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百科

第三节 蛸类的繁殖与生长

2023-02-16

一、蛸类的繁殖

(1)交配:蛸类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绝大多数雌体一生产卵一次,并具有护卵习 性。对于全年饲养的真蛸,O. mimus,Eledone cirrhosa没有明显的繁殖周期。真蛸、短 蛸等经济种类交配方式为距离式交配,即雄蛸伸长右第3腕,在一定距离内插入雌章鱼外 套腔内。交配的时间连续数小时,也有数日后再返回交配者,通常单一雌雄配对,偶尔也 出现一对多的配对现象。

(2)产卵:蛸类在我国沿岸产卵季节一般在春、夏之间。青岛短蛸产卵期为3~5月,4 月最盛;浙江产短蛸性腺在上一年11~12月开始发育,3月发育成熟,产卵期也为3~5 月。长蛸为3~6月(浙江)。真蛸在地中海产卵期为4~5月,在日本濑户内海为10月。

种类不同,蛸类产卵量和卵径相差甚大。卵量从几千个到十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不 等。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产出的卵子状如饭粒,常成穗连在一起。真蛸的产卵量为 10万~50万粒,短蛸为600~1 000粒,长蛸为50~200粒。自然环境下,卵子多产于空 贝壳、海底洞穴内壁、岩礁下、海藻丛中及其他阴暗场所。短蛸的卵(长径9.5~13 mm, 短径4~4.5 mm)如米粒,卵穗结附在空贝壳中;真蛸的卵(长径1.5~2.7 mm,短径0.5 ~1 mm)串状,黏附在洞穴顶部或内壁;长蛸卵(长径21~22 mm,短径7~7.9 mm)呈长 茄形;船蛸Argonauta argo将卵产在雌体的薄壳内;水孔蛸Tremoctopus violaceus以卵 附着丝缠绕在卵轴上,卵块为表层浮游性;幽灵蛸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在水深 3 000 m水域产下分离的浮游卵。

(3)胚胎发育与孵化(图19-4):卵生,直接发生,无变态的幼体阶段。卵为端黄卵,营 养丰富,且外包保护胶膜,孵化率很高。孵化期一般需1个月左右,随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自然状态下,平均水温27℃,真蛸卵子发育孵化的时间为15~42 d;17℃~19℃水温下胚 胎发育需47 d。

1.2 d胚 2.3 d胚 3.5 d胚 4.7 d胚 5.9 d胚 6.11 d胚侧面观 7.15 d胚

8.19 d胚侧面观 9.22 d胚背面观(即将孵化的幼体) 10.刚孵化出的幼体

bl.胚盘 ar.腕原基 ey.眼原基 br.h.鳃心 fu.漏斗 ma.外套膜 gi.鳃 ch.色素细胞

图19-4 真蛸的胚胎发育(从滨部,1983)

二、生长

直到幼体孵化出来,护卵的雌蛸通常才会死亡。幼体多为夜间捕食,喜欢活饵料,如 蟹、双壳类等。幼体生长迅速,有些种类在半年中体重增加近百倍。在16℃~21℃条件 下,真蛸生长很快,日增重率可达13%。不过,幼体对低盐度适应力弱,盐度30左右的海 水中生活良好,但盐度低于25,幼体开始大量死亡。真蛸经过5~6个月的养成,可达到 商品规格(2.5~3 kg),死亡率不超过10%。性别与生长率没有明显关联,但是有些研究 者观察到由于在性成熟期雌性代谢旺盛,消耗大量能量并影响生长,因此体重小于雄性。 雌性的摄食率高于雄性,在性成熟前两者生长没有明显差别,雌、雄分开养成效果比混养 效果更好。真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21℃,超过23℃体重减少,并伴随有死亡。

蛸类生长周期短,通常为数月至1年,如Hapalochlaena maculosa7个月,水蛸O. dofleini较长,可达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