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百科

铵油炸药

2023-06-28

英文

ammonium nitrate-fuel oil agent

简介

硝酸铵与燃油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炸药。有粉状铵油炸药、粒状铵油炸药等。在中国粉状铵油炸药用量较大。

铵油炸药的爆炸性能主要取决于硝酸铵的粒度、孔隙性、含水率,燃料油品种及含量,炸药混合均匀程度等因素。

加工制作和使用铵油炸药,必须遵守防火、防毒气及抗静电引爆等安全技术的要求。为了防静电引爆的危险,应采用半导电性软管来输送炸药,禁止使用绝缘胶管输送。此外制药、装药设备必须良好接地,并采用抗静电雷管等措施。

粉状铵油炸药 其典型成分配比是硝酸铵92%,燃料油4%,木粉4%。其中硝酸铵为氧化剂;燃料油为可燃剂,常用的是柴油;木粉作可燃剂,同时起疏松作用,以防止结块。常用热碾进行混合加工,驱赶水汽,使含水量低于0.3%。常用粉状铵油炸药的牌号有露天铵油炸药,岩石铵油炸药和煤矿铵油炸药。粉状铵油炸药的密度0.8~1.0g/cm3,爆力280~310mL,猛度9~12mm,殉爆距离4~7cm,可以用雷管直接起爆,但它易潮解结块,不能长期贮存,主要用于小直径炮孔的爆破。

粒状铵油炸药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简单成分混合炸药。常用多孔粒状硝酸铵来配制粒状铵油炸药,它比普通粒状硝酸铵更富于吸油性。一般采用94%的硝酸铵,混以6%柴油。利用专门车辆可在爆区现场自动按比例混合并装入炮孔。这种炸药疏松性好,不易结块,流动性强,便于实现机械化装药。粒状铵油炸药成本低,使用安全,但不防水,广泛应用于露天无水的炮孔爆破。这种炸药敏感度低,不能用雷管直接起爆,必须用中继药包进行起爆(见中继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