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

陈述彭

2023-08-02

英文

1929~Chen Shupeng

简介

江西萍乡人。自然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专家。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47年获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和1995年先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国家遥感中心顾问,曾任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

50年代以来,陈述彭进行了一系列超前的开拓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多篇。主编了《中国地形鸟瞰图集》(1954)、《陆地卫星影像中国地学分析图集》(中、英文版1984、1986)等20余部大型图集,出版了《地学的探索》(1990~1992)4卷、《中国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崛起》(英文版,1993)、《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1995)和《遥感地学分析》等专著,主编了《遥感大辞典》、《中国地学大事典》等工具书。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1977)、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1993年获“绿色科技特别金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60年代初,他设计并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 的编制,研究景观制图方法和制图区域概括指标,强调地图学与地学的结合,推动了我国地图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1972年,他领导开拓计算机辅助专题制图新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国的诞生和茁壮成长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他致力于地图功能的飘移,适应信息流、网络化的趋势,并从地理战略的高度,辅助实现区域宏观调控; 注意发挥地学工程优势,协调经济建设中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现地图学观念的重大跨越和巨大进步,为研究全球变化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1958年,他开创了我国遥感地学应用的先河。1963年率队赴海南岛开展航空相片综合系列制图实验。1975年,率先引进美国资源卫星影像。1978年起,领导资源遥感 (云南腾冲)、环境遥感(天津)和能源遥感(二滩),培训了我国第一批遥感科技队伍,并筹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云南地理研究所。

1985年,他负责筹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重大自然灾害评估技术集成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提出以海岸为基线的世界数据库建设模式和蓝图。他指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应该 “顶天立地” 即研究全球变化,服务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是其中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994年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遥感信息传输机理与成像规律研究” 首席科学家时,对遥感信息地学特征、高分辨率遥感信息的处理及地物识别原理、地物微波遥感信息处理及成像机理和遥感信息在介质中传输规律等进行了前沿研究。

90年代,积极倡导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他主张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研究信息流及其对系统内外循环中物流、能流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地图、互联网络和卫星通讯、地面(海面)观测台站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地观测与信息分析、处理和传输工具,使之相互渗透、相互嫁接,形成高度集成的、准时的、全数字化的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体系,探讨全球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人流、物流、能流进行时空分析与宏观调控,以适应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