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百科

合同战术研究

2023-07-23

英文

study of combined-arms tactics

简介

探讨诸军兵种进行合同战斗的方法的活动。主要包括对合同战斗的基本原则和兵力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合同战斗行动方法、合同战斗的各种保障措施,以及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之间和同一军种内诸兵种之间合同战斗的研究等。

清末和中华民国时期的合同战术研究清末军队,作战主要是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的配合行动,以及步炮之间的协同作战,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战术。20世纪初至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注意吸收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产生的合同战术,使合同战术研究得到了初步发展。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进行的讨袁战争、护国战争以及国民革命军进行的北伐战争等,研究了步炮之间、步骑之间以及陆军与海军之间协同作战的方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参加对日作战,开始了对陆空军之间、空军各兵种之间协同作战的初步研究。海军合同战术的研究也有了一定发展。涉及合同战术研究的成果有:蒋百里的《军事常识》、杨杰的《军事与国防》、陈绍宽的《海战》、周至柔的《空军之指挥及运用》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合同战术研究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合同战术研究 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合同战斗实践不多,因而尚未形成较完整的合同战术,但仍注重了在理论上做好进行合同战斗的准备。1942年,经刘伯承校正出版并作序的苏联施米尔乐夫所著《合同战术》一书,对于形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合同战术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的合同战术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的改善,各兵种部(分)队的相继建立和使用,在步炮协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合同战术,研究的重点是运动战、城市攻坚战和防御作战。在运动战的进攻战斗中,强调集中炮兵、坦克兵、工兵于主要突击方向,保障步兵战斗行动,采取包围迂回、穿插分割的战法攻歼敌人。城市攻坚作战的实践使合同战术的研究得到较大发展,进攻战斗强调编组炮兵群,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勇猛突击,火力、爆破、突击密切配合,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形成整体力量。防御战斗则注重统一计划步兵、炮兵火力,使防步兵火力、打坦克火力相结合。合同战术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刘伯承的《战术问题》、重校《合同战术》译文上部的前言、《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编后言等。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合同战术研究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面对武器装备高度现代化并具有各军、兵种联合作战经验的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步炮协同、步坦协同、陆空协同以及防空袭、防炮击、防空降和工程保障、防化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合同战术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攻战斗强调采取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密切协同,高速突破敌人战斗队形的战术。防御战斗注重多兵种、多火器协同的反坦克战术。反空袭作战中,志愿军空军首次参战,并与地面高炮部队掩护相配合,逐步形成了空军合同战术原则。合同战术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毛泽东的《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等著作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指导作战的大量文电之中。

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合同战术研究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力加强了各军兵种的建设,各级各类军队院校着力培养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人才,经常组织合同战术演习,促进了合同战术研究的发展。1955年,陆海空三军首次进行协同登陆作战,解放了一江山岛,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诸军兵种合同战术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平时研究、演习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自卫反击作战,探索积累了高寒地、热带山岳丛林地、珊瑚岛礁等特殊条件下运用合同战术的经验。1955年1月,根据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合同战术实践,研究编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部合同战术理论著作——《现代诸兵种合同战斗原则》正式出版,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同战术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以后又陆续颁发了几代合成军队战斗概则和合同军队战斗条令,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同战术理论研究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合同战术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毛泽东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训词》等,朱德的《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建设海军,保卫国防》等,彭德怀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而斗争》,刘伯承的《学习军事理论必须与实际结合》,叶剑英的《辽东军事演习的总结讲评》、《把我军训练提高到更高的水平》等,萧劲光的《目前海军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许光达的《陆军的发展趋势及装甲兵的运用》等。

进入7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初海湾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合同战术研究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具体战法,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注重研究揭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合同战斗的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了由地面合同战斗转变为空地一体的合同战斗,提出了纵深打击,立体攻击,全纵深防御等新的合同战术理论,电子战、信息战也开始成为合同战术的重要手段,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同战术理论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合同战术研究的主要成果有:邓小平的《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等,叶剑英的《发展我国无产阶级的先进军事科学》,粟裕的《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等。

发展趋势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军事上的不断运用和更新,合同战术研究将不断地适应军事技术的发展,合同战术理论更新的速度将大大加快。非对称作战、非线式作战、网络战等新的作战样式,将对合同战术研究产生巨大影响;超视距攻击、超越攻击、精确打击将成为合同战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合同战斗将在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战场进行,合同战术研究也将进入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