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百科

铸造焦

2023-07-04

英文

foundry coke

简介

化铁炉熔铁专用焦炭。是冶金焦的一种。因所熔铁水供铸造铁件而得名。美国、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于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铸造焦的生产。在中国,到1990年年底已形成年产近百万吨铸造焦的设备生产能力, 而且在配料技术、铸造焦质量、微观结构的研究和铸造型焦的研制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在化铁炉中的作用 铸造焦是化铁炉熔铁的主要燃料。其作用是: 熔化炉料并使铁水过热, 支撑料柱保证其良好的透气性。因此,铸造焦应具备块度大、反应性低和气孔率小的特点。铸造焦与高炉焦相比在外观上具有块度大裂纹少、密实程度高等特点。(见彩图插页第13页) 装入化铁炉内的铸造焦分为底焦和层焦两部分。底焦的作用是燃烧产生热量, 熔化金属并在铁水通过它时使铁水过热。由于这部分焦炭处于化铁炉的底部, 它要承受整个料柱的静压力和加料时大块铁料的冲击力, 因此应具有一定的抗碎强度。层焦由上部与金属料层层相间加入炉内, 用于补充底焦的消耗,每层加入量即为熔化一层铁料所消耗的底焦量。化铁炉内炉料的分布、炉气的组成和温度变化见图。

化铁炉内的炉料分布、炉气的组成和温度变化

质量要求 化铁炉要求铸造焦具有下列性质:(1) 块度大而均匀。为了保证化铁炉内料柱的良好透气性能,使风能吹透中心,一般要求焦炭块度在60mm以上。铸造焦块度与化铁炉内径有关, 生产能力大于10t/h的化铁炉, 要求铸造焦块度为化铁炉内径的1/10~1/12; 中小型化铁炉则要求焦炭块度为其内径的1/6~1/9。(2) 具有足够的抗冲击破碎强度。铸造焦除在炉前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冲击和磨损外, 主要是在入炉时和入炉后要承受大铁块的撞击。为了保持炉内焦炭的块度均匀和底焦的稳定, 要求铸造焦具有一定的转鼓强度和落下强度 (见焦炭转鼓强度和焦炭落下强度),这对保证铁水温度,提高化铁炉热效率有重要作用。(3) 灰分低。铸造焦灰分升高则其固定碳和发热值降低, 在化铁炉内会直接影响铁水温度。一般焦炭灰分每减少1%, 铁水温度约提高10℃。(4)硫分低。铸造焦硫含量约有30~70%进入熔化的铁水,特别是炉料中废钢用量增加时, 铁水增硫更多, 直接影响铸件质量。化铁炉一般用酸性炉衬, 不能脱硫, 因此要求焦炭含硫量低于0.8%。(5)水分适宜且稳定。水分蒸发需要消耗热量; 但水分过低, 焦炭装入化铁炉时容易着火。为防止化铁炉顶部着火, 铸造焦又须有一定量的水分并保持稳定。水分波动会使料批计量不准,影响化铁炉操作。一般入炉焦水分控制在5%以下。(6) 挥发分不宜太高。挥发分高会影响铸造焦使用时的强度, 同时也会降低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各国都订有铸造焦质量标准。表1为中国铸造焦国家标准。块度、灰分、硫分和机械强度指标是铸造焦质量考核指标。若上述指标中任一项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即不符合该级别的合格品质量标准。转鼓强度和落下强度为并用指标,当两个指标值有矛盾时,以M40(见米库姆转鼓试验) 为准。水分、挥发分、显气孔率和碎焦率等则不作为主要质量验收指标。表2给出了一些国家的铸造焦质量指标。

表1 中国铸造焦国家标准

指 标 级 别
特级 一级 二级
块 度,mm >80
80~60
>60
水分Mad,% ≤5.0
灰分Ad,% ≤8.00 8.01~10.00 10.01~12.00
挥发分Vdaf,% ≤1.5
硫分St。d,% ≤0.60 ≤0.80 ≤0.80
转鼓强度M40,% ≥85.0 ≥81.0 ≥77.0
落下强度SI504% ≥92.0 ≥88.0 ≥84.0
显气孔率Ps,% ≤40.0 ≤45.0 ≤45.0
碎焦率(<40mm),
%
≤4.0

生产工艺 生产铸造焦的最理想的原料是低灰、低硫、中等挥发分、中强粘结性焦煤。当优质焦煤不足时,也可以以中、高挥发分和中、强粘结性煤为基础煤,配入中、低挥发分或中、低粘结性煤以及石油延迟焦、焦粉或沥青等配煤添加剂。配入焦粉和石油延迟焦等惰性添加物,可减缓半焦生成后的收缩应力,减少裂纹的生成并改善气孔结构,增大块度。配入沥青等添加物,可以补充配料中粘结组分的不足,并对煤料产生一定的改质作用。

表2 一些国家的铸造焦质量标准

国 家 灰分
%
硫分
%
挥发分
%
转鼓强度,% 落下强度
%
视密度
g/cm3
气孔率
%
块 度
mm
M80 M40
美 国 <7.0 <0.6 <1.0     >95 0.85~1.1 45~50 76~230
英 国 <7.0 <0.7 <1.0   >80 >90 0.95~1.4 45~50 76~150
法 国 9~10 <0.7 <1.0 65~70     0.9~1.1 45~52 60~90
90~152
日 本 6~14 <0.8 <2.0     70.1~90.1     >100
100~75
75~50
50~35
德 国 7.5~8.5 0.8~0.95   60~75         >100
>80
80~120
苏 联 9.5~12.5 0.45~1.4 <1.2   73~80     42 >80、 >60
>40、 40~60
60~80

对铸造焦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石油延迟焦与煤的熔融组分结合良好,所得焦炭气孔小,孔壁加厚。(见彩图插页第13页)用低灰、低硫的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为主体配料时,通过选择合适的配合煤种和添加物,并采用煤捣固工艺,也能生产出质量合乎要求的铸造焦。为降低铸造焦的灰分,根据原料煤的灰分及其可选性,在煤料预处理过程中常常设置适当的洗选工序。在煤料粉碎方面可采用先粉碎后配合工艺或分组粉碎工艺,使装炉煤中煤料的细度(指小于3mm的粒级)达到85~90%,石油延迟焦粉的细度达到90~96%,配加的焦粉则要求小于0. 5mm的粒级占90%以上。为增大焦炭块度,宜采用宽炭化室焦炉炼制,在炼焦工艺上,采用降低炉温延长结焦时间,以延缓成焦过程中气体析出速度,降低半焦收缩应力,减少焦炭裂纹。

图1 自动配煤装置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