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一、腌制加工原理

2023-02-13

所谓腌制,实质上包括盐渍和成熟两个阶段。盐渍过程就是 食盐向鱼肉中渗入的过程,当鱼体组织中的盐分浓度和它周围盐 液中的盐分浓度相等时,就是这一过程的结束。

鱼贝类的组织膜在活体时与半透膜的性质相近,但在鱼贝类 死后它则丧失了这种性能而带有透过性,食盐能够隔着组织膜扩 散进去,故食盐与鱼体一接触就开始了盐渍过程,即水分从鱼肉 中渗出,同时食盐也渗入鱼肉中。在食盐高渗透压的环境下,微 生物细胞内的水分也被排出,起到分离原生质的作用,使其细胞 的收缩、发育受到抑制; 食盐还能抑制酶 (鱼肉的自溶作用酶和 细菌的酶) 的活性; 食盐水使氧气的溶解性能降低,这就阻碍了 好气性微生物的发育。正是由于食盐能使鱼贝肉内的水分含量减 少和盐分增多,因而赋予了被腌制鱼品以保藏性 (食盐只能抑制 许多细菌的发育,不能杀灭细菌,它在人们生活中主要是作为带 营养性的调味品,故未被列入防腐剂中)。

当盐渍过程开始时,由于水分从鱼体中向外扩散的速度大于 食盐进入鱼体的速度,使覆盖着鱼体的薄盐液层的浓度低于周围 盐液的浓度。这一薄层是一种传输层,传输从鱼体中渗出的物质 流 (H2O,含N物质) 和从盐水中移向鱼体的物质流 (NaCl, H2O)。当盐渍作用继续进行时,这一覆盖层的厚度随着盐分量的 增多而减小。此覆盖层的厚薄和性质对盐渍速率的影响很大,主 要是延缓了食盐分子向鱼体内的移动。盐渍速率可定义为在较短 周期内透入鱼体中的盐量,这一速率取决于①鱼体的化学组成,特 定表面和形状。②盐液的浓度和温度。③盐渍方法。④所用食盐 的化学组成。

当鱼肉组织表层细胞中的盐分浓度达到顶峰时,则盐分的前 沿会逐步移向肌肉组织的内层。此层被认为是防腐区带,其盐分 已积累到了足够的数量,人们可用肉眼看到组织的颜色变为一种 暗色。盐分在肌肉组织中继续进入到几乎是固体前沿的组织内,在 防腐区带有一条明显勾画的边缘,描绘出尚未盐渍到的肌肉的组 织部分。

鱼体各部分细胞液中的盐分量达到15%~20%后,鱼肉中的 结合 (吸附)水回复为自由水。鱼肉组织中含有30%~35%的结 合水(按干基计),由于水分从结合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从而鱼 肉细胞液发生了盐分浓度的降低,这就导致另有盐分从盐液中移 向鱼体中,于是鱼品略有增重。

鱼体内的水分损失并非总是均匀的,故会伴之以鱼品的某些 皱缩。肌肉组织的收缩是在静电力的影响下发生的,这种静电效 应通过处于凝结构造中的蛋白质分子间水分子的消失而增强,致 使各分子更加紧密地移聚在一起。由于鱼肉组织的收缩,导致了 鱼体的皱缩。肌肉组织网络发生变化,就会使鱼体变得更加坚韧 而有弹性。当盐渍阶段到了鱼体各部分细胞液中的盐分浓度与体 外盐液浓度相等时,不仅鱼肉变得紧密、收缩,而且还具有强烈 的咸鱼味,没有了鲜鱼的滋味和气味。

咸鱼的成熟过程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它导致鱼体组织发生 化学的和生理化学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那些能使蛋白质和脂肪 崩解的酶类引起的,鱼体的肌肉和器官结构都会发生这些化学变 化。 随着变化的进行, 一些含氮物质从鱼肉向滷水中扩散。 在盐 渍阶段,主要是由食盐分子的迁移去完成盐渍系统中成分的交换, 但在成熟阶段则主要是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含氮物和脂肪穿过鱼体 进入滷水中。在酶的作用下, 盐渍鱼品逐渐具有柔软的稠度和特 别悦人的芳香气味,成为成熟的咸鱼。咸鱼成熟的速率取决于① 原料鱼的化学组成。②所用食盐的化学组成。③温度。④滷水的 组成及鱼体中的含盐量等。国内外对于这些因素产生影响的机理 还研究不多。我国广东阳江等渔区出产的酶香黄鱼就是腌制成熟 的咸黄鱼,其味道鲜美,甚受人们的欢迎; 但浙江沿海的咸黄鱼 则没有这种酶香味,这可能与当地的气温有关。广东气温虽高,但 是在冬季腌制黄鱼,那时气温相对低些;而浙江渔区是在5~6月 份腌黄鱼,那时的气温是较高的。咸鱼在较低温度下成熟虽缓慢, 但易于取得悦人的滋味、气味; 其他的原因,尚待人们探讨。