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虫的颜色与生活环境有关,一般在高盐水域呈红色,而 在盐度较低的水中呈灰白色。虫体(见图4-1A)较细长,全长 1.2~1.5厘米。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不具头胸甲。
头部五节,五对头肢,分别是第一、第二触角、大颚、第一 和第二小颚。第一触角呈短棒状,不分节,位于头部上方,又称 上触角。第二触角在雌性较为简单,雄性则特化为执握肢。大 颚和二对小颚共同构成口器,有咀嚼和辅助摄食的功能。
胸部11节,有11对胸肢。胸肢为叶片状,位于生殖孔的 前方;胸肢由内叶、外叶和扇叶等部分组成,是游泳和呼吸器 官。
腹部由8节组成,不具附肢。前两节愈合,在雌性它的腹 部形成育卵囊,贮存成熟的卵子,在雄性形成交接器。腹部的末节为尾节,末端有两个扁平的尾叉。卤虫发育有变态阶段。 冬卵孵出的无节幼虫(见图4-1B)很小,体长0.3~0.4毫 米,体宽0.25~0.30毫米(包括附肢的基部),身体呈长椭圆 形,不分节,具三对附肢,呈淡肉红色。孵化3天后,幼虫生长 到0.8~0.9毫米,附肢加长、活动力加强,消化道明显可见, 复眼开始出现,体后步分节隐约可见,此时进入后无节幼虫 (图4-1C)期。
图4-1 卤虫(Artemia)的形态构造(仿黄鸣夏等)
A. 雌虫;B. 无节幼虫;C. 后无节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