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缢蛏的水产养殖技术

2023-03-03

1.养成场的选择

(1)地形:在内湾或河口附近,选择平坦并略有倾斜的滩涂 为好。以每天干露2~3小时的中潮区至低潮区为宜。

(2)潮流:要求风平浪静,但有一定流速的、潮流畅通的海 区。

(3)底质:软泥和泥沙的底质均适合缢蛏的生活,以中间20 ~30厘米为泥沙混合(沙占50%~70%)、表层为3~5厘米软 泥的底质最理想。

(4)水温和比重:水温15~30℃,海水比重1.005~1.020 为宜。

2.蛏埕的建筑及养成

根据地势和底质的不同,蛏埕建筑不同。软泥和泥沙底质 的蛏埕一般风浪较小、建筑简单,在蛏埕的四周围筑成农田田埂 式,堤高35厘米即可。风浪较大的地方,堤可适当增高。在堤 的内侧开沟排水。为方便生产操作,可把整片蛏埕再分为小畦, 畦的宽度3~7米,畦与畦间开小沟排水或用作人行道;有些地 方不分畦,仅在中间开有小沟。

河口地带沙质埕地,因易受洪水和风浪的冲击而泥沙覆盖, 可用芒草筑堤。在埕地四周挖30厘米深的沟,把芒草成束直立 插下,再用一束横置于土中,用土埋好,芒草露出埕面约30厘 米。大堤宽50厘米。围堤时,要使堤向与流向垂直或小于45~ 角,使潮流对堤埂冲击的阻力平衡。

(1)整埕:整埕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包括翻土、耙土和平 埕。翻、耙、平的次数依底质软硬程度而定,硬底质需增加整埕 的次数。

①翻土:在蛏苗开始放养6天左右开始翻土,翻土次数越多 越好,方法是用锄头把埕地底层泥土翻起20~30厘米。

②耙土:用“四齿耙”将翻出的土捣碎,再用铁耙耙烂泥土。

③平埕:用木板压平埕面。平埕时要先重后轻,由埕面两边 往中央压成“公路”形,确保埕面不积水。

(2)播苗:

①播苗时间:当成苗长到1.5厘米时即可进行播种。南方 一般在1~3月播种,在此期间以早播为好。

②播种方法:播种方法采用抛苗。播苗前用海水洗净泥土, 拣去杂质,确保蛏苗不结块。无风时两人在埕的两侧交叉播种, 有风时则顺风播种。

大潮汛期时,蛏埕干露时间长,有足够的时间让蛏苗钻土, 蛏苗潜钻率高、损失小。所以,播种多选大潮汛期进行,小潮一 般不播苗。

③播苗量:依埕地土质软硬程度、蛏苗大小和潮区高低而 定。沙底埕播苗量比软泥埕增加50%,低潮区比高潮区适当增 加播苗量。含泥多的蛏埕,每亩播种壳长1厘米的蛏苗70千 克,泥沙底质播种100千克。

(3)播苗注意事项:蛏苗运到目的地时,放在阴凉处1小时 左右,将苗篮震动几下,使其出水管收缩,提高潜钻率。在潮水 涨到埕地半小时前停止播苗。如因淡化关系,埕面海水比重下 降较大并影响蛏苗潜钻时,播种时每亩撒盐7~13千克。风雨 天不宜播种。

①管理:经常检查蛏埕,定期疏通水沟,及时补苗。按时加 沙、堆土,1年蛏自立夏到6月开始加沙,2年蛏提早半月,每亩 加沙1 500千克。在流速缓慢、沉积较快的埕地,每个大潮汛进 行一次堆土平埕和清理水沟工作。

②防止自然灾害:暴雨、洪水、大风、霜雪等都属于不可抗灾 害,要做好预防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③病敌害及防治:针对缢蛏养殖的病敌害,积极地以预防为 主,治疗时对症下药。

3.缢蛏的半人工采苗

根据缢蛏的繁殖规律和蛏苗喜欢附于新土上的习性,对缢 蛏繁殖的海区滩涂底质进行人工改造,使蛏苗附着在人工修筑 的苗埕上,从而采到大量的蛏苗。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了 围塘整涂的附苗技术。通过围塘整涂,可以减轻风浪的影响,缓 和潮流、稳定涂面,增加新油泥,使涂质柔软、新鲜、湿润、平整, 造成适合幼苗附着和生长的优良环境。

(1)围塘整涂:一般选择在自然苗较多的涂面。因为有自然 苗分布,说明这个环境比较适宜蛏苗的附着和生长,在这样的涂 面展开围塘整涂,能显著提高蛏苗产量。同时在该产苗区的中、 高潮区,往往由于涂面油泥较少,底质干燥易变硬,蛏苗附着后 极易引起迁移,采用围塘整涂技术措施,改善底质环境,蛏苗增 产的效果十分显著。

围塘时间应根据当地海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位于内湾港底 油泥沉积缓慢的海区,白露过后即可开始;油泥易涨的海区,围 塘时间可适当推迟。一般以缢蛏幼虫附着前能沉积15~20厘 米厚的新油泥即可。

新挖的苗塘要根据地形、位置做好规划,以利挖塘和计算蛏 苗产量,每塘面积50~70米2,筑塘时,把塘底泥全部挖出(深20 ~30厘米),堆在四周筑堤。堤底宽1.5~2米、堤岸高70厘米 以上,风浪大的海区点适当加宽加高,每塘靠近排水沟出留一缺 口,一般宽1米左右。塘堤筑好以后,翻耕塘内涂泥20厘米左 右,耙烂涂泥。一次耙不烂的,关上水口浸泡今天再耙第二次, 力求精耕细作,使涂泥细腻柔软。由于塘内涂泥下挖20~30厘 米,因此,每两排塘之间必须开一条宽1米左右的进出水沟,延 伸到浦沟或底涂,使整个塘进排水便利,确保涨落潮水流畅通。

老(旧)塘涂整塘附苗的工序与新塘相同,群众经验总结: “老塘附苗稀拉,新塘附苗密麻”。因此,塘底老泥要全部挖掉, 经过翻耙和平整塘底,修好堤坝,关上水口、沉积新泥才能获得 较好的附苗效果。

(2)防水平涂附苗:根据附苗预报的通知要求,及时做好采 苗工作,严格掌握放水时间。放水太早涂质易老化,放水太迟蛏 苗已附着。因此,准确的附苗预报也是正确掌握放水平涂附苗 的关键。

为提高附苗密度,在秋末冬初、气候干燥油泥少的情况下, 防水附苗时涂面应保持平坦,退潮后稍带“水足”为宜;如遇多雨 水年份,塘内涂泥呈稀浆状,放水时涂面可做成“马垄形”,苗塘 出水口及塘外沟道应该更通畅些。总之,放水附苗时,塘底要求 保持平整、柔软、湿润、新鲜,看上去“水汪汪”。

刚附于涂面的稚贝太小,人肉眼看不见。附着1个月后,涂 面出现蛏孔,即可直接看出附苗效果。蛏苗塘附苗密度高,生长 一般比较缓慢,到了放养季节有些还达不到放养规格。为提高 蛏苗的产量和质量,可以把苗塘里的苗移到潮流畅通、饵料丰富 的中潮区,加快蛏苗生长。

(3)连续平涂,提高附苗密度:塘内放水附苗后,涂泥表面易 陈旧老化,而附着初期的稚贝极不稳定,喜迁往新鲜的涂面。因 此,在稚贝大移动期间,每隔1~2天用秧田耙在涂面来回推抹 2~3次,破坏涂面老化层,使之新鲜。这样稚贝不仅不迁移,其 他地方的稚贝也会向该涂面迁移附着。根据调查,连续平涂的 蛏苗产量要高于一次平涂塘蛏苗产量近一倍。

为使连续平涂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为连续平涂的苗塘,涂泥 必须是柔软、湿润、油泥厚的涂面,干巴巴的涂面不能连续平涂。 连续平涂时间应自稚贝大批下沉附着后2~3天开始,每天或隔 天平涂一次,共7~8次。连续平涂的操作必须十分细心,以免 损伤已附着的稚贝,一般在潮水刚退时进行。涂面“水汪汪”,既 便于操作,又使稚贝少受损伤。平涂工具要适宜操作,秧田耙于 涂面接触的一面应有一定的粗糙度,便于在平涂时破坏老涂面。

(4)蛏苗塘的管理:自9月份围塘蓄水停泥开始,直至翌年 3月蛏苗收获,要根据不同季节及蛏苗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及 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①附苗前:主要是防止围塘漏水,确保塘内积蓄一定的海 水。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严禁进入附苗塘内掏补鱼、虾,以免 损坏涂面、堤岸。

②附苗期:由于塘内积水全部排出,要防止塘堤倒塌,及时 护理被潮流冲坏的进出水口和涂面。遇到附苗涂面干燥无油泥 时,把水口稍加高些,使附苗塘在退潮后能保留薄的水层,防止 老化干裂。反之,若涂面烂泥多时,可将水口开低一些,使在退 潮后塘内积水尽快排出。

③附苗后:除了经常下涂巡查管理以外,附着20余天的稚 贝在涂面出现小孔时,要求涂质软而不烂,退潮后蛏孔能展开 来。如果涂质稀烂蛏孔展不开,蛏苗就会逐渐减少,群众称为 “半塘积水半无收,全塘积水工白丢”。因此,必须在稀烂、积水 的涂面四周展开一条小沟通往涂外,使涂质逐渐结实起来。

附着一个多月以后,幼贝基本稳定下来,如遇上气候干旱油 泥少时,会影响蛏苗的生长速度,这是就要做好关水口工作。位 于高潮区的苗塘,小潮水期间关水口3~4天,可改善涂质。寒 冬腊月结冰期,若要关水口保暖就要满水,若不关水口,退潮后 涂面不能积水防止冰冻。

(5)围塘整涂附苗的优点:充分利用荒涂、硬涂,扩大附苗面 积。产苗区一般位于内湾港底,其高潮区平涂往往由于油泥少、 涂质硬,使得附苗稀薄,甚至不附苗。通过围塘和改良涂质,就 可以成为蛏苗附着的优良环境。该方法技术简便,增产效果明 显,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并且围塘整涂的蛏苗较集中,便于管理, 苗种起捕时也较自然涂面省工。该方法投资省、收益大,所需工 时也不大。一塘多用,利用蛏苗塘空闲季节来养殖大蛏。

(6)缢蛏的刮苗培育:这是将采集自然附着在滩面上的蛏 苗,通过人工培育而进行的苗种生产方式。

①刮苗工具:主要为刮苗袋和刮苗板。刮苗袋,由网袋和框 架两部分构成。框架由竹片制成,形状呈等腰梯形,上底25厘 米、下底35厘米,左右两边各23厘米。网袋宽50厘米,长随使 用者的身高而定,一般为140~150厘米。用锦纶丝编制而成, 网口紧挂在框架上。网目大小依采苗季节苗体大小而不同,分 为5种规格。刮板长24~30厘米,半圆形,径宽8~13厘米,用 竹片剖开制成,背部突起便于把握,腹侧削薄利于刮苗。

②采苗方法:“立冬”后,附着在滩涂上的蛏苗用肉眼即可看 见。此时应探苗,查清蛏苗分布的情况。一般在港道两侧及潮 区较高的港道底部,蛏苗附着密度较大的地方进行刮苗。刮苗 时,一手拿着刮苗袋,将袋口紧贴滩面;一手拿着刮苗板,把蛏苗 带泥刮进袋中。刮的深浅,依苗体潜穴深度而定。当刮到网袋 六七成时,将袋拖到水中,洗去泥沙,挑出网内螺类、贝壳等夹杂 物后再继续刮苗。如此反复多次,将刮到的蛏苗倒入容器内,然 后加入清洁海水。由于蛏苗较轻,水入桶时苗便浮起,这时把桶 内的水徐徐倒入网袋,便可将蛏苗与杂质分开。如此反复数次, 可将蛏苗全部洗净,这叫净苗。净苗后的蛏苗,与敌害生物、碎 贝壳、杂质等全部分开,便可进行蛏苗培育。

4.人工育苗技术

(1)亲蛏室外土池人工培养和育肥:亲蛏人工培养育肥是利 用人为创造环境条件,使亲蛏正常生长、发育、性腺成熟,从而获 取优质精子、卵子。若亲蛏性腺成熟不良,出现早产、不产或晚 产,不但会影响受精率、孵化率,而且幼虫活力差,常出现纤毛盘 脱落,导致育苗中途死亡。因此,在亲蛏培养期间,应注意加强 培养池蓄水与干露,控水与换水,清除敌害生物,调节温度、盐 度、光照等管理。

(2)亲蛏室内池塘强化培养: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旬开始, 把从室外培养池滩涂(或外滩涂)养成的亲蛏采捕上来,经过筛 选,去掉碎壳蛏,将完整无伤病、活力强、健康的亲蛏移入室内池 塘强化培养,直到亲蛙能催产、受精、采卵孵化。控制孵化密度, 一般在15~20个/毫升,最多不超过30个/毫升。

(3)室内幼虫培育:掌握密度,D形幼虫培育以8~10个/毫 升为佳。

(4)饵料供给:D形幼虫最初靠自身卵黄营养,经过24小时 后肠道形成,消化系统已发育完成,应进行饵料投喂。投喂的开 口饵料以金藻类为好,不但D形幼虫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 快,开始的日投饵量为1万~2万个/毫升,以后每天增加1万 个/毫升。待壳长到100~160微米,日投饵量为5万个/毫升。 壳顶后期仍以投喂金藻为主,加投扁藻0.5万~1.0万个/毫 升,与硅藻类等相混合投喂为佳。昼夜投饵3~4次,具体应视 实际观察结果而定。

(5)加强换水:除D形幼虫第一天加池水至1.40~1.45米 外,第二天就要进行换水。壳顶前期日换水1~2次,换水量 1/2;壳顶中期日换水2次,换水量9/10;壳顶后期可日换全池 池水。

(6)充氧:气石分布密度为1只/米2,供气量应控制在打开 供气调节开关后,分布在池底的气石孔往上垂直通气,水头翻动 能散于水面且均匀为度。

(7)药物预防:可用土霉素等抗菌药物,一般用量为0.5× 10-6~1×10-6

(8)水质要求:孵化、幼虫培育的水质要求新鲜清澈,pH值 保持在8.0~8.5,盐度18~24,水温22~24℃,溶解氧>5毫 克/升,氨态氮<0.05毫克/升,EDTA维持在5×10-6

(9)幼体变态:幼虫变态期和稚贝培育期,均需要及时投放 幼体附着、生活用基质,调理好育苗池底。一般应选取大潮汛时 塘堤外自然滩涂无污染、涂表平滑光亮的活性泥(底栖硅藻丰 富),将其刮捞上来,经过阳光充分暴晒,干燥成饼。然后碾碎成 粉状,用200目绢筛过滤,均匀地泼洒入池中,使之沉淀铺底。 底泥的厚度3~5毫米为宜,稚贝附着后,在培育池池底的分布 密度为60万~220万个/米2

水温保持在20~23℃,盐度20~24,日换水量掌握在 100%~200%,并应适当流水。饵料投喂也以金藻、扁藻为主, 辅助投喂一些小硅藻,日投喂量为金藻5万~7万个/毫升,扁 藻0.4万~0.7万个/毫升。

一般从附着稚贝开始,经110天左右可育成壳长1.2~1.5 厘米的商品蛏苗。为提高人工育苗的效果,增加单位面积的产 量,可将室内人工培育的眼点幼虫移到室外土池中进行附着,开 展土池半人工育苗。

5.苗种的中间暂养

(1)蛏苗培育:

①蛏苗塘:蛏苗在蛏苗塘内培育、越冬。蛏苗塘建在中潮区 上部,以有少量的淡水注入,坐北朝南,高山下或能避开西北寒 风和海岸边为佳。蛏苗塘面积较小,一般30米2。建造时,把滩 面挖深1米,四周围以堤坝,仅留小的出入口与水沟相通,以便 于进排水。建成的蛏苗塘,在小潮时能纳水1米左右,塘底不漏 水。在放苗前1~2天,将塘底的底泥翻耕、耕细、耙平,然后蓄 水放苗。

②放苗密度:放苗时,将幼苗放入桶内加入海水,轻轻搅拌, 用勺把苗带水均匀地泼洒在水面上。放苗密度一般在“小雪”前 后每亩放苗37千克,“大雪”前后每亩放苗55.5千克,“冬至”前 后每亩放苗66.7千克。

③水深:培育蛏苗期间蓄水深为15厘米左右。浅水有利于 底栖硅藻的繁殖,促进蛏苗的生长。

④疏苗:蛏苗培育到“冬至”前后,当体长达到3~4毫米时 应及时稀疏培育,以免影响生长速度。

稀疏培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蛏苗塘内的蛏苗一条条 相间刮出一半,移植到比原蛏苗塘潮区较低的苗埕上培育。将 刮起塘的底面抹平,让留在塘内的蛏苗迁移到空白处。另一种 是将原蛏苗塘内蛏苗全部刮起,扩大一倍面积,继续培育。

⑤蛏苗管理:每隔3~5天抹平塘面一次。入塘时要脚尖先 着地,用手轻轻抹一次,然后用推板将埕面抹平。防止鸭子、水 鸟入塘啄食蛏苗,如发现有敌害生物应及时清除。冬天不但要 防止决堤漏水,还要提高水位,以免蛏苗受损。从刮苗培育到翌 年“立春”,一般采集蛏苗的重量可增重10倍左右,2个月内体 长可增长3~4倍。由于个体的增大,每千克蛏苗从30万~50 万粒减少到每千克3万~5万粒。

(2)蛏种培育:春天由于温度回升,蛏苗生长较快,需要稀 疏,在蛏种塘中培育。蛏种塘的涂面应选择在水流畅通、风浪较 小、泥油较厚、潮水浸没时间较长的中潮区中、下段。港湾、岙口 等有洄水的场地更为适宜。蛏种塘的结构与蛏苗塘相似,只是 面积需要扩大,不用深挖滩面,堤坝一般高30厘米、宽50厘米。 用网袋将蛏苗塘中的苗刮起,洗去泥沙后放养到蛏种塘中。

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0.8万~1万粒为宜。移养要选择潮 水干露时间较长时进行,让蛏苗有足够的潜土穴居时间,以免潮 水上涨时流失。避免在雨天、冰霜、打雷、起雾等天气条件不好 时移养,以提高蛏苗的成活率。蛏苗“立春”移养,生长较快,经 2~3个月的培养,体长从6~7毫米增长到15~20毫米,体重 可增重10倍。每千克2 000~3 000粒的蛏苗,培育到“清明”就 能达到商品规格的蛏种,即可出塘养成。

(3)苗种运输:温度20℃以下耐干运48小时,温度20℃以 上时维持36小时。运输工具最好选用冷藏车。蛏苗的长途运 输应注意下列环节:

①过淡水:收到的蛏苗要就地用海水冲洗净污沼及杂质,拣 出死苗、碎苗。装车前用淡水漂洗一次,清除壳面微小生物及其 他杂质。漂洗前把苗篮震动几下,让蛏苗水管收缩,不致于服水 过多,影响成活率。浸水时间不宜过长。

②湿润车厢:装苗前用淡水将车厢冲洗干净,保持足够的湿 度。

③装苗箱:每箱盛苗15千克,分层装车,上、下层留有一定 的空间,以便通风透气。

④防干:在最上层苗箱上面覆盖2~3层浸透水的纱布防 干。运输途中,每隔1~2小时喷水一次,保持湿润环境。

⑤定时观察:长途运输途中每隔一定时间,停车检查蛏苗及 温度、湿度等情况 。

⑥蛏苗暂养:蛏苗到达养殖场后,连箱带苗放入海水中(虾 池中)暂养1~2小时,以恢复其体力,提高下潜率。

6.蓄水养蛏

高潮区滩涂由于位置高、潮水淹没时间短、油泥少、涂质硬, 除了产苗区围塘整涂培育蛏苗外,尚有大片滩涂没有利用,可因 地制宜,蓄水养蛏。

(1)蓄水土池的修建:土池的面积因地而异,小则0.5亩,大 则5~6亩。池面太小,夏季退潮后水温升高快,不利于蛏的生 活;土池面积太大,则管理不太方便。

堤岸在12月至翌年1月份的小潮水时修筑,用池内涂泥堆 积筑堤。筑堤太迟堤岸泥土不结实,蓄水后容易倒塌。土池面 积太大,堤岸相应宽大些。一般面积为1~2亩的土池,堤岸底 宽2~2.5米、高1~1.5米。根据池面积大小,设1~2个进出 水口,池内四周沿堤底附近挖一条宽和深都是1米左右的环形 沟,池内涂面划成3米宽的蛏涂块。

(2)播种:为了在繁殖季节前达到商品规格,做到当年起捕, 要求蛏苗质量好、个体大。小苗在惊蛰至春分放养,大苗放养不 超过清明节。每亩放养小苗20~25千克、大苗40~60千克,每 亩蛏苗量要达到25万~30万个。

(3)管理:每天下涂巡查,严防漏水、崩堤。一旦崩堤,小潮 水期间不能进水,易引起大批死亡,要及时用水泵抽水抢救。每 逢大潮水潮间放水一次,捕捉池内鱼虾,清除敌害,平整涂面(盖 汪),更新水质,促进生长。换水要选择晴天进行,蓄水深度30 ~40厘米。夏至以后气温高,蓄水深度可保持在50厘米以上。 退潮后水温上升慢,适合蛏的生活,环堤沟保持畅通,也能起到 调节水温的作用。蓄水养殖一般在中秋节前收完,留池时间长, 繁殖季节蛏死亡率高,且管理需要工时多,故不宜作2年收成。

蓄水养蛏,可以充分利用高潮区的荒芜滩涂;蛏子生长快、 质量好,可实现稳产、高产,产量一般比平涂养殖增高40%左 右;苗种存活率高,苗种省、成本低,比平涂节约苗种40%左右; 蓄水养蛏,蛏的洞穴较浅,起捕方便;蓄水养蛏需要筑堤,管理要 勤,需要工时多,但每月换水2次,能捕获一些小鱼虾,可以弥补 多费工时的费用。

7.围塘养殖

(1)养殖池塘选择:选择平坦且略有倾斜的滩涂,建成东西 长、南北短、长宽比为3:2的长方形塘口。其中塘口面积50亩 的8个,25亩的24个。池塘深度为1米。池塘底质表层为3~ 5厘米的沉积软泥,中间20~30厘米为泥沙混合,底层为粉细 沙质土。对全部塘底进行整建,具体操作为翻土、耙土、平整塘 底。建成一条条4~7米宽的埕面(埕地),埕面面积占塘底面积 的1/10~1/8。

(2)播种:平均每亩播种蛏苗8千克,规格为5 000个/千 克,分为抛播和撒播两种。对埕面比较宽的蛏畦,播苗时左手提 苗篮,右手轻轻抓起蛏苗,用力向埕面上抛播。对于比较窄的蛏 埕,播苗时苗筐放在木板上,左右手同时轻轻抓住蛏苗,掌心向 上用力向埕面撒播。

(3)养成管理:

①投饵施肥:放苗后正常定期投喂粉碎的新鲜小杂鱼浆和 饲料,日投喂量为在塘蛏总重量的1%~3%。每20天左右视 水质情况每亩投施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培育浮游生 物,促进缢蛏生长。

②换水:每20天左右交换水一次,换水量占总水体15%~ 30%。

③疾病预防:中后期每15天用生石灰泼洒全池,每100米2 用量3千克。

8.缢蛏养殖期的综合管理

缢蛏播种后,即进入养成阶段,需抓好管理工作。

(1)补足苗种:播种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损失,为了保证播种 密度,要根据损失情况及时补种。

(2)修整埕面:整理好的埕地,在养成过程中常常受到风浪、 潮流的冲刷而遭到损坏,如堤坝倒塌、埕面不平、沟道堵塞等,要 及时维修。

(3)按时加沙、堆土:1年蛏自立夏到6月开始加沙,2年蛏 提早半个月,每亩加沙1 500千克。在流速缓慢、淤泥沉寂较快 的埕地,每个大潮汛进行一次堆土平埕和清理水沟的工作。

(4)防止自然灾害:暴雨、洪水、大风、霜雪等都能造成灾害, 要做好预报和善后处理工作,尽量避免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 失。

(5)敌害生物的防治:主要的敌害生物有水鸭、蛇鳗、海鲇、 红狼牙虾虎鱼、黑鲷、河鲀、玉螺、沙蚕等,应针对这些病害,积极 地以预防为主,治疗时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