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thymol turbidity test,TTT
简介
1944年由Maclagan首先创用。其原理是根据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的基本原理而设计,当血清蛋白质质和量发生改变时,致使蛋白变性试剂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从而发生混浊,取血清0.1ml,加TTT试剂6ml,混匀,室温下静止3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或浊度计波长650nm,以TTT试剂调零,测其吸光度,可从预制的标准曲线上查得该标本的单位(Shank单位)*。正常参考值为1~6单位。浊度增高多见于肝细胞有损害时,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若TTT持续阳性,是肝炎迁延、慢性化的标志;转阴是临床治愈的重要指标。此外,肝外性疾病,如疟疾、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球蛋白增多性疾病均可呈轻度阳性。本试验是卫生部长18号令惟一保留的一项浊度试验。
Shank单位:1944年,Maclagam首先创立TTT试验,当时是以Kingsley尿蛋白比浊管来表示TTT浊度单位(相当10mg/dl尿蛋白溶液加磺柳酸所呈现的浊度为一个Maclagan单位)。后来,Shank和Hoagland改用BaSO4混悬液作为浊度标准,由
0.0962NBaCI2加BaSO4所产生的浊度相当于Maclagan所应用的Kingsley标准。但发表时误印为0.0962NBaCI2,因此测定结果为Maclagan氏单位的二倍(一个Maclagan氏单位=2个Shank单位)。所以报告时把Maclagan氏单位和Shank氏单位混为一团是应加以纠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