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一、草鱼出血病

2023-02-20

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对草鱼的养殖危害很大。

【流行情况】草鱼、青鱼均可发病,还能感染麦穗鱼、布氏餐条和鲢鱼等,尤其是稀有鲫感染后死亡率高达100%。该病主要危害当年鱼种,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1足龄的青鱼也可发病,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此病流行范围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流行季节集中于6~9月,水温在27~30 ℃最为流行;发病率高,流行严重时,发病率达30%~40%;死亡率高,通常可达50%,最严重时高达90%以上。当水质恶化,水的溶氧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在水温12 ℃和34.5 ℃可有发病。

人工感染健康草鱼鱼种,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4~15天,一般病程为7~10天。从环境条件来看,在浅水塘、高密度草鱼单养池发病常为急性型,来势凶猛,发病后3~5天即出现大批死亡,10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2周后,池中草鱼有大部分死亡。在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尾至十多尾,死亡高峰一般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常可持续到10月。此病如遇恶劣天气,大多为急性型。该病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1)潜伏期:从病毒侵入到鱼体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草鱼出血病的潜伏期为3~10天,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病毒的毒力和侵入鱼体的病毒数量多少、鱼体的抵抗力、水环境等有密切关系。

(2)前趋期:本期时间很短,一般仅1~2天,特征是病鱼已开始发病,但不够明显,出现的症状还不是草鱼出血病的特有症状。病鱼体色发暗、发黑,离群独游,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

(3)发展期:这一期出现草鱼出血病的典型症状,病鱼有明显的机能、代谢或形状的改变,也称为高潮期。本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2天,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症状,并死亡。

【病原】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和草鱼小RNA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出血型”出血病。草鱼小RNA病毒主要导致“肌肉出血型”出血病。

【症状】患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尤其头部,有时可见尾鳍边缘退色,好似镶了白边,有时背部两侧会出现一条浅白色带,随后病鱼即表现出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开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贫血、发白而呈“白鳃”;肠壁因充血和出血而呈鲜红色,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其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个别有鳔及胆囊呈紫红色的;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常变淡。

但并非每条鱼均出现上述症状,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 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鳃瓣则严重失血,出现“白鳃”。一般在较小(7~10厘米)的草鱼种中出现。

2.红鳍、红鳃盖型 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仅局部出现点状充血。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大(体长13厘米以上)的草鱼种中出现。

3.肠炎型 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部分或全部呈鲜红色,肠系膜、脂肪、鳔壁等有时有点状充血。肠壁充血时,仍具韧性,肠内虽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黏液。这种类型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都可见到。

这三种类型并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可混杂出现,诊断时须加以注意。

【诊断要点】

1.目视观察法 根据临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外部症状一般微带红色,小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现象。将病鱼皮肤剥开,肌肉有的显示点状或斑块状充血,有的全身肌肉呈充血现象,鳃部贫血,出现“白鳃”,也可能出现鳃瓣呈斑状充血,但有的病鱼鳃部无此症状。内部器官的症状常见的是肠道充血,全肠或局部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肠系膜和周围脂肪常伴有明显的点状充血,但肠道平滑肌一般仍完好,无腐烂或水肿等情况出现。

上述所有症状,一尾鱼通常出现其中的两种或几种,检查时需要全面仔细地检查病鱼体外和体内各个组织器官。如果出血症状明显,或者有几种症状同时出现,可初步断定为草鱼出血病。

2.注意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 活检时草鱼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而细菌性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黏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3.注意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别 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细菌性败血症则危害团头鲂、鲫、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的鱼种和成鱼。

4.病理诊断 采集病鱼的血液、内脏进行组织化学分析。根据病理变化可作出进一步诊断。如患出血病的鱼,小血管壁广泛受损,形成微血栓,同时引起脏器组织梗死样病变;在肝细胞等的胞浆内可以看到嗜酸性包涵体;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在胞浆内可以看到球形病毒颗粒;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白细胞数均显著地低于健康鱼;淋巴细胞百分率十分显著地低于健康鱼,单核细胞百分率则显著地高于健康鱼;血清谷丙转氨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在近阴极处出现第六条区带;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胆固醇均降低等。

5.免疫学诊断 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进行早期诊断。

【防治方法】

1.预防 本病的前趋期和发展期较短,故本病重在预防。

(1)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用下列任何一种药物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200千克,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13千克,或漂粉精(含有效氯60%)7千克,或优氯净7千克,或强氯精7千克。

(2)鱼种下塘前,要严格消毒,可用每立方米水加500毫升1%聚维酮碘溶液药浴20分钟,如果水的pH高,则需要加600~1 000毫升,或用10毫克/升浓度的次氯酸钠处理10分钟。

(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加注清水,泼洒生石灰或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15千克或强氯精150~200克。

(4)高温季节注满池水,以保持水质优良,水温稳定。投喂优质、适口饲料。

(5)人工免疫预防:目前,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用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进行人工免疫预防,主要有两种方式。

1)浸洗法:用尼龙袋充氧,以0.5%浓度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加浓度10毫克/升山莨菪碱,在20~25 ℃水温下浸泡3小时,免疫成活率可达78%~92%;也可用低温活毒浸泡免疫法,以草鱼出血病弱毒作抗原,在13~19 ℃水温下浸泡草鱼种,保持25天以上,可使草鱼种获得免疫力,成活率达82%。

2)注射法:当年鱼种注射时间为6月中下旬,6厘米以上草鱼即可注射。采用腹腔注射或背鳍基部注射,6厘米以下的鱼种,每尾注射1%浓度疫苗0.2毫升,8厘米以上鱼种为0.3~0.5毫升;20厘米以上的,每尾注射疫苗1毫升左右。

免疫产生的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10 ℃时需30天,15 ℃时需20天,20 ℃以上时只需4天;免疫力可保持14个月以上。

(6)药物预防:在流行季节,每月投喂下列药饵1~2个疗程,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每100千克鱼每天用0.5千克大黄、黄芩、板蓝根(单用或全用均可),再加0.5千克食盐拌入饲料或制成颗粒料投喂,连喂7天。

2)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煎煮或用热开水浸泡过滤,与饵料混合投喂,连服5天。

3)金银花0.5千克、菊花0.5千克、大黄0.5千克、黄柏1.5千克,共研细末备用。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上述细末0.75千克混合后,加水适量,全池泼洒。或者取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加水适量,煎煮15~20分钟,加食盐1.5千克混合后,再加水适量,连液带渣全池泼洒。

4)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促淋巴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并调整体液免疫功能,因而对草鱼出血病有治疗效果。口服PHA后治疗草鱼出血病成活率可达90%,浸泡成活率可达60%。

(7)采用养双季草鱼种的生态学预防方法。具体方法是:从5月下旬到7月底养成第一茬草鱼种,以草鱼为主搭配鲢、鳙鱼。从8月初到10月为第二茬养殖,草鱼作为搭配鱼放养。放养密度要合理,规格大的可适当稀放,规格小的可适当密些。因为在7月底前就已经养成第一季草鱼种,因而可以大大降低草鱼出血病的发病率。

2.治疗 在疾病早期,外泼消毒药2~4次,同时内服药饵7~10天,有一定的疗效。

(1)外用药:下列方法任选一种。

1)每亩用2%二氧化氯700毫升,用柠檬酸盐活化后全池泼洒。

2)每亩用10%聚维酮碘0.2~0.5毫升,全池泼洒。

(2)内服药:任选以下方法中的一种。

1)每100千克鱼用大青叶、贯众各300克,板蓝根、野菊花苗各200克,对患红肌肉型和红鳍、红鳃盖型出血病者另加金银花、连翘各200克,对患肠炎型出血病者另加黄连、地榆各300克。研粉或煎水拌料,连喂3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每100千克鱼用仙鹤草、紫珠草、大青叶各500克,海金砂200克,大黄与板蓝根各800~1 000克,磺胺嘧啶10克,将中草药捣碎煎煮成汁,与磺胺嘧啶拌匀,然后拌入饲料投喂,连喂4~5天。

3)每万尾鱼种用大黄粉500克,直接拌入饲料或水煎后拌入饲料投喂,连喂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