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蜇的人工放流增殖技术

最近更新:2023-01-31

海蜇是一种近岸性浅水区移动的腔肠动物,以摄食小型浮 游动物为主,食物链短,生长快,生产周期短,放流后资源不易流 失,回捕率高,是适合于人工放流增殖的一个优良品种。

一、沿海内湾放流增殖海蜇的有利条件

山东沿海的温度、盐度和饵料生物适宜海蜇的生长。山东 沿海的平均水温5月为15.6℃,6~8月为25.7℃,盐度一般在 30‰以下,均适宜放流海蜇。山东沿海适宜养殖面积66 700公 顷,大量有机废水排入沿岸,水质肥沃,营养丰富。其中莱州湾 无机氮含量高达59. 1毫克/米3,磷酸盐含量高达0.39毫克/ 米3。丰富的营养盐促进了海洋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浮游植 物是浮游动物的饵料,而浮游动物中的大量桡足类、纤毛虫类等 是海蜇的饵料,为海蜇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1.放流苗种来源广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与莱州市对虾育苗基地于1992年 开始进行海蜇工厂化育苗和人工放流试验并获得成功,之后每 年在莱州湾实施生产性人工放流。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于2003年开始在乳山市增殖基地进行海蜇工厂化育苗和人工 放流试验。青岛市也于2004年在唐岛湾进行放流海蜇试验,放 流数量110万只,2000年胶南市首次池塘养殖成功,山东省养 殖规模现已达1 300公顷。目前山东已有胶南、城阳、荣成、乳 山、文登、莱州、龙口、蓬莱、昌邑等市(区、县)20多家海蜇育苗 场,形成了完整的海蜇育苗和放流增殖配套技术,能保证在山东 沿海内湾进行海蜇人工放流的苗种。

2.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效益显著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增殖放流海蜇的回捕率一般为 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增殖放流海蜇的回捕率北部海域 低,南部海域高约有1.2%;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莱州湾放 流回捕率为1.02%~3.32%;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在乳 山湾放流回捕率为1.1%。2003年山东省放流伞径5毫米以上 幼蜇6 720万只,放流海域的海蜇数量明显增加,秋汛回捕 15 518吨,增殖效果特别明显。据调查统计,1994~2003年山 东共在莱州湾放流幼蜇69 590万只,秋汛回捕鲜蜇49 938吨,实 现产值41 730万元,直接投入与产出比高达1:33.6,经济效益 十分可观。

实施放流增殖可使海蜇资源持续发展,并带动制盐、制矾、 水产品加工、外贸业的发展,可解决大批闲散劳动力和渔民转产 转业问题,提高渔民收入,社会效益非常显著。进行海蜇增殖放 流,既能确保海蜇稳产高产,又能充分利用近岸海域基础生产 力,对减轻或防止赤潮发生,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

二、放流季节、水温和规格

海蜇放流的低限水温选择在14℃以上为好,在14~30℃时 均可进行放流。为了保证海蜇有更长的生长期,放流季节应选 在春季水温回升至14℃以上。放流终止的时间,可根据海蜇放 流后伞径生长到30厘米左右,水温仍保持在22℃以上所需的 时间进行推算。山东沿岸放流海区,除莱州湾常年放流外,桑沟 湾、靖海湾、乳山湾、丁字湾、岙山湾、胶州湾、灵山湾、多内湾都 是放流增殖海蜇的优良海区。放流时间以放流海区自然水温 15~18℃时放流首批幼蜇为宜,放流规格应选择伞径0.4厘米 以上为好,目前国内普遍认为伞径5~12毫米比较适宜。

三、放流数量和方式

山东海蜇最高年产成品蜇10万吨,一般年份2万吨左右。 通过人工放流,每年增加成品3万吨是可行的,故每年需放流幼 蜇24亿只。目前,海蜇放流采用车船运输放流效果较好。用特 制网箱或双袋出苗法,将收集的幼蜇装入塑料袋内,1升海水可 容纳2 000~3 000只幼蜇,水量占袋容积的1/3以下,充氧后, 运往离岸6~10千米海域。若塑料袋内水温与放流海区水温差 超过±2℃,要把塑料袋放在海水上漂浮并翻转,待塑料袋内与 海区中水温基本接近时,才开始放苗。不超过±2℃就直接放 苗。放苗时打开袋口,将袋口贴近水面,左手扶着袋口,右手提 起袋底,将海蜇苗倾斜缓缓倒入海中。严禁在岸边倒苗,以防碰 撞受伤或搁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