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百科

第三节 鲍的疾病与防治

2023-02-16

鲍的疾病种类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细菌病

美国的红鲍(Haliotis rufescens)在幼小时容易发生弧菌病。症状是上足的上皮组织 剥落或破裂;全身的血窦和神经鞘周围都是弧菌(Vibrio sp.);外围神经迅速变性,引起鲍 的死亡。此病发生的水温为18℃~22℃。

弧菌是条件致病菌。一般在海水中、底泥中或健康的海水养殖动物的体表或消化道 内都可发现有少量弧菌,但不至于使养殖动物生病;动物受伤、体弱、抗病力降低或环境条 件恶化时,即成为致病菌。例如日本蓄养的鲍,因为在采捕时受伤,伤口感染细菌后发生 溃疡。在鲍体的受伤部位中,以右侧壳肌和内脏团最危险,很容易引起死亡,尤其是右侧 壳肌部位多是致命伤。

夏季水温达20℃以上时,很容易生病,25℃~27℃发病率最高。预防和治疗可用氟 苯尼考25~50 mg/L的海水溶液浸洗0.5~1 h,或用磺胺二甲氧嘧啶5%的海水溶液浸 洗2~3 min,或用磺胺异恶唑1%~3%的海水溶液浸洗3~5 min。也可将上述药品5% 的海水溶液用毛刷涂抹伤口,或在伤口上喷洒。施用上述药品处理以后,需将病鲍在空气 中露置10~15 min,使药物较充分地浸入病灶以后再放回海水中饲养。

2.真菌病

畑井(1982)报道了日本养殖的西氏鲍(Haliotis siebodii)发生的真菌病病原为密尔 福海壶菌(Haliphthoros milfordensis),菌丝直径11~19 μm,分支较少,繁殖时整体菌 丝的任何部分都可形成游动孢子,并在该处的菌丝上生出排放管。成熟的游孢子从排放 管顶端的开口放出。游动孢子形状多样化,具2条侧生鞭毛。休眠孢子球形,直径6~10 μm。未发现有性生殖。发育温度为4.9℃~26.5℃,最适温度为20℃左右。

病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的背面产生许多隆起,隆起内含成团的菌丝。夏季捕捞的鲍 放入15℃的循环水槽中饲养,10 d后就可生病,再过几天后就可死亡。用10 mg/L的次 氯酸钠可杀死海水中的游动孢子,起到预防真菌病的作用,但不能治疗。

3.派金虫病

Lester等(1981)报道了澳大利亚南部的黑唇鲍(Haliotis ruber)发生派金虫病,病原 为顶复动物门(Apicomplexa)的奥氏派金虫(Perkinsus olseni),新鲜孢子球形,直径14~ 18 μm,具明显的壁。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直径10 μm,并有许多小颗粒。病鲍的足、外 套膜和闭壳肌的内部或其表面有直径1~8 mm的脓包,呈淡黄色或褐色,柔软。脓包内 含脓汁,脓汁内有大量的孢子和白血球。有的病鲍在血淋巴中孢子聚集成长达1 mm的 褐色团块,游离于循环系统中。发病时的水温为20℃左右,盐度为30左右。无有效防治 方法。

4.其他寄生虫病

在大不列颠水体中,鲍的内脏团、外套膜和鳃中有一种复殖吸虫的孢蚴,呈橘黄色。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的桃红鲍(Haliotis corrugata)中寄生一种属于颚咽类(Gnathostomatid)的假沟棘头线虫(Echinocephalus pseudouncinatus)的第二期幼虫,平均长20 mm,宽0.65 mm。其第三、四期幼虫及成虫寄生在瓣鳃类的肠中。幼虫在鳃和足腹部形 成孢囊,使寄生处的组织产生疱状突起。由于幼虫在形成孢囊以前在足部组织中的钻穿 移行和疱状突起的影响,使鲍的肌肉明显消瘦,并且降低了足部的附着能力,容易从岩石 上掉下。

日本沿海的大鲍(Haliotis gigantea)在口腔中寄生一种属于偏顶蛤蚤类的Panaietis haliotis的寄生虫。

5.气泡病

在鲍的集约化养殖系统中,投喂海藻,在光照强烈并且水流不畅时,由于海藻的光合 作用,产生大量氧溶解于水中,如果达到饱和度的150%~200%,鲍就会发生气泡病。病 鲍在上皮组织之下形成许多气泡。严重时鲍浮于水面,口部色素消退,齿舌异常扩张,身 体固着不动;口、足、外套膜和上足膨胀,特别是上足变为鳞茎状,不能动;全身肌肉和结缔 组织中都有气泡,血管也发生气泡栓塞;神经鞘与其内外相邻的组织分离,血细胞中的液 泡扩大。患气泡病的鲍往往继发性感染弧菌病,加速鲍的死亡。气泡病主要危害幼鲍。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投喂大量海藻时应避免强光照射,并加大水流量,以防止溶解氧过多积 累后发生气泡病。

杨爱国等(1987)报道:1984~1986年山东长岛增殖实验站培育的2~4 mm大小的 皱纹盘鲍稚鲍在室内中间培育期间,发现胃部膨大呈气泡状,一般高出壳缘。病鲍不摄 食,多爬在附着板表面或池壁上方,附着力减弱,随着气泡逐渐增大,漂浮水面,引起大批 死亡,因而也称气泡病。这种现象主要是水混或摄食腐烂变质的饵料造成的。保持水质 洁净,禁止投腐烂饵料,可减少此病发生。

6.鲍“裂壳”病

球状病毒引起。该病毒在血细胞中,具双层夹膜,无包涵体,大小为80 nm左右。病 鲍变瘦、色泽变黄且失去韧性,表面常带有大量黏液状物,贝壳变薄,壳外缘外翻,呼吸孔 间带因贝壳的腐蚀而成为相互连通状。同时,鲍的活力下降,摄食量剧减,软体部消瘦继 而逐渐死亡。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7.鲍脓包病

病原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 发病初期,病鲍行动缓慢,摄食量减少,病鲍从养成板背面爬至养成板的表面或水池的池 壁上。腹足肌肉颜色变淡,随着病情加重,出现白色球状脓包,并有脓液溢出,肌肉溃烂坏 死,最终导致死亡。在皱纹盘鲍的工厂化养成过渡期间,幼鲍脓包病经常发生。在8~10 月份的高温季节,此病发生较为严重。此外,水质混浊,换水较少,开口饵料不足的情况 下,较易发生。为防止此病发生,可选择健康鲍苗,保持环境条件的改良,投喂优质饲料, 合理使用药物,可使用复方新诺明6.25 g/m3或氟苯尼考3.12 g/m3浸浴3 h,每天一次, 连用3 d为一疗程,隔3~5 d再进行下一疗程。

8.才女虫病

才女虫是一种钻孔动物,能把鲍坚硬的贝壳钻透,进而腐蚀贝壳,破坏机体,导致病害 发生。主要症状表现为贝壳被钻成空洞,才女虫进入贝壳后钻透石灰质破坏珍珠层,使贝 壳组织疏松,导致贝壳破碎而影响鲍正常生长,最后导致死亡(苏秀文,2005)。

此病多发生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集约化生产中高密度饲养对环境要求十分严 格,而目前的设备和手段还达不到理想的环境,溶解氧、氨氮、pH等因素失调时,导致了 才女虫病的频繁发生,并对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在预防及治疗方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才女虫造成严重死亡导致产量大 幅度下降的现象也不多见,只要在水质、饵料、溶解氧、饲育密度、药物消毒等方面科学合 理的调解,各种因素协调发展,并保持相对稳定,是完全可以预防该病的。

9.肌肉萎缩症

在我国养鲍生产实际中,该病的高峰期曾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死亡率最高达90%,其 发病面之广,来势之凶猛,损失之惨重,是其他疾病不能比拟的。目前,对该病的控制已经 取得了重大进展。

主要症状表现为摄食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止摄食,肌肉消瘦,与无病的鲍相比,体重 下降30%~40%;整个足部萎缩,外套膜萎缩,肌肉失去水分和光泽。正常的鲍肌肉饱 满,超出壳缘0.5~1 cm,而病鲍则萎缩,并且足底发硬,伸展微弱或不动。

发病原因,一是海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导致鲍中毒;二是近亲繁殖。20多年来,采 苗使用的种鲍多是当地种鲍,或者是同一母鲍所生的下一代雌雄种鲍交配。由于近亲交 配,导致种质退化,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降低,使得该病迅速蔓延,损失惨重。

预防及治疗:在处理好养殖用水的前提下,运用传统选育技术及现代分子技术加强良 种的选育,培养出抗病能力强、自身免疫力高的优良品种,提高养殖品种的纯度,可降低此 病的发生率。

10.肿嘴病

这种病常发生在工厂化养鲍中,发生数量较少,没有明显的传染现象。

主要症状为患病时吻部肿胀,用手轻轻挤压吻部可见舌齿外突,并有黄色黏液流出, 水温18℃左右时发病率最高。发病原因一般为残饵变质,引起水体恶化;水的交换量不 足。防治措施是及时清理残饵,保持海藻鲜度,发现有肿嘴病时要勤倒池,并用5 mg/L 新诺明药浴3 h,充气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