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淡水黑鲷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

最近更新:2023-03-24

淡水黑鲷是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从澳大 利亚引进的新品种。该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继罗非鱼后向 世界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

1. 淡水黑鲷生物学特性

淡水黑鲷属亚热带鱼类,生存水温为12~34℃,摄食 温度为15~32℃。水温15℃以下较少活动,12℃以下时一 般生存3~7天,10~11℃时一般能维持20~24小时。超 过34℃时,鱼体出现呆滞现象,身体失去平衡,很快出现死 亡。它耐氧能力较强,溶氧2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活动正 常。耐氧低限1毫克/升,低于1毫克/升时其耐受能力较 弱,短时期即引起死亡,养殖情况下要特别注意,一旦有浮 头现象马上采取措施。淡水黑鲷为杂食性,通过解剖其胃 部包含物,有青蛙、昆虫、蠕虫、小虾、藻类、植物根及部分水 生殖物碎屑等。养殖条件下,池塘培育淡水黑鲷苗种,摄食 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随生长向杂食性转变,并能很好地摄 食人工饲料。

2. 淡水黑鲷无公害苗种培育技术

(1)鱼苗培育技术:鱼苗培育一般采取单养的方式,即 同一池中只饲养一种鱼苗。放苗前,应将鱼苗池进行彻底 清塘,然后加水至80~100厘米,加水时用80目筛绢过滤。 淡水黑鲷培育池肥水不宜太早,在鱼苗下塘2~3天前肥 水。每亩放苗为10万~20万尾,放养时应尽量减少温差, 并在池水上风头将鱼苗轻轻缓慢倒入水中。放苗后,可投 喂鱼苗专用微粒开口饵料,每天6~8次,全池遍洒;也可在 鱼苗下塘的7~10天,每天每亩用黄豆3~4千克磨浆后, 分四次全池泼洒,上午、下午各二次,后期可泼洒粉状配合 饲料。养殖过程中,每3天加注新水5~10厘米,以促进浮 游动物的繁殖和生长;加水时应用60~80目筛绢过滤,以 防敌害侵入。

(2)鱼种培育技术:鱼苗经20~30天培育,体长达2~ 3厘米时,应分池进行鱼种培育。鱼种放养前,将鱼种培育 池彻底清塘消毒,待池水毒性完全消失后放苗。每亩放淡 水黑鲷鱼种1万~2万尾,并配养鲢鳙鱼乌仔或寸片2 000 ~3 000尾/亩。同一池塘尽量保持放养规格的一致性,以 免造成相互残杀;并做到肥水下塘,使鱼类下塘有丰富的适 口饵料,获得暴长。在苗种下塘后,即进行食性驯化。可直 接用专用鱼种配合饲料进行驯食。鱼类驯食阶段要同时驯 化,使鱼形成定点、定时、集群、上浮吃食的条件反射,经过 7~10天的驯化即可完成。每天分3~4次投喂专用鱼种 配合饲料,投喂应定点、定时进行。每次开始投喂时,吃食 的鱼群小,应慢投、少投,随着吃食鱼群的增大,应快投、多 投,随着饱食鱼类游离食场,摄食鱼群逐渐减小,投喂应相 对减慢,直到绝大多数饱食鱼类游离食场后,停止投喂。投 喂量还应根据天气、水温、季节、鱼类的健康和抢食状况适 当增减。养殖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和适宜的肥度。 水质较瘦时,可进行配方施肥;水质过肥时,可使用络合酮 或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进行调节。饲养过程中,每3~5天 加注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科学使用增氧机,提高池 水溶氧。定期泼洒生石灰,以改善水质。为预防鱼病的发 生,每月投喂3~5天药饵;每半月左右全池泼洒一次消毒 剂或生石灰水。饲养过程中,应提早发现问题,及时判断、 科学处理,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淡水黑鲷池塘无公害育成技术

(1)鱼种投放:必须放养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质量符 合有关标准,具备优良性状。鱼种投放前,应进行鱼体消 毒。每亩投放50~100克的鱼种800~1 000尾,并搭配50 ~100克的鲢、鳙鱼种200尾。

(2)饲料投喂:投喂淡水黑鲷育成专用配合饲料,粗蛋 白含量35%,粗脂肪含量要求在8%以上,同时添加多维素 和无机盐。投饵遵循“四定”原则,每天分4次投喂,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3%~5%,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季节、水温、水 质、个体大小等情况适当调整。及时清除污物,捞除残饵。 在养成初期对鱼种进行驯化,提高集群及抢食能力。在投 饵时应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摄食量的变化,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水质调控:定期向池塘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高温季节根据池塘水质、水温等情况,每隔10~15天泼洒 一次水质改良剂,如固体光合细菌、降氨灵等。降氨灵可以 大量吸附氨离子,络合形成稳定的氨金属盐,可有效避免及 降解氨及亚硝酸盐的形成,稳定水质与底质,一般用量为5 ~7克/米3。养殖用水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 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池塘消毒必须严格执行《无 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各项要 求。

(4)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要 防止因水温超出耐受极限引起死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天气闷热缺氧时及时施用速效增氧剂或开启增氧机,以 免造成缺氧浮头。

4. 淡水黑鲷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应对饵料、食场、工具 等进行药物消毒,在夏秋鱼病多发季节定期使用“三效”(高 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用量小、副作用小)渔药进 行鱼病防治,定期投喂药饵。治疗鱼病要对症下药,防止滥 用药,不能随意加大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淡水黑鲷抗病能力较强,一般不易发生疾病。在疾病 流行期,可采用食场周围药物挂袋或定期泼洒消毒剂预防。 每月用二氧化氯、强力溴等消毒剂对池水进行消毒2~3 次,并每月在饲料中添加强壮灵或免疫多糖,连喂5~7天, 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1)锚头鳋病防治:放鱼前彻底消毒;平时每月泼洒高 锰酸钾1×10-6预防;发现疾病时全池泼洒高锰酸钾1~3 克/米3,每月用药两次。用高锰酸钾杀虫后隔天用菌毒克 星0.3~0.5克/米3或强力溴0.2~0.3克/米3全池泼洒, 连续用药2~3天。

(2)赤皮病防治:操作时要谨慎,尽量不使鱼体受伤;放 养时用高锰酸钾、食盐等对鱼体消毒;每10~15天泼洒一 次菌毒克星0.3克/米3或强力溴0.2克/米3防病;患病时 泼洒菌毒克星0.5克/米3或强力溴0.3克/米3,连续用药 2~3天,同时结合内服药“易服康”投喂,用量为每千克饲 料添加2~4克,首次用量加倍,连续投喂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