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日本蟳生态习性

最近更新:2023-02-21

(一)生活习性

1.栖息环境与生活方式

日本蟳栖息于低潮线附近、有水草或沙泥、石块的水底。一 般喜沙质或砾石,不喜泥质。在水质清新、水流湍急处聚集较 多。日本蟳性好争斗,一般各自占据一定面积为地盘。

日本蟳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强,生存的水温范围为3~ 32℃ ,在5~30℃时活动自如、反应敏捷、附肢有力。其摄食活 动和摄食量,随着天气的转凉和水温的下降而减少,14℃摄食量 开始下降。9℃以下基本停止摄食,此时在养殖池内,尤其是白 天水浅且透明度较大时,日本蟳的整个身体几乎都藏匿在沙泥 里,只露出一对眼睛或部分背壳。利用此种习性,在水温低收获 时,放干水捡拾即可。

日本蟳对盐度的耐受范围为6.5~45.5,盐度值9.2~45.5。 日本蟳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活动基本正常。

海水pH值是反应海水理化性质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影响 日本蟳渗透压调节机制的因素之一。日本蟳适于在弱减性的水 中生活,最适宜范围为7.9~8.6,耐受范围为3.6~10.5。在养 殖塘中,当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生变化时,pH值就会发生变化, 这与藻类的光合作用有关,也与塘内生物的呼吸有关。单胞藻 类大量繁殖(呼吸二氧化碳)就会使pH值向碱性方向变化;相 反,生物呼吸及有机物的氧化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就会使pH 值下降,池水就向酸性转化。因此,pH值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水 中理化反应和生物活动这综合结果。pH值下降就意味着水中 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变大,容氧含量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就可 能导致腐生细菌的大量繁殖;反之,pH值过高,将会使水中氨 氮毒害作用加剧,给日本蟳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溶解氧是日本蟳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池塘中溶解氧含 量不仅直接地影响着日本蟳的新陈代谢,而且也与水化学状态 有关,是反映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含量 应大于3毫克/升,最低不得小于2毫克/升。当溶解氧下降到 1毫克/升时,就会出现浮头现象,继续下降就可能造成日本蟳 的大量死亡。

日本蟳的耐饥饿能力与水温密切相关,在水温15~21℃, 其半数死亡时间约为30天。随着水温的升高其耐饥饿能力下 降,水温30℃时半数死亡时间约6天。

日本蟳的耐干露能力较强,在常温(18~19℃)情况下10小 时成活率达90%,并且随着气温的下降成活率而增强。据此特 性,日本蟳完全可以以鲜活的形式供应市场。

2.食性

日本蟳基本属于底栖动物食性,偶尔摄食浮游动物,如桡足 类。通过对渤海自然海区日本蟳的食性进行过研究,发现日本 蟳的摄食范围很广,食物包括33个种类。根据尾数百分比 (N%)和出现频率(F%),它的食物主要有双壳类、甲壳类、鱼 类、多毛类和头足类,其他多为次要和偶然食物。日本蟳的食物 组成随时间有明显变化,8月份食物组成较为简单,10月份食物 范围较广。8月份的摄食率也低于10月份,分别为89.36%和 95.65%。在人工饲养时,日本蟳能摄食各种低值贝类(如寻氏 肌蛤、蓝蛤、花蛤、青蛤等,小杂虾蟹)小杂鱼以及人工配合饲料 等,而且还残食日本蟳同类。日本蟳喜欢傍晚和夜间活动、摄 食,早上、傍晚摄食量最高(表38)。日本蟳的摄食量也随季节 的变化而变化。在适宜水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逐 渐加大;而在低温季节,摄食量降低或停止摄食。

表38 暂养日本蟳昼夜摄食变化

时间 08~11 11~14 14~17 17~20 20~23 23~02 02~05 05~08
总摄食

量(克)

46.4 18.9 31.0 27.8 16.5 12.6 4.8 21.6

*试验用蟹16只,试验饵料为龙头鱼。

3.蜕壳与生长

(1)蜕壳。日本蟳的蜕壳会影响它的形态、生理和行为变 化,是完成变态发育以及生长所需,又是导致畸形、死亡、被捕食 的重要原因。日本蟳的甲壳由位于其下的真表皮上皮细胞分泌 而来,由三层结构组成。最外为薄薄的上表皮层,然后为较厚 的、钙化程度高的外表层,最内为厚的内表皮层。甲壳及真皮层 在蜕壳过程中变化复杂,以其结构、形态学变化,结合其行为可 将蜕壳过程分为五期。

A期(蜕壳后期):蟹体刚自旧壳中蜕出,新壳柔软有弹性, 仅上表皮、外表皮存在,开始分泌内表皮,真表皮上皮细胞缩小。 大量吸水使新壳充分伸展至最大尺度。短时不能支撑身体,活 力弱,不摄食。

B期(后续期):表皮钙化开始,新壳逐渐硬化,可支撑身体, 身体不再增大;内表皮继续分泌,真表皮上皮细胞开始静息。日 本蟳开始排出体内的水分并开始摄食。

C期(蜕壳间期):表皮继续钙化,内表皮分泌完成,新壳形 成,真表皮上皮细胞静息;蟹开始大量摄食,物质积累,体内水分 含量逐渐恢复正常,完成组织生长,并为下次蜕壳进行物质准 备。

D期(蜕壳前期):此期为蜕壳作形态上、生理上准备,变化 最大,可分为5个亚期。

D0期:真皮层与表皮层分离,上皮细胞开始增大。

D1期:真皮层上皮细胞增生,出现贮藏细胞。

D2期:旧壳之内表皮开始被吸收,血钙水平上升,新表皮开 始分泌,摄食减少。

D3期:新表皮继续分泌,旧壳吸收完成,新表皮与旧壳分离 明显,停止摄食。

D4期:新外表皮分泌完成,蟹体开始吸水,准备蜕壳。

E期(蜕壳期):身体大量吸水,旧壳破裂,蟹弹动身体自旧 壳中蜕出。

蜕壳过程是由激素调节,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的。日 本蟳的一生要经过多次蜕壳或蜕皮。在幼体阶段,随着蜕皮形 态结构不断变化,由溞状幼体1期至溞状幼体6期,再变态发育 为大眼幼体,最后由大眼幼体蜕皮发育成第1期幼蟹。幼蟹之 后是通过蜕壳来达到生长、成熟及交配的。

(2)生长。日本蟳的生长是通过蜕皮来完成的,生长速度有 赖于蜕壳的次数和再次蜕壳时甲宽与体重的增加程度。饵料的 好坏,温度等环境因子是否适宜,直接影响日本蟳的生长速度。 日本蟳全年肥满度最高的月份是11月,12月起至翌年2~3月 因正值越冬期,肥满度下降;3~5月,水温回升,摄食量增大,性 腺逐渐成熟,所以肥满度又逐渐增加。6~7月肥满度雌性较 低,雌体产卵并已孵化;8~9月部分雌体又要繁殖,所以肥满度 较高;10月虽产过卵的雌蟹消瘦,但有一部分产卵后死亡,另一 部分未参加产卵,因而,10月的雌体肥满度也呈较高水平。

(3)自切与再生。自切是指日本蟳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 受困时,常常会自行脱落被困的附肢而迅速逃逸。在附肢有机 械损伤时,也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在水质环境污染、突 然受到强烈刺激时,也可观察到自切现象的发生。自切是蟹的 防御手段,是一种保护性适应。自切时步足由于肌肉的收缩而 弯曲,自其底节与坐节之间的关节处,从腹面向背面裂开、断落。 在断落处,由于几丁质薄膜的封闭作用及血液的凝聚,而使创面 自行封闭,几乎没有血液的流失。

再生是指自切的附肢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多可以重新生出。 在自切残端处新生的附肢由上皮形成,初时为细管状突起,逐渐 长大,形成新的附肢。一般要经过2~3次蜕壳,才可能恢复到 原来的大小。再生的速度与程度与个体及环境有关,未成熟的 个体再生较快,成熟后的个体因不再蜕壳,也就不在具有再生能 力了。

4.主要敌害生物

日本蟳的幼体像大多数甲壳类的幼体一样营浮游生活,自 卫能力很差,是所有摄食浮游动物的鱼虾类的饵料。成体后的 日本蟳体形威武、性情凶猛,成为海洋中的捕猎者,一般的生物 都不会对它形成伤害,但在其刚蜕皮后,容易受到同类或肉食性 鱼类等的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