色腹水,肝、脾、肾肿胀,肠内没有食物,肠壁充血且半透明,肠道内充气且含稀黏液,肠被胀得很粗,因此鱼体显得粗宽,部分鱼鳃器官色淡,鳃丝末端腐烂,呈贫血症状。3~4月,病鱼多表现为头、口腔、鳃盖、眼眶等部位以及体表两侧充血发炎。5月以后多表现为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

根据病情发展缓急、病程长短大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1.急性型 发病鱼来势凶猛,死亡率高,在发病1天后出现大批死亡,1周左右死亡高峰下降,2天后停止死亡。该种类型主要发生在鲫鱼放养密度高、投饵较多、水质过肥、老化、池水透明度较小的池塘中。

2.慢性型 病程发展缓慢,死亡条数少,无明显高峰期,但发病时间长,累计死亡量高。

3.亚急性型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发病时间也较长,无明显死亡高峰,时多时少,不稳定。

【诊断要点】

(1)如果除草鱼、青鱼外,鲫鱼、鲢鱼、鳙鱼等其他养殖鱼类都出现典型出血症状时,可初步判断为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如果只有草鱼、青鱼有典型出血症状,同池的鲫鱼、鲢鱼、鳙鱼等其他养殖鱼类未发病,可初步排除本病。

(2)高温季节发病,且鱼种和成鱼均有发病,并不局限于鱼种,则可初步判定为此病。

(3)在病鱼腹水或内脏检出嗜水气单胞菌等致病菌即可确诊。

(4)可通过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酶标记抗体技术、直接荧光抗体法等多种方法确诊。

【防治方法】

1.预防 目前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疾病一旦发生,经济损失比较大,故必须强调以防为主。

(1)彻底清塘消毒,鱼池每年或隔年干塘、暴晒,注水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若难以干塘,则必须带水清塘。生石灰的用量为水深1米时,每亩用100~150千克。

(2)做好鱼种消毒工作。在成鱼塘放养鱼种时,鱼种在卖出单位或原鱼种塘内,每亩用漂白粉800克(含有效氯30%)或强氯精200克全池泼洒消毒1次。

(3)进入6月,每半月施放石灰水或含氯消毒剂。同时,混饲氟哌酸等抗菌药(用量为治疗量的一半),1天1次,连喂3天。

(4)发病鱼塘要隔离,鱼桶和网要专用,网具和工具用后要进行消毒处理。死鱼捞出来不要乱丢,应集中深埋。

2.治疗

(1)外用药:如体表和鳃部有寄生虫,应先用杀虫药将寄生虫杀死,隔天再用消毒剂。选择下列任何一种消毒剂均可。

1)每亩(水深1米)用强氯精或溴氯海因粉200~300克,全池泼洒,隔天再泼洒1次进行加强。

2)每亩(水深1米)用二氧化氯700~1 400毫升全池泼洒,或用优氯净300~350克。

3)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每亩用药300~500毫升,隔天重复1次。

治愈后第二天,全池泼洒生石灰,将池水pH调至弱碱性。

(2)内服药:下列药物任选一种,治愈后仍需投喂1~2天。

1)每千克饲料中拌入恩诺沙星2~2.5克(或氟苯尼考2~2.5克),连喂5~7天。

2)采用聚维酮碘制剂,每千克饲料中拌入3克药剂,制成药饵,全天投喂,连喂5~7天。

3)每千克饲料中加复方新诺明2~3克,1天2次,连喂3~5天。

4)每千克饲料中加磺胺-6-甲氧嘧啶2~3克,1天1次,连喂4~6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

【注意事项】

(1)发病后,观察鱼体是否有寄生虫的感染。如无寄生虫感染,就不要使用杀虫剂,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影响后续治疗的效果。切记不能听信某些厂家的误导,用杀虫药物配合硫酸铜来治疗本病。

(2)必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不能等到鱼死得很严重时才进行治疗,因为重病鱼已完全失去食欲,无法进行治疗。

(3)投喂内服药时,一定要注意用药的方法和药物饲料的存放,不能将药物或药物饲料置于阳光下暴晒。

(4)池鱼发病严重时,最好不要采用高浓度的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否则会引起病鱼的应激反应,而加速其死亡。应先投喂免疫多糖饲料提高鱼类抗应激的能力。

(5)治疗期间及刚治好病后不要大量换水、大量施肥及捕鱼,以免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复发。应先投喂免疫促进饲料提高鱼类抗应激的能力。

(6)病治好后,仍应继续做好预防工作,鱼体对该病不产生终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