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百科

圆法

2023-06-26

英文

Circle method

简介

亦称为哈代-李特尔伍德方法.解析数论中的一个重要方法.1918年,哈代(Hardy,G.H.)与拉马努金(Ramanujan,S.A.)在一篇研究整数分拆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圆法,并用圆法导出了无限制分拆函数p(n)的渐近公式.为了研究著名的华林问题及哥德巴赫猜想等问题,1920-1928年间,哈代与李特尔伍德(Littlewood,J.E.)连续发表了七篇论文,系统地发展了圆法.圆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对解决诸如华林问题、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华林问题等各种数论中的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利用圆法常可得到相应问题解法个数的渐近公式,这是圆法不同于其他方法的一大特点.

圆法的思想可以概述如下.设X1,X2,…,Xs是任意s个由自然数组成的集合,n是自然数,用Rs(n)表示方程n1+n2+…+ns=n, nk∈Xk(1≤k≤s)的解数.若能证明:对所有自然数n≥N,皆有Rs(n)>0,就说明任何自然数n≥N皆是分别取自X1,X2,…,Xs的s个数的和.若z为复数,|z|<1,定义

f(z)=fk(z),

fk(z)=znk (1≤k≤s),

f(z)=Rs(n)zn

于是,f(z)称为Rs(n)的生成函数.由柯西积分公式易有

Rs(n)=f(z)z-n-2dz,

C是圆周|z|=r,0<r<1.从而方程解数的计算就化为复积分的计算问题.当r→1-0时研究此复积分,把积分圆|z|=r分成基本区间E1和余区间E2两部分,通常E1由那些以分母较小的既约分数为中心的小区间所组成.对于很广泛的一类数论问题,相应于基本区间E1上的那部分积分常给出Rs(n)的主要部分,而相应于余区间E2上的积分常是比主要部分小得多的余项,适当计算或估计出它们,便可导出Rs(n)的一个渐近公式.1928年,维诺格拉多夫(Виноградов,И.М.)在圆法中引进有限指数和

Sk(α)=e2πiαm (1≤k≤s)

代替fk(z)(在一般情形中,fk(z)常是一个无限和),利用恒等式

10e2πiαmdα=

得到

这里定义

s(α)=Sk(α).

类似地,把积分区间[0,1]分成基本区间与余区间两部分,可以经适当的计算与估计导出Rs(n)的渐近公式.维诺格拉多夫的这一改进,不仅大大简化了哈代-李特尔伍德的圆法,而且对大量不同类型的问题的解决给出一条统一的途径,它已成为现代圆法的标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