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百科

4.1.2 溶解度和溶液内的相平衡

2023-02-14

4.1.2.1 溶解度

任何固体物质与其溶液相接触时,如溶液还未达到饱和,则固体溶解;如溶液已达到 过饱和,则该物质在溶液中超过饱和量的那一部分迟早要从溶液中析出,直到溶液重新达 到饱和;但如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既没有固体溶解,也没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此时固体 和其溶液处于相平衡状态。所以,要使溶质结晶出来,必须首先设法使溶液变成过饱和溶 液,或者说必须设法产生一定的过饱和度作为结晶的推动力。

固体与其溶液之间的这种相平衡关系,通常可用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表示。物 质的溶解度与其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有关。一定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 主要是随温度而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压力的影响可以不考虑。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最普通的是质量分数(%)、克/升(g/L)、摩尔/升(mol/L), 这些都以溶液为基准;也有采用1(或100)份质量的溶剂中溶解多少份质量的无水物溶质 来表示的。这种按无水物来表示溶解度,在运用时即使对有好几种水合物形式的溶质,也 不致引起混乱,且使用溶剂(脱溶质)为基准,也使计算有可能得到简化。前者表示法多用 于工业,后者多用于相图及溶解度图中。

物质的溶解度特征既表现在溶解度的大小,也表现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 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如NaAc、CuSO4·5H2O、Na2CO3·10H2O、 Na2SO4·10H2O、NaH2PO4·12H2O、KClO4,C5H8O4NNa·H2O(谷氨酸钠)、C6H8O7· H2O(柠檬酸)等在水中的溶解,就属于这种类型。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以中等速度增大,如KCl、NaNO3、NaHCO3、AgNO3、FeSO4 ·7H2O、AgAc、PbCl2及多 数氨基酸等。还有一类物质,如NaCl等,随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只有微小的增加。 上述这些物质具有正溶解度特点,它们的溶解过程常要吸收热量(吸热溶解)。另有 一类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即具有逆溶解度特点,如CaSO4、Na2SO4 在水中的溶解。它们在溶解过程中常放出热量(放热溶解)。图4-3是某些盐(碱) 溶解于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纵坐标上的饱和浓度以1000g水中溶解多少摩尔的无水 物来表示。

图4-3 某些盐(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物质的溶解度特征对选择结晶方法有相当大的作用。例如,把氯化钠的热饱和溶液 加以冷却,希望得到数量较多的结晶产品,是比较困难的。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从90℃ 冷却到20℃,从每100kg溶液中只能得到大约7kg的NaCl。但是,如果用蒸发的方法将 溶液中的水分除去,则可明显增加产量,这就是工业制盐常用的方法。相反,如硫酸铜这 样的盐,只用冷却方法就能获得足够量的晶体。把它的饱和溶液从90℃冷却到20℃,将 能从100kg溶液中得出大约44kg的CuSO4,且由于硫酸铜在20℃的稳定固相含五个结 晶水,故从每100kg溶液中获得的晶体产品实际上大约有69kg(CuSO4·5H2O)。显然, 物质的溶解度特征,是决定物质结晶方法的理论依据。根据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还可算出结晶的理论产量。

从图4-3中可以看到,许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连续的,中间没有断折;但有些可 形成水合物晶体的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却有断折点(变态点)。例如低于32.4℃时, 从硫酸钠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固体是Na2SO4· 10H2O,而在这个温度以上结晶出来的固 体却是无水盐Na2SO4,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在转变点32.4℃处相交。柠檬酸的转 折温度为36.6℃,在此温度以上结晶时,柠檬酸不带结晶水,在此温度下结晶时,带一个 分子结晶水。一种物质可以有几个这样的变态点。例如,按温度的不同,硫酸亚铁可以从 水溶液中以三种不同形式结晶出来:56℃以下是FeSO4· 7H2O,56~64℃之间是FeSO4· 4H2O,而64℃以上是FeSO4·H2O。

此外,从图4-3中还可以看出,硫酸钠在32℃以上有一段逆溶解度曲线,其他例子 还有钙、钡和锶的醋酸盐以及氢氧化钙等。要使这些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当然也不能 用冷却法而要用蒸发法,而且这些物质在结晶器中容易沉淀在传热表面上,引起操作上的 麻烦。

许多食品成分属于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等与水形成的体系并不属于溶 液。此等固体(相)从水的混合体系中析出比较复杂,不在结晶的讨论范围。有不少食品 成分,如有机酸类(包括氨基酸)、糖类,在水中可形成溶液,它们具有盐类所具备的溶解度 曲线。多数糖、酸类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对温度的敏感性范围不同。表 4-1是常见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4-1 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 质 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L-抗坏血酸

L-天门冬氨酸

S S 13.8

0.209

17.8

0.296

22.4

0.420

27.1

0.596

32.7

0.845

38.3

1 .199

42.3

1 .701

50.5 57.6

6.893

L-丙氨酸

DL-丙氨酸

L-异亮氨酸

DL-异亮氨酸

咖啡因

S S

S S

S

12.73

12.11

3.8

1.83

14.17

13.78

3.9

1.95

15.78

15.67

4.0

2.12

17.57

17.83

4.2

2.35

19.57

20.29

4.5

2.65

21 .79

23.09

4.8

3.03

24.26

26.27

5.3

3.54

44.9

29.9

33.6

6.5

5.2

81

37.30

44.04

8.3

7.80

144

柠檬酸 S′ 67.7 68.3 70.9 73.5 78.8 84.0

续表

物 质 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柠檬酸·H2O S′ 49.0 54.2 59.4 64.6 67.7
D-葡萄糖 S′ 67 68 70.9 74 81 .2
DL-谷氨酸 S 0.86 1.21 1 .72 2.45 3.48 4.93 7.00 28.49
L-谷氨酸

琥珀酸

d和l酒石酸

DL-丝氨酸

S S

S×10-2

S

0.34

2.8

1 .2

2.1

0.5

4.5

1.3

3.2

0.7

6.9

1.4

4.3

1.0

10.6

1.6

6.1

1.5

16.2

1.8

7.9

2.2

24.4

2.0

10.3

3.2

35.8

2.2

13.6

7.1

70.8

2.9

21 .4

14.0

120.9

3.4

32.3

乳糖 S′ 3.3 4.2 5.5 10.6 92.8

注: (1) S′为100g水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g);

  (2) S为100g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g)。

各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可以在手册及专著中查得。由于物质的溶解度常受到溶液 pH的影响,可溶性杂质的存在也会降低主要组分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溶液中的实际溶 解度应该由实验测定。测定时,可使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从如下两方面达到相平衡(饱和) 状态:

① 在未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固体物质,使溶液饱和;

② 从过饱和溶液中使溶质沉淀出来,使溶液达到饱和。这样可使两个结果互相核 对,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应该注意,要想取得可重复性的溶解度数据,必须保证平衡确已 达到,这就需要将样品维持在严格的恒温条件下1~100h。

常用于估算无水盐溶质的溶解度公式如下:

          (4-1)

式中 x–饱和溶液中无水盐溶质的分子分数

 T–溶液的热力学温度,K

a和b–常数

当通过试验测得或查得某种物质在几个温度下的溶解度时,用插值法求取任意温度 下的溶解度值其结果是不准确的,应根据式(4-1)将1/T与相对应的饱和浓度x的对数 值作线性回归,求得a、b两常数,即可用此式较精确地计算该物质在任意温度下的溶解 度。

将1/T对logx标绘,溶解度线呈直线。在这种标绘图上,同种物质的不同水合物之 间的变态点,出现在两段直线的交点,使之更容易确定。

许多有机物晶体都有其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如:

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S)与温度(t)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S=64.397+0.07251t+0.0020569t2-9.0353×10-6t3 (4-2a)

式中 S–溶解度,g蔗糖/100g溶液

 t–温度,℃

味精在水中的溶解度经验公式有两个:

S1=35.30+0.098t+0.0012t2 (4-2b)

S2=39.18+0.109t+0.0013t2 (4-2c)

式中 S1–谷氨酸一钠(无结晶水)的溶解度

 S2–带一分子结晶水谷氨酸一钠的溶解度

柠檬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公式是:

S′1=49.9300+0.5303t(t<36.6℃) (4-2d)

          (4-2e)

式中 S′1–一水柠檬酸溶解度

 S′2–无水柠檬酸溶解度

4.1.2.2 过饱和度(Supersaturation)

(1) 饱和与过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仅仅是溶液的状态点处在溶解度曲线上才能存 在。若状态点向着溶解度曲线的上方高浓度方向移动,其状态便进入过饱和区域内,称为 过饱和溶液(即溶液含有超过饱和量的溶质)。在这区域内,可同时存在着饱和溶液相和 从液相中析出的固体(晶体)相。

要使溶液呈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之析出结晶,通常有冷却、蒸发浓缩、绝热蒸发三种方 法。第三种方法就是在真空条件下使较高温度的溶液闪蒸,溶剂蒸出时也同时带出潜热, 因而结晶器内的溶液温度下降。可见此法兼有蒸发和冷却的双重效应。在冷却结晶过程 中,溶液冷却超过溶解度曲线,就产生过饱和状态,原有溶解度的平衡被破坏,晶体将析 出。开始是细致的晶核(nuclei),逐步再与随后析出的溶质相结合而成长(长晶),最后达 到要求的粒度。在蒸发结晶过程中,溶剂被去除,使溶液浓度超越溶解度曲线而成过饱和 状态,多出的溶质便结晶析出。

图4-4 溶液的过饱和度状态与结晶关系

(2) 溶液的过饱和度与结晶 第一个 观察饱和溶液连续冷却(或蒸发)产生过饱 和现象的是Wilhelm Ostwald(1897)。他将 十分纯洁的溶液徐徐冷却而不受任何扰 动,周围空气也不含任何微尘,就可以得 到过饱和溶液,并且当溶液的过饱和程度 超过某一限度后,澄清的过饱和溶液就要 开始析出晶核。溶液的过饱和度与结晶 的关系可用图4-4表示,图中的AB线 为溶解平衡曲线或溶解度曲线,CD线代 表溶液过饱和而能自发地产生晶核的浓 度曲线,称为过饱和曲线或过溶解度曲线,它与溶解平衡曲线大致平行。这两根曲线将 浓度-温度图分割为三个区域。在AB曲线以下是稳定区,在此区域下溶液尚未达到饱 和,因此没有结晶的可能。AB线以上为过饱和溶液区,此区域下又分为两部分:在AB 与CD线之间称为介稳区,在这个区域中,不会自发地产生晶核,但如果溶液中已加了晶种 (在过饱和溶液中人为地加入少量溶质晶体的小颗粒,称为加晶种),这些晶种就会长大。 CD线以上是不稳区,在此区域中,溶液能自发地产生晶核。若原始浓度为E的洁净溶液在 没有溶剂损失的情况下冷却到F点,溶液刚好达到饱和,但不能结晶,因为它还缺乏作为推 动力的过饱和度。从F点继续冷却到G点的一段期间,溶液经过介稳区,虽已处于过饱和 状态,但仍不能自发地产生晶核(但却可以长晶)。只有冷却到G点后,溶液中才能自发地 产生晶核,而且越深入不稳区(例如达到H点),自发产生的晶核也越多。由此可见,过溶解 度曲线及介稳区、不稳区这些概念对于结晶过程有重要意义。关于用蒸发浓缩法产生晶体 的过程,同样也可在上述的曲线图上得到解释。图中EF′G′线代表此恒温蒸发过程,其过 程线也从稳定区开始,以后进入介稳区,最后到达过饱和曲线,给出了类似于上述冷却法的 过程机制。此外,工业结晶中往往合并使用冷却和蒸发,此过程可由EG″线代表。

对于工业结晶过程中溶液的过饱和度与结晶的关系,丁绪淮曾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工作。他认为过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曲线有所不同:一个特定物系只有一根明确的溶解 度曲线,而过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却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有无搅拌、搅拌强度的大小、 有无晶种、晶种的大小与多寡、冷却速度的快慢等。物质的介稳区宽度的数据是结晶器设 计的重要参数,可按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距离表示此宽度。前者是指溶液在不变温度 下其最大过饱和浓度与溶解平衡浓度之差,称最大过饱和浓度△cmax,后者是指溶液在不 变浓度下其溶解平衡温度与其最低可达过冷的温度之差,称为最大过冷却度△Tmax(或称 温度最大过饱和度):

          (4-3)

式中 c*–溶液的平衡浓度

dc*/dT–溶解度曲线的斜率

物质的介稳区宽度的数据常由实验测取。△Cmax和△Tmax都可看作是晶体析出的两种不同形 式的推动力,即过溶度和过冷度。显然,溶解度曲线的斜率就是这两种推动力的比率,在工 业结晶应用上,此比值的大小决定了采用何种结晶方法(浓缩法和冷却法)较为有利。

(3)溶液过饱和度的表示方法 表示溶液过饱和度的常用参数有: 浓度推动力△c, 过饱和系数S和相对过饱和度σ,它们的定义如下:

△c=c-c* (4-4)

          (4-5)

          (4-6)

式中 c–实际过饱和浓度

在蔗糖结晶控制中,过饱和度与糖膏(液)沸点升高有关。沸点升高是沸腾溶液与离 开的二次蒸汽之间的温度差。如果饱和溶液的沸点升高为已知时,只要知道实际沸点升 高,即可计算过饱和度。

例如: 观察到的溶液沸点(实际沸点)升高为25℃,已知其饱和溶液的沸点升高为 20℃,则过饱和系数S=25/20=1.25。

直接测量过饱和度法: 根据过饱和度为沸点的函数,等于水沸点与参考温度的差值与 糖液沸点与参考温度的差值之比。当两者在相同的绝对压力下沸腾时,用式4-7表示:

          (4-7)

式中  Tw–水的沸点

  Ts–糖液的沸点

   K–参考温度

 tanθ–恒定过饱和曲线的斜率(见图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