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光魟

最近更新:2023-01-29

光魟 Dasyatis laevigatus;D. laevigatus Chu; Smooth stingray

光魟,别名土鱼、滑子鱼、铺鱼、龙州红鱼、草帽通、盘鱼、黄鲼等。 俗称软骨鱼纲、鲼形目、魟科。系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体延长而平扁,体盘较大,宽稍大于长,似斜方形。头宽长,吻端尖而突出。口小,腹位,横裂,前颌稍上而中部凹入,后颌中部凸出;口底中部有乳突3个。两颌齿细小而平扁,铺石状排列。眼大,背位,突出;眼间隔平宽,宽稍小于吻长的1半。喷水孔稍小于眼径。两前鼻瓣连成长方形口盖,向后延伸掩盖前颌。鳃孔5对,腹位,均窄小。尾部长约为体盘长的1.4—1.8倍,前部平扁而较粗,背面有尾刺,其后细长如鞭;尾部上下方均有皮膜突起,上皮膜起于尾刺端部之后,约与尾刺等长,下皮膜宽长。无背鳍和臀鳍。尾鳍消失。胸鳍宽大,位于体盘两侧,前缘斜直,向前延伸到吻端,在眼的多侧微凹入;外角和里角圆形,后缘广弧形。腹鳍小,近长方形,起点位于胸鳍末基稍前下方;雄性的前缘和后缘平直,里缘短而分明。体光滑,无结刺。背面黄褐色,有不太明显而不规则暗色斑纹,眼前、眼下和喷水孔上侧呈黄色。腹面白色,胸鳍和腹鳍边缘区灰褐色间有黄色。尾前部灰褐色,后部暗褐色,上下皮膜黑色。体盘长一般为20—30厘米。栖息于近海沙底质水域底层。游动较缓慢,游泳靠胸鳍波动。常伏于沙中,眼、喷水孔和尾部外露,当遇有敌害时,可用尾刺进行攻击或防御。夏季喜在近岸水域,冬季移向深水区。主要食物为甲壳类、底栖贝类。性成熟年龄和生殖期及生殖方式不详。分布于黄海、东海。常用底拖网、延绳钓和三重刺网渔具捕捞。肉味鲜美,可鲜食,亦可加工咸干品。刺毒、肉、肝可入药。尾刺有剧毒,被刺后有灼痛感,毒素从伤口入侵后,易发感染,需手术治疗。重者会有生命危险,但死亡极少。捕捞后常将尾刺除掉。

目录

简介

光魟生活在海洋中,为暖水性底栖鱼类。我国主要产于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它又是我国淡水中唯一的软骨鱼,绝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一小部分居留在淡水中。如广西的平梁、桂平、南宁、龙周等处的西江里都能见到。

形态特征

光魟体扁平,体盘亚圆形,体重一般为500-125克,大的可达45000克。前缘斜直,与吻端约成60度吻短,稍突出。口小,体黄褐色或绿褐色,腹面白色,近边缘橙黄色。

体盘亚斜方形,前缘斜直,与吻端约成60°,前角和后角都圆形。体盘宽比体盘长大1.2—1.3倍。吻中长,约为体盘长的2/9,吻端尖突。眼大,约等于眼间隔的2/3。前鼻瓣连合成一口盖,伸达下颌。口小,平横而波曲。口前吻长比口宽大2.4—2.7倍。口底中部具乳突3个。齿细小平扁,铺石状排列,喷水孔与眼径几等大。鳃孔5个,狭小,腹鳍近长方形。尾较短,尾长比体盘长大1.4—1.8倍,具上下皮膜,具尾刺。体完全光滑。背面灰褐带黄色,隐具不规则暗色斑纹。眼前、眼下及喷水孔上侧新鲜时黄色;腹中央白色,边缘灰黄色;尾后部暗褐色,隐具浅色横纹,皮膜黑色。冷温性近海底栖中小型次要经济鱼类。分布于我国黄海及东海沿岸海区。

相关词条

光魟的做法

参考资料

水产百科:https://www.59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