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technical condition of
mining
简介
指对矿床开拓、采矿方法、采矿工艺的选择和技术决策有影响的矿床赋存条件和矿岩性质。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主要有矿床的形状、倾角和厚度,矿岩坚固性(见岩石坚固性)、稳固性、粘结性、氧化性、自燃性和松散性等。
矿床形状 可分为:(1)层状矿床 多为沉积或沉积变质矿床。规模较大,赋存条件稳定,有用矿物组分和含量较均匀。(2)脉状矿床 多为热液和气化裂隙充填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有用矿物组分和含量不均匀。(3)块状矿床 多为充填和接触交代矿床。矿床大小不一,往往呈不规则的透镜状、巢状和株状产出,矿岩接触界限不明显。
矿床倾角 矿床倾角与采场运搬方式、地压控制和回采方式有关。矿床按倾角可分为:(1)水平及微倾斜矿床,倾角小于5°。(2)缓倾斜矿床,倾角为5°~30°。(3)倾斜矿床,倾角为30°~55°。(4)急倾斜矿床,倾角大于55°。
矿床厚度 矿床上、下盘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前者叫垂直厚度,后者叫水平厚度。对急倾斜矿床常用水平厚度。矿床厚度与矿块布置、回采方式、采矿方法、采场支护和地压控制有关。矿床按厚度分为:(1)极薄矿床,厚度小于0.8m。(2)薄矿床,厚度为0.8~4m。(3)中厚矿床,厚度为4~10m。(4)厚矿床,厚度为10~40m。(5)极厚矿床,厚度大于40m。
矿岩稳固性 已开采空间的矿岩允许暴露面积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它对采矿方法的选择和地压控制有很大影响。矿岩按稳固性可分为:(1)极不稳固 在掘进及采矿过程中,不允许有无支护的暴露面积。(2)不稳固 允许无支护的暴露面积在50m2以内,长时间暴露则需支护。(3)中等稳固 允许无支护的暴露面积为50~200m2。(4)稳固 允许暴露面积为200~800m2。(5)极稳固 允许暴露面积在800m2以上。
粘结性 采下矿石遇水或受压一段时间后而产生粘结的性质。对放矿、装车和采矿方法选择影响较大。
氧化性 采下的硫化矿石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的性质。氧化后的矿石会降低选矿回收率。
自燃性 采下的高硫矿石(含硫18%~20%以上)在空气中氧化,并放出热量,一定时间后矿石温度升高引起自燃的性质。对采矿方法选择有其特殊的要求。
松散性 矿岩爆破破碎后,因空隙加大,其体积比原矿岩体积有所增大而松散的性质。破碎后的体积与原矿岩体积之比称为松散系数。其值一般为1.5~1.6,主要取决于破碎后矿岩的块度组成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