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百科

第一节 青蛤的形态与构造

2023-02-16

一、外部形态

贝壳近圆形,壳面极凸出,宽度较大。壳顶突出,尖端弯向前方。无小月面,盾面狭 长。韧带黄褐色,不突出壳面。生长纹明显,无放射肋(图15-1)。壳面淡黄色或棕红色, 生活标本常为黑色。贝壳内面边缘具整齐的小齿(图15-2),靠近背缘的小齿稀而大。 左、右两壳各具主齿3枚。外套窦在后闭壳肌下方,呈三角形。外套痕明显。

1.壳顶 2.生长线

图15-1 青蛤的贝壳外形(侧面观)

1.主齿 2.壳顶 3.外韧带 4.铰合部

5.前闭壳肌痕 6.后闭壳肌痕 7.外套窦

8.缺刻 9.外套痕

图15-2 青蛤的贝壳外形(内面观)

二、内部构造(图15-3)

1.外套膜

青蛤外套膜为三孔型,即形成肛门孔、鳃孔和足孔。肛门孔和鳃孔均延长成为管状伸 出壳外,即为水管,分别称为出水管(又名肛门管)和入水管(又名鳃水管)。外套膜边缘具 环肌,腹缘具放射肌。

1.主齿 2.唇瓣 3.胃楯 4.脑侧神经节 5.食道 6.脑足神经连索 7.胃 8.消化盲囊

9.脑脏神经连索 10.生殖腺 11.前缩足肌 12.前闭壳肌 13.肠 14.外套膜 15.足神经节

16.足神经 17.外套膜放射肌 18.足 19.围心腔腺 20.内肾孔 21.心室 22.后动脉球

23.围心腔 24.心耳 25.肾脏 26.后缩足肌 27.生殖导管开口(生殖孔) 28.外肾孔

29.后闭壳肌 30.脏神经节 31.鳃神经 32.鳃 33.肛门 34.水管肌 35.出水管

36.入水管 37.外套膜环肌

图15-3 青蛤的内部构造

2.肌肉系统

肌肉系统包括闭壳肌、足伸缩肌、外套膜肌、水管肌、心肌和足肌。

(1)闭壳肌:前、后各一个,不等大。肌肉收缩时,两壳紧闭;松弛时,两壳借助韧带弹 性使之张开。

(2)足伸缩肌:在前、后闭壳肌上方各有一对足伸缩肌,专司足的伸缩运动。

(3)外套膜肌:分布于外套膜边缘以及腹面,为环肌和放射肌。

(4)水管肌:分布于水管基部,控制水管的伸缩。

(5)心肌:心室和心耳都有肌肉纤维支持,它们的收缩能引起心脏的搏动。位于心室 后方的动脉球也具有肌肉结构。

(6)足肌:组成足部表皮的为斜肌。此外,在足中心还有纵肌和环肌。

3.消化系统(图15-4)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其中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肠、直肠、 肛门等,而消化腺主要为消化盲囊。

1.唇瓣 2.口 3.食道 4.消化盲囊 5.肠 6.前闭壳肌 7.足 8.胃楯

9.胃 10.晶杆 11.直肠 12.晶杆囊 13.后闭壳肌 14.肛门 15.出水管 16.入水管

图15-4 青蛤的消化系统

(1)唇瓣:位于软体部前端,前闭壳肌腹面。左、右两侧各有一对,分别为外唇瓣和内 唇瓣。内外唇瓣相对的一面具许多皱褶,具有输送食物的作用。

(2)口:位于前闭壳肌腹面,为唇瓣之间的一个横裂。

(3)食道:在口的后面,为很短的管状结构。

(4)胃:与食道相连,为一个卵形袋状结构。胃壁很薄,无肌肉组织。胃内有胃楯,胃 楯形状不规则。胃除与肠相连外,还接一晶杆囊。晶杆囊中含有淡黄色透明的晶杆。晶 杆囊基部与肠相连接。

(5)消化盲囊:在胃的周围有消化盲囊包被,消化盲囊呈绿色,葡萄状,由许多分支细 密的盲管组成,有多个导管开口于胃。

(6)肠:位于胃的腹后方,为细长管边,在内脏团内弯曲盘绕。

(7)直肠:位于肠的后面,穿过围心腔,经过心室背面,末端绕经后闭壳肌背部。

(8)肛门:直肠末端为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背面。

4.呼吸系统

鳃是青蛤的呼吸器官,由四片鳃瓣组成,左、右两侧各具内、外鳃瓣两片,每一片又由 上行、下行鳃板组成。每一鳃瓣的上行板和下行板有板间连结相连。外鳃瓣的上行板前 端侧缘与外套膜内面相连,内鳃瓣上行板前端侧缘与内脏团相连。在足的后方,左右内鳃 瓣上行板之间相互联结。青蛤的鳃为真鳃瓣型,板间连结和丝间连结均具有血管。

此外,青蛤的外套膜也有一定呼吸作用。

5.循环系统(图15-5)

青蛤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组成,为开放式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内脏团背面,后闭壳肌上前方的围心腔中,由一心室、二心耳组成。心室的 背面有消化道穿过,腹面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心耳。心耳与心室之间有瓣膜相隔。心室 分出的前后动脉分支分布于身体各部。血液由心室流出,经动脉然后集于血窦,再由血窦 进入静脉,又经肾和鳃排除代谢产物及交换气体后流入心耳。

1.前闭壳肌动脉 2.胃动脉 3.唇瓣动脉 4.肠动脉 5.消化盲囊动脉 6.前外套动脉 7.足动脉

8.肠 9.足 10.前大动脉 11.心室 12.后动脉球 13.后大动脉 14.心耳 15.后闭壳肌动脉

16.后外套膜动脉 17.出鳃血管 18.入鳃血管 19.肛门 20.出水管 21.入水管

图15-5 青蛤的循环系统

6.排泄系统

青蛤的排泄系统主要是肾脏和围心腔腺。

肾脏一对,位于围心腔腹面,褐色,囊状。在围心腔近软体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开口, 为内肾肌。外肾孔(即排泄孔)位于肾脏腹面,足的后方,生殖孔侧下方。

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前端两侧,与外套膜愈合,呈褐色腺体,通过一袋形管与围心腔 相连。腺体能将代谢废物经围心腔送至肾脏,再经肾脏排出。

7.生殖系统

青蛤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足的上方、肠管迂回部。成熟的个体,生殖腺覆盖大部 分内脏团,并缠绕在肠管以及消化盲囊周围。生殖腺成熟时,精巢为乳白色至乳黄色,卵 巢为粉红色。生殖输送管1对,开口于内脏团背部、内鳃瓣基部,并与外肾孔分开。

8.神经系统(图15-6)

神经系统主要由三对神经节及其神经连索和各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组成。

(1)脑侧神经节:左右两侧彼此结合,位于食道背部,发出神经主要控制唇瓣、前闭壳 肌以及外套膜前部。

(2)脏神经节:位于闭壳肌腹面,左右两个相互靠近,彼此连接。脏神经节向水管肌、 鳃、后闭壳肌、内脏、外套膜等发出神经。此外,脏神经节与脑侧神经节之间有两条神经连 索相连。

(3)足神经节:左右相互合并,位于足的基部近中央,与脑侧神经节有一条神经连索相 连。足神经节向足部发出多条神经。

1.前闭壳肌神经 2.唇瓣神经 3.前外套膜神经 4.脑侧神经节 5.脑脏神经连索

6.脑足神经连索 7.足神经节 8.足神经 9.鳃神经 10.脏神经节 11.后套膜神经

12.后闭壳肌神经 13.水管肌神经

图15-6 青蛤的神经系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