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1901~1979Tang Lan
简介
字立厂 (又作立庵),浙江嘉兴人。早年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后从事《说文解字》 和古文字研究,深得罗振玉、王国维赏识。1932年开始为各大学所延聘,讲授古文字学等课程。1940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调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副院长等职,直到1979年去世。
唐兰从事中国古文字学研究逾半个世纪,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绩之大,在古文字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他在文字学、古文字学、甲骨学、青铜器等方面均有建树,著述甚丰。
清代以来,虽然古文字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却一直没有人认真加以探讨。唐兰不仅考释出很多难识的字,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有重要的贡献。20年代至30年代,考释甲骨金文的文章很多,不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多少根据的胡猜,唐兰针对这种情况,在1935年写成了 《古文字学导论》,力图把古文字的研究建立在扎扎实实的科学基础上,奠定了现代意义的文字学的基础,也使古文字的研究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1949年,唐兰又出版了 《中国文字学》,主张文字学应该与音韵学和训诂学分开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汉语文字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唐兰是继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之后最有成绩的学者之一。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殷虚文字记》(讲义本1934年,新版1981) 和《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 (1939),考释文字,屡有创获。
在青铜器研究方面,唐兰也作出比较重要的贡献。他的代表作有未完成稿《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 (1986),其他论文见故宫博物院所编 《唐兰先生金文论集》(1995)。青铜器断代对金文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唐兰考释作册令尊、彝的铭文,认定西周金文中的 “康宫” 为康王之庙,结合其他论据,构筑与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 不同的西周铜器断代体系,推进了西周铜器断代的深入研究。
唐兰晚年参加马王堆帛书的整理,对侯马盟书主盟者的研究,也有可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