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blasting with sphirecal car-tridge
简介
用球形或近似球形的药包进行爆破。爆破时,其爆轰波和爆轰气体由爆轰中心向四周球状传播,能量随传播距离增长而较快衰减。按装药空间的形状和大小,球状药包爆破分为:药壶爆破、硐室爆破(条形硐室除外)、下向深孔球状药包爆破。药壶爆破因其工艺十分落后,一般矿山已不使用。硐室爆破又称集中药包爆破,其爆破能量集中,可克服很大的岩石阻力。它的最小抵抗线远大于柱状药爆破中的最小抵抗线。硐室爆破具有爆破规模大、工程进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多用于基建剥岩、场地平整、空区处理等场合。但因其破碎很不均匀,难于控制开采边界,对采场周围矿(岩)体及其工程可能造成较大破坏,所以用于地下开采采场落矿较少,只在矿石十分坚硬,难于钻凿深孔的情况下,才用硐室爆破崩矿。
下向深孔球状药包 地下开采的球状药包爆破主要采用下向深孔球状药包。其实质是自下而上逐次引爆埋设于各下向深孔同一水平分层部位的球状药包,形成的下向倒漏斗群向水平补偿空间崩落分层矿石。与采用水平深孔柱状药包爆破相比,下向深孔球状药包爆破具有爆破破碎质量好,采场结构简单,更易实现落矿作业机械化和设备大型化等优点。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的VCR采矿法的核心工艺,也可用于形成切割立槽。
球状药包的爆破漏斗 把一定量的球状药包埋置于矿岩自由面以下的适当深度,形成的可见爆破漏斗。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炸药性能以及装药结构一定时,爆破漏斗体积随药包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到一定值后,爆破漏斗体积反而逐渐减小,直到不再形成爆破漏斗。不再形成爆破漏斗的球状药包埋置深度,叫球状药包临界埋深。形成最大体积爆破漏斗的球状药包理置深度,叫球状药包最优埋深。合理确定埋深的依据是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见VCR采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