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百科

7.4.1 概述

2023-02-14

在实验室中用小型设备进行科学试验,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率,如何在大型的生产 规模设备中予以重现,这是比拟放大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对发酵过程代谢机制、反应动力学、热力学以及传递现象的了解的深入,有可能 用数学模型代替过程本身去研究过程的优化及比拟放大等问题。所建立的这些数学模型 都以原型设备的流体流动模型为依据。放大了的生产规模反应器中真实的流体流动模型 可能与原型设备有了变化,很可能在放大的反应器的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流动模型。另 外,由于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要使得到的数学模型能够对过程做出较好的描 述,势必包含较多的参数。但为了能够对模型得出解析法的解,又不得不做出某些重大的 简化处理,即所谓半数学模型法。完全的数学模型法用于发酵反应器的比拟放大尚存在 困难。其他还有因次分析法、近似法则法及尝试误差法。

迄今为止,文献上常见的发酵罐比拟放大法仍以近似法则与因次分析的结合为主。 这种方法的理论和推理是:假定发酵罐内的混合是充分的,罐内温度梯度很小,可视作恒 温系统;输入液体动量的差异所引起剪切率的变化,对传质速率以及对菌体或其催化活性 均可能产生相应影响,两者都对宏观的反应动力学发生影响。经过放大,最可能对发酵过 程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一般是传质过程,其中限制性的传质速率就是气态氧向液相中传 递(溶解)的速率。因此,我们先要了解发酵罐中的传质及混合过程。

7.4.1.1 氧的供给

以酵母为例来说明供氧的重要性。酵母在不同基质上生长的耗氧量是不同的,以葡 萄糖为碳源耗氧约为0.8~1.2g氧/g细胞;以甲醇为碳源耗氧为2.5g氧/g细胞;以碳氢 化合物为碳源耗氧为2.5~3g氧/g细胞。表7-5给出酵母生长葡萄糖与氧耗的对比。

表7-5 酵母生长葡萄糖与氧耗对比

情 况 葡 萄 糖
在发酵液中浓度/(g/mL) 10000×10-6(1%) 7×10-6(饱和值)
临界浓度(维持)/(g/mL) 50×10-6 0.7×10-6
典型需求速率 3.2mmol/(g细胞·h) 6.5mmol/(g细胞·h)
扩散系数 0.65×10-5cm2/s 1.8×10-5cm2/s

由表7-5可以看出,与葡萄糖相比,在发酵液中氧量少得多,消耗速率又快,因此常 成为菌体生长的限制因素。

氧是如何得到供应的呢?实验得知,在深层培养中菌体摄取的是溶解的氧,即气相的 氧先溶在发酵液中再传递给菌体。根据化工原理得知,氧从气泡传给发酵液的速率(容积 供氧速率):

OTR=kLα(ρ*-ρ)

(7-57)

式中 OTR——容积供氧速率,mmol/(L·h)

ρ*——与气泡中的氧成平衡的液相氧浓度,mmol/L

ρ——发酵液中氧的浓度,mmol/L

kLα——传氧系数,是液膜传氧系数与气液两相比界面的乘积,h-1

在发酵中用空气来供氧,其中氧分压仅21kPa,在25℃下与空气相平衡的水中的溶氧 为8×10-6g/mL,即为0.25mmol/L。发酵液中氧浓度ρ对菌体生长是很重要的,ρ过低, 会使菌体停止生长,这时的ρ值叫临界氧浓度ρL。各种菌的ρL值不尽相同,大肠杆菌在 37.8℃下ρL为0.26×10-6g/mL,酵母菌在34.8℃下ρL为0.16×10-6g/mL。溶解氧也 用相对饱和溶氧的百分率来表示,如上例中0.16×10-6g/mL相当于2%。不同的菌耗氧 速率也不尽相同,如酵母菌在一般培养条件下OTR可达135mmol/(L·h),产黄青霉素可 达30~50mmol/(L·h)。通过上述分析,ρ*、ρ都有一定限制,而且供氧速率OTR又应满 足菌体生长的要求,所以发酵反应器设计应力求有高的传氧系数kLα。

常用的kLα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动态法、亚硫酸盐法等。

(1) 直接测定法 根据反应器内氧的物料衡算可得到容积供氧速率:

(7-58)

式中 V——发酵液体积,L

qv——空气体积流量,L/min

p——空气压力

Y——氧的分子分数

T——气温,K

下标i、o分别为入口及出口条件

式(7-58)中,ρ可用溶氧电极测出;Y通过气体氧分析仪表测定;qv、T、p均用常用 的仪表测量。测得入口及出口各参数后用上式即可算出kLα。在简化条件下忽略入口及 出口间流量与温度的变化,只用溶氧电极及尾氧分析仪测出发酵液中溶氧值及尾气中氧浓 度,并测出气体体积流量及发酵液体积,就可估算出传氧系数。对耗氧多的深罐发酵,因入 口与出口气中含氧量变化大,为准确测定kLα,应用对数平均ρ*-ρ来计算平均传氧推动力。

(2)动态法 直接测定法计算简单,但所用传感器较多,尤其尾氧分析仪价格较高, 精确度有限。在实验室可用动态法来测定,只需一支溶氧电极即可。其原理是做发酵罐 内氧的物料平衡:

氧的积累量=供氧量-耗氧量

(7-59)

式中,q表示菌体比耗氧速率[mmol氧/(g细胞·h)],其他量的意义同前。将式(7-59)整 理得:

(7-60)

只要测出qρx及ρ~t的变化关系,用ρ对qρx+dρ/dt作图,所得直线斜率就是-1/kLα。 具体做法如图7-16。

实验中维持发酵罐通气稳态操作,到时间t0停止通气,这时溶氧浓度下降,到时间t 再次通气,溶氧浓度逐渐上升,得到溶解浓度ρ-t变化曲线。曲线t0-t1段,停止通气 没有供氧,所以曲线斜率dρ/dt为-qρx,再用ρ对qρx+dρ/dt作图如图7-17,得到一直 线,其斜率即为-1/kLα。

动态法测定所用传感器简单,但计算量大。用动态法测kLα还应注意:溶氧浓度在 停气时不宜降得太低,以免细胞“窒息”而使代谢途径变化;另外要注意消除氧电极滞后引 起的曲线变化。通过测试可消除这些影响。

图7-16 动态法测定传氧系数

(实验中,溶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7-17 动态法计算传氧系数kLα

(3) 亚硫酸盐氧化法 用Cu2+作催化剂,溶解在水中的氧能立即将水中的SO32-氧 化为SO42-,其氧化反应的速率在很大范围内与SO32-的浓度几乎无关。这种反应特性 排除了氧化反应速率成为溶氧阻力的可能性,因此,溶氧速率是控制氧化反应的因素。剩 余的SO32-与过量的碘作用。剩余的碘用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

每1mol溶氧可氧化2mol SO32-,就是剩余2mol碘,也就消耗掉4mol Na2S2O3。因 此,每滴定消耗1mol Na2S2O3,必有0.25mol溶氧,则体积溶氧速率Nv为:

(7-61)

式中 V1——Na2S2O3的消耗体积,L

c——Na2S2O3的标定浓度,mol/L

V2——样液体积,L

t——两次取样的间隔,即氧化时间,min

实验程序: 将一定温度的自来水加入试验设备内,开始搅拌,加入化学纯的Na2SO3 晶体使浓度在1.0mol/L左右,再加入化学纯的CuSO4,使Cu2+约为0.001mol/L;等完全 溶解后开阀通气,气阀一开始就接近预定流量,并在几秒内调到所需的空气流量。当气泡 冒出的同时就立即计时,并定为氧化时间的开始。氧化时间可以持续4~20min,到时停 止通气搅拌,准确记录氧化时间。实验前后各用吸管取5~100mL样液,立即各移入新吸 取的过量标准碘液中,然后用标定过的Na2S2O3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

在亚硫酸盐氧化法中,由于水中SO32-的在Cu2+的催化下瞬即把溶氧还原掉,所以 在搅拌充分的条件下,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的溶氧浓度c=0。另外,在小型试验设备 中,可忽略进出口空气的压力变化,如在0.1MPa(1atm)下,25℃时空气中氧的分压为 0.021MPa,氧气溶于纯水的亨利定律常数为4.58×104,据此可以算出与之平衡的纯水中 的溶氧浓度c*=0.24mmol/L,但由于亚硫酸盐的存在,c*的实际值低于0.24mmol/L,因 此一般规定c*=0.21mmol/L。

所以kLα=Nv/0.21。

7.4.1.2 罐内流体的混合

罐内流体的混合一方面是为了加强氧的传递,另一方面使流体混合均匀避免出现局 部过浓或过稀的现象并强化菌体与营养物的接触。

反应器操作时的工程特性涉及主反应相(即L相)的混合条件。以隔离程度为例 (Danckwerts,1958),两相极端情况是最大混合mm(maximal mixing)如CSTR和完全隔离ts(total segregation)如CPFR(见图7- 18)。

图7-18 连续操作搅拌罐式反应器(CSTR) 和连续操作塞流式反应器(CPFR)的比较

(1)浓度变化曲线 (2)停留时间分布

考虑一特定的反应器空间,例如一 段管道中流体以流速uz沿z方向流 动,进入该空间的流体看作是分层流动 的,然后观察这些流体层流过反应器空 间的状况。对于最大混合mm,整个管 截面上流体层间是完全混合的;而对于 完全隔离ts,流体层则保持不变的流过 反应器空间。在图7-18所示的反应器 状态下,这两种极端状况是可实现的。

混合程度由以下两个同样重要的 方面组成,这一点对理解反应器混合程 度的一般概念是很重要的:①微观混合 (micromixing),由反应器(搅拌反应器)中反应相(L相)混合所需要的时间来表征;②宏观混 合(macromixing),由停留时间分布(连续反应器)来表征,反应器被看作黑匣(black box)。如 图7-18所示,微观混合和宏观混合的两种特征参数,实际上是互相关联的。用CSTR和 CPFR作为两种极端状况的这种简化模型,不适合充分地表示瞬态。混合程度在循环反应 器中可作仔细研究,因为循环反应器能较清楚地显示中间状态。

流体混合的好坏常用混合度和混合时间两个参数衡量。

混合度常用示踪法测定,其定义为:

(7-62)

式中 c0——反应器内示踪物的初始浓度

c——加入一定量示踪物后平衡浓度

c——示踪物某瞬时的浓度

混合时间tm定义为:达到一定混合度m所需的时间。具体测量混合时间示意如图 7-19。显然混合时间短些好。在反应器放大时混合时间往往要加长,通常小罐的混合时间仅为几秒,而大罐的混合时间往往需要几十秒以至分钟级。

图7-19 混合时间的测量及其与混合度的关系

决定混合时间的因素比较多,除流体物性以外主要是搅拌转速(n)、搅拌桨直径(di) 及罐体直径(dT),表7-6给出一些实验结果。

表7-6 混合时间tm、n、di、dT的关系

关 系 参 考 资 料
tm~n-1 Krameers and Alberda,1953
tm~n-1di1/4 Khang and Levenspiel,1979;van de Vusse,1955
tm~(ndi2)-2/3 Norwood and Metzner,1960
tm~n-1(di/(dT)-2 Holmes et al,1964
tm~n-2/3 Biggs,1963
tm~n-1(di/dT)-2.0~-2.5 Prochazka and Landau,1961
tm~n-1(di/dT)-5/3 Mersmann et al,1976
tm~n-1.0~-0.6 Stenberg,1984
tm~n0.85±0.07dT-0.23±0.14 Stenberg,1984

实际上,可用混合时间tm来表征搅拌反应器的混合状态,tm的实验测定见后。一维 变量tm之所以能代表实际混合的三维时间过程,是因为在最大混合(mm)下,三个坐标 方向上的速度相同。至于有浓度分布的反应器(管式反应器或有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反应 器)的混合状态,实验上较难考查。

除了反应器内整体的混合外,局部的微观混合也很重要,微观混合影响菌体的形态和 活力。有人做过用A.niger菌株生产柠檬酸小试,发现有不同的最佳产酸搅拌转速,但 菌量的变化并不随转速而不同。

由于混合时间的概念在应用上受限制,所以需寻找其他能较普遍化的描述混合的方 法。较早提出的是隔离程度(degree of segregation),也就是“不均匀性”(inhomogeneity)J。 J由下式定义:

J的范围是: 0≤J≤1

边界值是: 对于最大混合情况 J=0

对于完全隔离情况 J=1

式中,var αi、var αp和var α是单个质点(αi)、两个质点间(αp)和整个系统(α)“年龄”分 布的方差(平方和)。质点定义为这样一个体积单元:体积与反应器体积相比很小,但又大 得足以携有很多分子。在实际的生物过程中几乎无法实验测定J,然而在思考问题和研 究上仍不失为一种模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